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品牌的歸屬
縱觀世界上的知名品牌,背后都有一個歸屬,那就是品類。沒有歸屬,品牌就像一個流浪漢一樣無家可歸。
忽視品牌的歸屬,客戶不知道品牌屬于哪個品類,從而影響建品牌。這種現象在中小企業中表現得非常明顯。我們看到今年這個品牌推廣得非常成功,產品贏得客戶的青睞。可是,到了明年這個時候,在市場上卻找不到這個品牌了。原因是這個品牌在推廣時轟動一時,客戶初次嘗試之后,不知道屬于哪個品類,從而就不再列入購物單了。
為什么新產品上市90%都失敗
絕大多數的中小企業所謂的品類創新,僅僅是停留在概念上,抑或起一個所謂的品類名就算了。探究其中的原因,便是對品類創新的認識不到位,只在品類創新的表面作文章。所有成功的品牌,歸納其成功之處不外乎品類創新。
醋本來是調味品,本來不適合經常飲用的。天地壹號開拓了果醋,果醋讓人吃飯時開胃,是很好的佐餐產品。天地壹號將果醋定位于“佐餐飲料”的新品類,成為吃飯時必備的飲料。
天地壹號避開了大多數新產品上市的失敗怪圈,是因為天地壹號找到了品牌真正的歸屬。假如天地一號只是停留在品牌開創上,而不去挖掘產品能夠開胃的特性,該品牌肯定不會成為這個品類的首選品牌。
品牌VS品類
品牌是什么?品類是什么?在商戰開始之前,有必要去理解品牌與品類之間的關系,以便更好地掌握品牌歸屬的秘密。品牌是屬于企業的,品類是屬于客戶的。品牌是企業生產產品的標簽,品類是客戶購買行為的標簽。品牌是企業的注冊商標,品類是品牌在客戶心智里的注冊商標。
商戰中,最不能忽略品牌,品牌的背后最不能忽略的就是品類。這里所指的品類,不同于工廠里所說的根據產品的屬性來劃分,含有一定技術性界定標準的品類,也不同于平常超市貨架上擺放規劃的品類。這里所指的品類是基于消費者的心智,根源于認知中的優勢資源。王老吉創新性地開發出“預防上火的飲料”的新品類,是基于中國人千百年來對涼茶具有“清熱解毒祛濕”的認知,涼茶屬于國家級認知的優勢資源,王老吉這個品牌才能紅火起來。
品類儲存在客戶的心智之中,企業關鍵在于要如何建立起客戶認知中的優勢資源。在客戶的心智挖掘上,不要小看人的大腦,這里是最深奧、最不可估量的源泉。只要打得夠準、挖得夠深,就會為品牌源源不斷地提供甘甜的泉水。這是打造品牌的企業意想不到的,又在情理之中。所以,在打造品牌的時候,千萬別忘記品牌背后的品類,它才是重中之重。
一個品牌對應著一個品類。如果說一種水可以養一種魚的話,那么品類就是水,而品牌就是魚。如果魚死了,通常是水的問題,證明這種魚不適合在這種水里生長。品牌想要健康的成長,必須找到適合成長的品類。
品類內核VS品類外延
將品牌歸屬品類之后,一定要豐富品類內核與品類外延,否則,品類就像無水之源。
品類內核是品類創新成功的關鍵所在。
離品類內核越近的創新,越容易得到客戶的認可。在食用油里面,有豆油、花生油、菜籽油、玉米油等品類,為什么花生油品類的品牌銷售額最大呢?這得益于魯花第一個推廣花生油,使花生油的品類內核與客戶認知最近。直到現在,無論其他品類的食用油采取什么推廣策略,花生油這個品類中的品牌的領先地位都沒有改變。花生油已經建立了牢固的認知優勢。品類外延決定了品類大小。品類外延越廣,品牌成長力量越強大。露露開創了杏仁露的品類,并且成為品類中的領導品牌。但是,杏仁露這個品類外延有點小,不能支持露露擴大市場份額,導致露露品牌一直處于徘徊階段。即便現在露露擴大使用場合,也無法擺脫品類外延的限制。
自然界講究成雙成對,品類也是由品類內核與品類外延構成的,品類內核與品類外延宛如雙翼,只有彼此結合,品牌才能比翼雙飛。
品類的領導品牌VS品類的后進品牌
每個品類都有一個領導品牌,領導品牌具有天生的優勢,這個優勢是客戶賦予的。例如,這個領導品牌的產品口味不太好,但客戶都說這個口味好、是正宗的,就像王老吉涼茶一樣,喝下去總感覺甜,如果以涼茶的標準去衡量,王老吉的涼茶口味肯定不好。由于王老吉是品類的領導品牌,具有領導品牌天生的優勢,所以客戶認為王老吉這種偏甜的口味就是好的、正宗的。
領導品牌這種天生的優勢成了后進品牌的阻力,因為這些后進品牌無論產品多么出色,客戶也不會認為是最好的。可能還會反問一句:“既然你的產品那么好,為什么不能成為領導品牌呢?”
后進品牌,一定要清楚自己的地位,自己沒有領導品牌的天生優勢。但是,從品類的角度出發,就會發現在客戶的心智里,有兩種認知上的優勢資源。一種認知上的優勢資源已經屬于領導品牌,另一種認知上的優勢資源會給予眾多后進品牌中的一員。后進品牌的目標就是抓住另一種認知上的優勢資源。
可樂之戰最能說明品類上的兩種認知。百事可樂作為眾多可樂飲料中的后進品牌,面對可口可樂這個領導品牌,曾經三次請求可口可樂收購,結果三次都被可口可樂無情地拒絕了。百事可樂痛心疾首,決心與可口可樂決戰。但是無論通過什么營銷活動手段,都無法動搖可口可樂這個領導品牌。最后,百事可樂終于從品類上找到了挑戰可口可樂這個領導品牌的秘訣——那就是開發“新一代的可樂”。
實際上,百事可樂并沒有真正從產品上去開發一款新可樂,而是從品類上進行了區隔。把品類中的兩種認知優勢資源界定出來:一種認知優勢資源是可口可樂屬于正宗的可樂,在認知上是屬于傳統的、老年人喝的可樂;另一種認知優勢資源是百事可樂屬于新一代人的可樂,認知上是年輕人喝的可樂。可口可樂是紅色,百事可樂就是藍色,紅色再耀眼,也不能掩蓋藍色。
相對于王老吉這個領導品牌來說,眾多的涼茶品牌自然屬于后進品牌。做為后進品牌,首先要清楚自己在品類中的位置。如果連這一點都沒有明確的話,不管這些涼茶品牌采用什么樣的戰略與戰術,也無法超越王老吉這個領導品牌。
作為領導品牌的王老吉也有弱點,因為它不能同時占據品類中兩種認知上的優勢資源。王老吉領導品牌沒有占據的優勢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