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營銷投入上, 我們是全球第八大公司。 ” 利潔時集團北亞區總經理賽艾迪 告訴 《成功營銷》記者。 旗下有著包括杜蕾斯、 滴露、 薇婷等19個品牌的利潔時集團, 和寶潔、 聯合利華一樣, 是營銷驅動的公司。
從1994年作為 “管理學習
生” 加入利潔時印度至今, 賽艾迪已經在利潔時集團工作了18年之久。 2008年, 賽艾迪來到中國, 從中國區市場總監到利潔時中國總經理, 再到今年年初被任命為北亞區總經理, 平均每年一次升遷。
這種升遷速度背后是利潔時中國亮眼的表現, 尤其是在2010年7月被利潔時收購的杜蕾斯品牌, 2011年營收增長幅度達到了50%, 而2010年這一數字僅為5%,而在品牌維度上, 杜蕾斯更可躋身于2011年度炙手可熱的品牌行列, 憑借其在數字營銷尤其是微博上的成功運營, 杜蕾斯受到業界及媒體的一度熱捧。 作為背后的掌舵者, 賽艾迪如何看待和分析杜蕾斯在微博上的成功?在數字時代, 作為營銷者面臨什么樣的挑戰, 又如何選
擇合適的營銷策略?
另辟蹊徑
采訪一開始, 賽艾迪就告訴記者, 利潔時在全球其他市場的營銷策略不適用于中國, 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中國媒介環境的差異。 “中國媒介費用價格太高了 。 我們在全球其他市翅投放很多電視廣告, 在中國我們的電視廣告投放量卻很少。 ”
這是利潔時旗下所有品牌在中國面臨的普遍問題,而具體到杜蕾斯, 這種差異性和限制體現在更多的方面。杜蕾斯國外的廣告常以熱烈大膽且極富創意而著稱, 這一特色無法直接復制到中國——作為安全套品牌, 杜蕾斯在廣告投放上面臨更多政策性門檻。
但賽艾迪認為, 這并不意味著杜蕾斯喪失了很多機會。 賽艾迪自己總結的 “中國式經驗” 中, 有一條是 “如果你沒有得到想要的回答, 很有可能是你沒有問對問題, 如果換個角度問問題, 你得到的回答很可能就是 ‘yes’ 。
”在賽艾迪的分析中, 中國安全套市場極富潛力: 盡管有著獨生子女政策的限制, 中國大陸的安全套使用率依然不足10%, 而香港市場的使用率已經超過了40%, 存在將近5倍的成長空間; 同時, 艾滋并 青少年懷孕等社會現象呈上升趨勢, 安全性行為已經成為吸引社會及政府強烈關注的議題。
因此, 杜蕾斯在中國的品牌目標是 “幫助消費者享受更美好的性生活” , 營銷策略相應有所調整: 放棄在其他市場的產品訴求策略, 重點放在提升人們對安全性行為重要性的認知上。 “雖然政府會對性用品廣告內容進行限制, 但是他們同時會支持那些提倡安全性行為的廣告, 后者是受到鼓勵的……我們需要保持敏感, 清楚什么是被允許的內容。 ”
在這個理念下 , 杜蕾斯正在籌備更大的動作。
從2011年起, 杜蕾斯開始和政府相關部門接洽, 希望能夠達成更多項目的合作, 包括對在校學生進行安全性行為教育、 為旅館提供免費的安全套等, 賽艾迪表示,這將是一個長期性的項目, 而至于具體的投入規模, “執行上的事宜還沒有確定, 但是數額應該至少可以和杜蕾斯現階段營銷總預算持平。 ”
除了公益項目合作, 杜蕾斯最重要的營銷投放無疑是新興的數字媒體。 “在中國, 杜蕾斯現階段的營銷主要通過數字媒體尤其是社交媒體, 以及店內終端來進行。選擇數字, 是因為我們的目標消費者在這里, 我們會在數字媒體上做更多工作。 ” 他告訴記者, 2012年杜蕾斯在數字媒體上的投入將提升到80%左右。
創建數字營銷流程
如此大手筆的投入, 是否源自于杜蕾斯微博營銷成功對實際業績的推動作用?
