創新、創新、再創新!你一定會不屑一笑,這還要你說,我們也天天都絞盡腦汁創新。讓我們一起來想想,拓展內銷市場,你考慮主要在哪些方面創新,概括起來無外乎以下方面:
是不是有一個好的政策讓經銷商發瘋地賣?
是不是有一個好的促銷讓消費者發瘋地買?
是不是有一個好的概念讓消費者一看就心動?
是不是有一個好的廣告語讓大家一聽都記住我?
……
這些并非不重要,但那都是一些創新的點子,對于外貿企業做內銷,最大的創新首先就是商業模式設計的創新,從而引發整個業務戰略系統的創新。
外貿企業做內銷商業模式設計,有一個現象非常顯著,那就是對行業內成功者的模仿。要知道你的內銷商業模式,是建立在外部環境、自身的資源、能力的假設基礎上之上,沒有一個商業模式通用于任何企業,每個企業商業模式都是不一樣的,做內銷商業模式首先需要原創精神。
當然也沒有一個商業模式永不過時,即使原來成功的內銷商業模式也必然隨著競爭環境變化發生變化,簡單模仿成功者而不能與時具進的內銷商業模式,最終也會成為內銷成長的障礙。
缺乏創新的內銷商業模式,結果就是出現嚴重的“趨同”,從產品趨同到策略趨同,從策略趨同到戰略趨同,你就進入到可怕的同質化競爭當中。
如何進行內銷的商業模式創新呢?我們還是將回到內銷商業模式應回答核心命題上,它們指明了商業模式創新的途徑——
1、在國內主要競爭者基礎上,重新定義顧客的需求
拓展國內市場難免會與先進入者的客戶群體相仿,我們是否能在與競爭者相同客戶群中挖掘出新的需求呢?這是創新的起點,也是我們的內銷商業模式區別競品的起點。
不斷挖掘這些顧客的需求總能有驚人的發現,即使是同樣的顧客群體,相仿的產品類型,我們都能夠發現不一樣的需求。挖掘客戶需求,實際上就是在發覺新的細分市場,創造新的價值,并提出相應的價值主張。
我建議大家多向山東這家企業學習,這是一家做方便湯外貿企業,企業老板給我講了他的故事。
該企業產品出口日本和韓國,做國內市場的時候,企業將產品進入超市系統,銷量也還不錯。一次他出差到客戶那里,中午午餐時間,會議開到一半。于是他提議,叫盒飯到會議室,會議接著開。中午就餐的時候,“要是有一碗湯就好了!”客戶的一個小姑娘這么一個抱怨,引起了他的注意。
是呀,為什么我不能做一個產品給這些中午吃盒飯的小白領,解決他們喝湯的問題呢?我們知道多數盒飯是沒有湯的,即使有也是涮鍋水。
一個好產品就這樣誕生了!其實創新的機會很多時候就在我們身邊,關鍵在于我們是否是一個有心人。
2、為你的客戶創造有別于國內主要競爭者的產品或服務
當你發現了顧客新的需求,并不意味著你就能夠提供差異化價值,為與競爭者相同或相近的顧客提供差異化的產品或服務,我們內銷的差異化價值就傳遞給我們的客戶。
這樣我們的內銷相對原有競爭者,就擁有了最直接的競爭優勢,我們也就具備了差異化的盈利能力。所以,內銷最基礎的競爭力,體現在我們的差異化的產品或服務。
香飄飄奶茶就是這樣的一個奇跡,無非是把奶茶包放在一個杯子里,你想什么時候喝只要用開水一沖就能喝,而不用到街邊的奶茶店里賣沖好了的,滿足的是消費者喝奶茶隨時隨地的要求。
一個小小的奶茶,一年數億杯的銷量,而且價格還不低,想想是不是令人眼熱?同樣是賣奶茶,香飄飄滿足的是消費者飲用習慣便利性的要求。
重要的是,香飄飄將這個需求落實到了產品上。假設香飄飄的奶茶包保質期過短,或許這個產品就不成立,差異化的需求也就不能實現。當然,這僅僅是一個假設。
3、創新性地發現行業內全新的 銷售 方式
實施內銷之前,我們仔細分析內銷欲進入的領域,我們會發現行業有很多潛在的規則。這些潛規則一般都是由行業領頭羊在運營中逐步建立的,進入帶動了整個行業銷售方式的雷同。比如:領頭羊請形象代言人,這個行業就會形成形象代言人熱。行業所有經銷商都會認為,沒有形象代言人,你還做什么品牌?印證了小沈陽的那句名言——這是必須的!
一旦找到的新的銷售方式,你的內銷就是對整個行業的領先。如:通過差異化服務增加銷售的附加值;建立體驗性的終端系統吸引消費者;實施短的分銷渠道提高效率;采用網絡等新的銷售平臺等等。
在這里我很想和大家再分享一下PPG的案例,雖然PPG失敗了,但是其商業模式的創新性值得大家學習。
PPG的商業模式無疑對于當時襯衫國內市場銷售方式的一次顛覆。通過高空拉動進行告知,配以地面的配送系統進行服務,通過網絡和電話平臺進行訂貨,實現了襯衫真正意義上的無店面銷售,并通過渠道成本的壓縮,提出了性價比的價值主張。
過度的高空廣告投入、過度平價導致產品的質量問題、地面服務跟不上趟,三個核心問題導致了PPG的失敗,但是該商業模式還是有很多可借鑒之處。至少,PPG對商業模式的創新精神值得大家學習。
4、竭力挖掘有別于外貿業務和國內競爭者的創新型盈利方式
在一個資料中看到麥當勞收入來源,麥當勞有90%的收入來源于 房地產 ,麥當勞將租來的房產轉租給加盟店,通過賺取租金差額來獲得大量利潤,這令我非常驚訝!
