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政治家為了共同生活的家園地球的環境治理目標愿意走到一起開會,但是為了各自國家的利益或者政黨的利益并不愿意妥協,而且相互指責。與此不同的是,企業沒有這個階級立場,他們可以首先為環境的美好而行動,并因此等到社會的高度認可,從中獲得可觀的利益,或者說在為地球環境治理的過程中得到應得的那份勞動報酬。之前,被媒體廣泛報道的是可口可樂首先舉行各類與環境保護相關的公益活動,促進可口可樂品牌的宣傳,以此為環境治理做出自己的貢獻;還有比爾克林頓說過的沃爾瑪,在他們的大賣場里倡導自己使用并銷售節能燈、環保材料的產品,依次改進環保。今天我們重點述說的是另外一個全球品牌耐克,他們的做法可能比前兩者的力度更大,更值得關注。
1、鞋子再用。把廢舊運動鞋的材料轉換成運動器械表面材料,這樣材料的運動器械已經生產了2000多萬件;2、再生瓶T恤,那非世界杯期間,耐克未來實現承諾的環保,用回收的塑料瓶做成了運動T恤,重新利用了1300多萬個瓶子,避免了25.4萬公斤的聚酯材料掩埋;3、把一些高端的耐克鞋的廢棄料做成了新耐克鞋的鞋底,這里主要是利用了廢棄的皮革之類的材料。
看到這一些,想一想國內的達芬奇事件,國內奢侈品依然盛行,想一想國內的消費者仍然對用料多的產品倍感信賴,這些虛偽助長了很多消費者的浪費行為。今天我們主要討論的是耐克這種行為對其品牌的影響。1、這些行為,不用解釋,我們每一人都會自然的被其行為所感動和欽佩,自然對耐克的品牌產生好感;2、這些行為,不用說,也不用耐克宣傳,自然得到了消費者對其對人類環境改進的贊賞,這已經潛移默化的進入了消費者的心靈,這可能是做多少廣告也換不來的。建議國內的一些中小企業還是實實在在的做點實事更有效;3、通過這些行為,不僅產品沒有降低質量,反而降低了不少成本,一件整體產品不僅又增添了新內容,更贏得了消費者的好感和大力支持;4、這種行為更是社會責任的宣傳,每一雙鞋都是環保的使者,試想不穿耐克的鞋就是不環保者,這樣的思想多能的可怕。(當然,這里我也是夸張了點)。5、最后,耐克將還不理念和品牌責任很好的結合在一起。
其實,看起來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關鍵是有沒有這樣的心思。可能,讀者會說,這是耐克的營銷策略。試想,如果你能有這樣的營銷策略的話,節約了成本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