當記者問到 “微博上的成功是否對杜蕾斯銷量增長起了重要作用” 時, 賽艾迪肯定地回答 “是的” , 之后他補充了一句, “我認為, 能夠這么回答你的營銷者并不多。 ”
2011年, 杜蕾斯中國市場銷量增長幅度達到40%,賽艾迪認為有兩個原因: 一方面是微博等社交媒體的成功運作; 另一方面是包括貨架陳列等店內終端發力。 數字營銷無疑是推動主力, 而今年的推動作用可能會更為明顯, 因為數字營銷流程的建立工作已經基本完成。
截至2010年10月, 利潔時集團的數字營銷一直由負責媒介事宜的同事兼任, 之后, 獨立的數字營銷團隊成立, 雖然當時整個團隊只有一人。 “傳統的營銷人不具備這方面的技能, 我們需要專門的人才。 因此, 我們要從頭創建流程和系統。”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 賽艾迪認為這一系統已經初具雛形, 架構上, “我們現在的數字營銷團隊有4個人, 和代理機構合作完成數字營銷工作, 除此之外, 每個子品牌團隊中都有一個人專門負責和數字營銷團隊接洽, 統籌本品牌數字營銷的內容等” ; 而流程上, “梳理也已經基本完成, 是以天為單位的任務流程。 ”
而就賽艾迪看來, 架構和流程的梳理只是企業迎接數字營銷所需工作的一部分, 更重要的是營銷人自身的突破。
首先, 擺脫傳統營銷模式的慣性。 “最大的挑戰是營銷慣性。 尤其是在營銷領域工作幾年之后, 你會有很多不易察覺的慣性, 比如習慣依賴代理機構, 習慣在創意出來前花很多時間和精力進行市場調研。 然而在數字營銷世界中, 一切都改變了 。 創意從產生到執行的時間從幾個月縮短到幾個小時甚至幾分鐘, 憑借互聯網數據, 企業很多事情都不再需要代理機構的幫助, 但是他們還是不習慣自己來做。 ”
其次, 轉變營銷態度。 “營銷人總是熱衷于談論我們的品牌、 產品, 但是現在互聯網上每時每刻都有大量人們對你品牌、 產品的討論, 我們卻不去認真傾聽。 如果你真的將眼光放在自身以外, 你會發現有許多特別棒的故事, 可以幫助品牌更加強壯。 ”
社交媒體的原則
數字營銷對傳統營銷最大的顛覆之一在于整個營銷流程周期的縮短, 社交媒體尤其如此, 管理層對營銷流程的控制也需要做出相應調整。 賽艾迪的做法是充分放權, 讓微博運營人員自主決定微博發布的內容、 對用戶的發言做出回應。
“微博運營是24小時的工作, 而且經常需要即時的反應, 他們需要權利來自主決定, 否則流程會很慢” , 而且賽艾迪也有 “自知之明” , “我和老板與微博平臺上的消費者是不同年齡層的, 我們也不夠理解他們。 ”
但是如何在充分放權后保持品牌對內容的控制力?“首先, 我們有三個禁區堅決不會涉及, 那就是色情話題; 種族議題; 評判性 的內容, 如對人們的性取向評頭論足。 ”
“其次, 我們有三個方向性原則: 你需要了解品牌真正的目標——幫助消費者享受更美好的性生活; 符合品牌的調性, 杜蕾斯是安全的、 注重互動、 自信的; 把微博上的粉絲當作真實的好友來相處。 ”
如果內容符合以上這些要求, 微博負責人不用理會其他, “做你想做的” 。
其中, “把微博上的粉絲當作真實的好友” , 即 “交朋友” 是賽艾迪認為數字營銷核心的理念。
“數字營銷, 就像參加一個大Party, 大家都在一起聊天, 談談天氣、 家庭、 朋友, 因此你不能進來就說,‘嗨, 我叫吉姆, 我賣的鋼筆非常棒, 有愿意買的么? ’ 這是傳統媒體的方式, 試圖通過15秒廣告信息推送, 來說服消費者掏錢購買, 但在社交媒體上你不能這么做。 ”
賽艾迪認為 “交朋友” 和 “賣東西” 最大的不同在于, 交朋友是聊對方感興趣的話題, 而不是你希望的話題。 任何時候, 都不要認為微博上的粉絲是你的目標消費者, 他們不是, 他們是你的朋友, 要用真實生活中對待朋友的方式和他們相處。