外貿企業的外貿業務盈利方式非常簡單,主要是賺取產品制造利潤。內銷則不然,你可能直接面對下游客戶甚至終端客戶,這就給你的盈利方式帶來了廣闊的想象空間。
這個例子非常具有創意!現在想想,也都令人興奮。
我一個做空調的經銷商朋友來上海,向我倒他的苦水:空調市場越來越難做,是否有好的方式,請我幫他一起想想。
說實在話,他來和溝通之前,我真沒有什么好辦法。似乎這個行業基本沒有銷售手段創新的空間。隨著我們一邊喝酒一邊聊,一個設想讓我們很興奮。
現在很多大學的學生宿舍都沒有安裝空調,夏天的那個難受勁兒,念大學的時候都受夠了,這里是不是存在商業機會?
讓學校購買安裝,肯定行不通,那是一筆多大的資金呀!一個大膽的想法出現了:給他們免費安裝總可以吧。但是怎么賺錢呢?接下來的設想就順理成章了,向每個學生每日 收取1元錢的空調使用費,1年收取三個月,一共是90元。一間學生寢室平均按6個人計算,1年收取為540元。大批量從廠家進貨,直接拿工程價,而且學生宿舍也不用裝太好的空調,一臺空調也就1000多元。
我們估算,兩年時間可以全部收回投入,一臺空調以5年使用期來看,平均每年的投資回報率能夠達到近30%。這與一臺一臺賣空調相比,太有吸引力了。一個學校按照9000名學生計算,可裝機1500臺,如果搞定6-7家這樣的學校,這個利潤太可觀了。而且這樣的生意不累,只要裝上就行,安裝服務都是企業的事情。
雖然這個設想,我的朋友還沒輔助實施。但這個設想給我們的啟示很大,由產品銷售方式轉變為產品租賃方式,賺取產品差價轉變為賺取產品租賃費用,盈利方式的改變帶來的是利潤根本的改變。
的確,有時候創新真是對想象力的考驗!
5、找到滿足客戶潛在需求的創新性客戶服務與支持
針對外貿企業來說是一個難題,外貿業務不直接面對客戶,客戶服務和支持基本無從說起。當啟動內銷,外貿企業會直接面對客戶不斷變化的個性化需求,這個時候,一些企業總喜歡做“甩手掌柜”地交給經銷商。
實際上,努力創新對客戶的服務與支持,對外貿型業務的內銷更具意義。通過創新的客戶支持體系,你提供給顧客更多的額外價值,可更加快速拓展客戶,也有助于提升已有的忠誠度。
下面案例中,企業開拓國內市場的方法可謂別開生面。
我在江蘇的一個客戶原來是給國外企業貼牌加工工業特種漆,他拓展內銷是從建立創新性服務開始的。
做國內市場的之前,企業老板對國內企業用漆特點做了非常深入的調研。用漆效果的好壞決定兩個環節:油漆的質量和噴涂工的水平。在調研中他發現,很多企業最發愁的事情是噴涂工的流失率太大,有經驗的噴涂工一時半會兒還不好找。
這個發現,讓企業找到了進入國內市場的機會。他先不著急向企業推銷自己的產品,而是與當地涂料協會先建立了一個虛擬的噴涂工學習 學校。說白了,就是在自己的工廠里空出一個車間,招募當地噴涂工進行免費學習 ,并頒發協會與企業共同辦法的證書。
這一招還真靈,幾期學習 結束后,噴涂工找工作的時候,會把那個證書作為自己技能重要的證明。
這樣,他的虛擬學校就引起了很多企業的關注,而且很多企業都派自己的噴涂工來接受免費學習 ,一下子企業老板就和很多用漆單位有了良好的關系。后來發生的一切,就不用多說了,產品很快就陸續進入用漆單位。圍繞噴涂工,給用漆單位做針對性的創性服務,成了他們的特色。比如:利用學習 噴涂工擁有大量的噴涂工資源,免費為客戶推薦噴涂工;持續性地免費為客戶提供噴涂工學習 服務……
別看這樣小小的服務創新,不僅成為拓展市場的好手段,跟增加了客戶的忠誠度。特別是在春節過后,噴涂工不足的時候,用漆單位對他推薦噴涂工產生了很大的依賴。
換一個角度想辦法,巧妙的方法就躲在某個角落等著我們。
6、整合價值鏈具備綜合優勢的新型合作伙伴關系
為什么很多企業都不斷做價值鏈的整合,甚至打通價值鏈,就是要獲得價值鏈各環節的綜合優勢。外貿企業做價值鏈打通存在一定的難度,特別是對國內的價值鏈下游環節。
運作內銷,外貿企業應做好自身價值鏈環節定位,并建立與供應商、分銷商等合作伙伴的新型關系,發揮協同效應。如此創新的合作伙伴關系,將為你的內銷帶來難以超越的競爭優勢。
【鏈接:內銷商業模式創新應該避免的4個常見誤區】
內銷商業模式創新,選擇卓越的商業模式,應避免下列誤區:
1、盲目模仿國內市場成功者的誤區,缺乏原創精神;
2、不能夸大創新,為創新而創新的誤區,忽視與自身能力的匹配性;
3、片面理解內銷商業模式的誤區,只在一些點上做創新忽視商業模式的系統性;
4、商業模式一成不變的誤區,不知在時間中調整,并注入新的創新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