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先有一個產品,然后拿著這個產品去找市場,這就是要尋找產品的對應市場的定位。這種定位方式基本上都發生在市場比較成熟的市場上,因為這個產品已經被市場接受,企業才會首先很自信地把產品生產出來,只是不知道自己的產品的特性是否能夠在市場上站住腳而已。另外一種就是一些創新產品,這些創新產品也基本上是在成熟需求的產品市場上的一個創新,而不是從需要開始的一個創新。所以,也屬于比較成熟的需求市場。在這種產品的市場定位中,就要先找出產品的核心利益點,并判斷出產品的利益點是否可以成為一種共性的利益點,還是只能是個性的利益點。只有先找出產品的利益點,才能從市場上找出該產品需求的共性人群或者個性人群。
·產品共性利益的市場
如果說產品是一個基礎性的功能性的定位,就要看這個市場是不是已經具備市場的需求條件。如果這個市場已經非常成熟了,像我們日常需要吃飯、穿衣等基本的需求,還有喝飲料、看電視等,這些市場都已經是成熟的了。這個時候的產品定位,就不應該再定在那種基本的功能性上,而要看市場產品的需求條件是一個基本需要利益,還是需求的選擇利益,抑或是欲望的利益。如圖6-1所示。圖6-1市場產品的需求條件
注:不同的階段都會有產品的一個從導入到成熟的過程,所以,我們需要首先判斷是屬于哪一個層面的產品階段,才能準確地定位。如果市場上產品的需求條件已處在需求階段,那么企業必須在這個利益條件下再增加一些個性利益點,才能在這個成熟市場上生存。增加利益點可以要從幾個方面考慮:
在基本利益上增加輔助利益,前邊談到有增加服務利益、增加款式的選擇利益和增加其他賣點形式的利益等。這也就是說,產品條件下可以附加上的個性利益可以很多。如果說市場已經非常成熟了,我們還要去教育這個市場,做教育市場的定位,就不符合該產品的條件。如果產品條件不具備增加個性利益點的條件,就需要以產品的形式創新來加以滿足。
·產品個性利益的市場
企業要想在成熟市場上取得成功,就要考慮從產品本身的利益之外找到其他的利益,比如外觀形式、服務形式、消費者需求的感性形式,還有定價形式等,在市場上去對應這個點來做該做的定位。這就是在產品條件一定的情況下,去尋找產品條件以外的利益去對應著做成熟市場的定位。
如果企業所處的是一個成長性的市場,就要考慮成長性市場上消費者對這個產品的基本利益有需求之外,可能還有價格利益、品牌利益或其他利益的需求。我們要對消費者的這些利益加以認真考慮,并考慮是不是可以在市場營銷行為中給產品附加上這些條件,并根據這些產品的條件去作相關的定位。
如果某企業的產品特別優秀,有很多功能利益,就要考慮這些利益在市場上是否已經存在,是否是屬于創新類的產品。在成熟市場上,創新類產品是可以做定位的,但創新類產品的定位要考慮這種創新的程度有多大,或者說創新的利益是否壓過了本身產品的主利益,如果創新利益壓過了主利益,就變成了一個新利益的定位,而新的利益就要從需要階段的導入期開始做,從基本功能利益開始做。這樣企業就要浪費很多資源去培育一個新的市場,這不是企業營銷所愿意做的。因此,企業要弱化創新里邊的其他利益而突顯核心利益,而把創新利益變成附加條件去做定位。所以,企業在做定位的時候要考慮不同產品條件下的定位規則。
某企業開發了一個數碼電腦產品——汽車電腦,可以上網,可以導航,還可以查詢資料,可以當電話機使用等,有很多功能,但整體的核心利益就是一個電腦,其他的功能都是附加上去的。企業認為這個產品是一個創新,可以開辟一個新的市場。于是開始尋找市場的突破口,但做了很長時間,市場并不認同這一產品。原因是該企業在推廣的過程中把這個產品當成了一個全新的產品,而全新的產品要找出一個核心的產品利益,并要教育市場,要從導入期開始去做啟發需求的工作,這個時間會非常漫長。同時我們也看到這個產品的核心利益就是一個電腦,而電腦本身不存在是否在汽車里、在單位里,還是在家里用的問題。對于這個產品來說,主要利益是汽車電腦,這里存在市場的需求空間問題,因為汽車開著的時候,誰也不可能上網,而停下來的時候,也沒必要買一個專門是汽車里才能用的電腦。所以,這個市場的需求空間并不存在。如果定位在創新上,該產品又沒有核心利益來對應需求,因為該產品只是電腦中的個性化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