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營銷學習 ,如同豐盛的中餐,素材好,還要手藝好,憑的是慢工出細活。育人之心,修的是內功??吹阶约憾嗄昵霸韵碌臉涿?,而今長成參天大樹,內心的愉悅不需要聲張,陶冶的是胸懷,醉人的是情懷。葉敦明發現,不少營銷學習 師之所以像打了雞血一樣,就是要博取他人的認可。認可這玩意兒,如同財富,不是人生的結果,只是成功事業的附帶品。學員的掌聲和贊賞,也只是育人之心的副產品而已,靠著花樣謀取的,連浮云都算不上。
育人之心,是營銷學習 師的正心誠意。傳道之情,則是誠心的外露,把自己的有益經驗與思考,與學員們溝通并產生共鳴,進而促發他們的行動欲望和堅持毅力。于是,坐而論道被打破了,所傳所授的是截拳道,招招見真功,式式藏真情。傳道,自己走過的坎坷路、成功路,與心靈之路,一路灑下造福社會、造福顧客的福音,它是營銷人的朝圣之路。
靠著花樣起家的營銷人員,喜歡賣弄自己的歪門邪道,一旦站上講臺,就喜歡念叨自己的技巧、經驗與閱歷,仿佛他們掌控了中國社會的走向與人心的脈搏,一些不明就里或給予成功的資淺人士,中毒之后還心存感激,以為得到的是點石成金的魔法。想走捷近的大有人在,大神大仙的市場火爆異常,你情我愿的,頗不熱鬧。剝去成功學的外衣,也就只剩下皇帝的新裝,而這致命的誘惑像陰魂一樣飄蕩在營銷人的胸膛。而此類學習 大仙們,最歡喜的就是扮演傳道士的角色,嚴肅的包裝,想借以裹住裸露的欲望與瘋狂。如此傳道之情,是濫情,是一夜情。
心誠則道立,道立而技巧生。技巧,是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法,它源自于善心與正道。走上邪路的技巧,則是“反營銷”的惡魔,而它們則正橫行于中華大地,上演著一出出欺世盜名的大戲,從三聚氰胺開始的騙局,真不知到何時才能停歇。葉敦明認為,作為優秀的營銷學習 師,所傳授的方法技巧除了要實戰使用,還要符合營銷道德的最起碼底線。營銷江湖業已混沌不清,我們若是沒能力清污,也不要再往里面丟垃圾了。什么讀心術,什么心理學,什么掌控力,說說可以,不能真去干。顧客的心,是玻璃做的,需要營銷者以誠心、愛心去呵護,動不動的就去破嘮什子局,那一天自己就被破了,剩下的是支離破碎的靈魂與不堪回首的回憶。
技巧猶如武器,看掌握在誰的手里。越是殺傷力大的,就越需要被少數人掌握,比如國家的核按鈕。社會上那么多人在販賣營銷核武器,且不說來路是否正宗,單憑那股摧毀良知、橫掃智慧的玩法,都讓人不寒而栗。營銷乎?淫銷乎?贏銷乎?仿佛只有顛覆才足以顯出智慧,顯出自己的價值。可是,葉敦明強烈認為,營銷如生活,不是看你唱的有多高調,而是看你過的有多踏實,營銷的樂趣與意義,在于讓別人過的更幸福。整天里浪里浪張的家伙,失去了過好日子的心態,幸福是不會來敲門的。
解人之惑,是技巧傳授的根本目的。方法比只是重要,態度比方法重要。營銷學習 師,在實踐歷練中,在理論學習中,在眾人分享中,都能梳理與總結一些實戰使用的技巧方法。
有了方法技巧庫之后,還要認識到它們的局限性,每次分享時都要看他人的反饋,莫要強行灌輸、執意推行。畢竟,方法技巧只是讓做成某件事的成功率更大一些而已,沒有絕對的好壞,只有相對的好用與否。沒有比父母對孩子更真誠的了,他們樂于孩子超越自己,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成就感,自己敢做鋪路石。這就是成人之美。營銷學習 師,開放式的思維是根本,不固守自己已有的體系結構,隨時隨地添加新鮮的經驗和知識,隨心隨意地接受他人的高明見解和做法,把自己變成一個大熔爐。站在學員的角度,把自己的真經變成他們的真才,傳遞知識方法,傳送營銷道德,傳輸事業激情,傳達人生理念。胸懷成人之美的營銷學習 師,師道尊嚴就不會單一構建在名氣、權威和認可的流沙上,而是成為他人事業架構的一張圖紙、一片磚瓦、一束鋼筋,超越自我的大存在,個人的正能量就有可能超越自己的生命而獨自存在。
營銷學習
師,不能被當作一個職業,它是一份事業。情懷,是原點,江湖游醫遲早會被打回原形。葉敦明覺得,白骨精式的營銷學習
師,只能騙騙唐僧這樣的好人,但凡遇著了孫大拿,苦心經營的一切頃刻間煙消云散。白,白話連篇,糖衣里裹的盡是不良品;骨,骨感過盛,血肉過少;精,精于鉆空子,拿別人的愚昧當成自己發財的機會。白骨精的學習
情懷,要你乖,他才好使壞。而我不才,則懷揣著育人之心、傳道之情、解惑之巧、成人之美的夢想,在咨詢式營銷學習
的路上,踏踏實實地走了二年之后,感覺還真對得起這份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