賽艾迪告訴記者, 有一次杜蕾斯官微發布一條微博后, 有位用戶憤怒指責, 稱這條微博是他原創, 而杜蕾斯未經本人同意轉發, 也未注明來源, 屬于抄襲行徑。微博負責人員核實發現用戶所說屬實, 隨即在微博上道歉, 并表示免費贈送他一年的安全套, 事情就此才平息下去。
“犯錯誤沒有關系, 人難免犯錯, 最重要的是, 如果犯了錯誤你要立即道歉, 并盡力彌補, 就像你在生活中對待任何一個朋友一樣。 ”
但他也表示, 如果用戶的指責并非合理, 進行惡意攻擊的話, 品牌也不會道歉, 而是保持沉默。 “有意思的是, 你會發現我們的粉絲們會主動幫我們辯護。 ” 賽艾迪說到這段很開心。
但 “朋友” 的價值可能不止于此: 賽艾迪和團隊曾經進行過一項調查, 比較粉絲和非粉絲的品牌購買意愿,結果顯示, 粉絲的購買意愿要遠高于非粉絲, 約有15%的差距。
內容第一 媒介其次
2009年, 利潔時集團的媒介費用占全球營業收入的12%, 而今年又宣布將額外投入10億美元用于16個重要市場的品牌建設。 在媒介多元和碎片化時代, 利潔時對旗下多個品牌的媒介策略如何制定?
“在媒介策略上, 我認為重要的不是媒介, 而是內容, 即如何根據品牌制作合適的內容并傳播。 ”
賽艾迪認為不能偏執于某個媒介或者組合, 更重要的是要知道對于不同的品牌應該傳播什么內容, 而這個內容又適合什么樣的傳播渠道。 比如旗下的亮碟洗碗機專用洗滌劑, 由于國內廣大消費者對洗碗機的認知度和認可度并不高, 而洗滌劑需要依托洗碗機為平臺使用,亮碟團隊在去年聯合西門子洗碗機發起了 “小抹布, 大問題” 的公益活動, 從餐具衛生的角度提醒人們關注廚房健康。 同時賽艾迪介紹, 病毒視頻對于亮碟是一個非常好的傳播方式, 在創意足夠的情況下 , 可以以小投入達到大產出, 然而對于另一子品牌滴露來說, 這一策略就并不合適, 因為后者的品牌形象更為嚴肅, 主要通過電視來建立品牌認知。
而具體到一個品牌的投放策略執行中, 利潔時為每個品牌建立了渠道模型, 對于這個品牌來說, 第一位的有效渠道是什么, 第二位的又是什么。 之后在預算投放中, 并非簡單地劃分投放比例, 而是集中資源保證第一位渠道達到最大效果, 在此之后向第二位渠道投放, 以此類推。 “在最有效的媒介上保證足夠的投入, 如果還有能力, 再投放次優媒介。 ”
Q&A
Q: 您在中國三年多的感受是?
A: 我曾經開玩笑地總結過: 一, 在中國沒有什么事情不可能; 二, 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做到, 但任何事情都很困難; 三, 總會有辦法做到, 但總有更好的辦法; 四, 如果你沒有得到想要的回答, 那就是你沒有問對問題,如果你換個角度問問題, 答案可能就是 “yes” 。
Q: 對于利潔時來說, 如何看待中國市場的營銷策略?
A: 中國市場是非常特殊的, 我們既需要使用成熟市場的營銷策略,也需要使用成長市場的策略。 最重要的一點是, 中國市場的媒介費用非常昂貴, 而且碎片化程度高。對于任何想在這個市場成功的營銷者來說, 你要有足夠多的經驗, 要有足夠長的時間來了解這個市場, 如果你只是復制全球策略, 注定不能成功。 而現在利潔時出現的情況是, 在很多方面, 全球市場要學習和復制中國市場的經驗, 比如我們最近正在20多個全球市場上發起的社交營銷活動——邀請消費者自己設計安全套產品, 這個創意就來源于中國市常
Q: 利潔時對于中國市場的未來計劃如何?
A: 中國市場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 舉個例子 , 針對杜蕾斯品牌, 去年我們成立了獨立設計團隊, 研究中國市場的需求, 并在此基礎上對全球產品進行本土化設計改造, 更好地滿足中國消費者。 團隊設計的新產品會于今年在市場上推出, 全球只有中國市場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