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特邀研究員 余不諱
前些時,360與QQ大戰,讓互聯網行業很是熱鬧了一陣子。對于360“出格”的手法,褒它的人說,通過挑戰行業老大,360迅速出位,躋身一線互聯網公司之列;貶它的人說,企業行事還是穩重一點為好,這種劍走偏鋒的手法,殺人一萬,自損三千,對企業形象沒有好處。
這場驚天斗法到底給360帶來多少好處與壞處,確實難以估算。不過值得我們問一問的是,奇虎憑什么敢向騰訊挑戰?
產品好是企業的一切
依我看,根本的原因,在于奇虎的老總周鴻祎相信,自己有一個好產品—能給用戶帶來利益,受用戶喜歡,所以在關鍵時候他敢于跳出來,與騰訊公然叫板。
把周鴻祎和360開發的產品回顧一下,確實讓人不得不服—最初推出的3721搜索引擎,無疑為開創性的互聯網產品,風行一時,只是在推廣方式上誤入歧途;改邪歸正之后,推出360安全衛士,大殺流氓軟件,億萬網民舉手歡迎,中國互聯網頓時干凈了許多。短短兩年,360安全衛士的市場占有率就高居安全軟件首位。
至于360殺毒軟件,就我本人來說,用過多種殺毒軟件,也詢問過多位朋友,大家都說360殺毒的速度就是快,不占用空間,不卡機,查殺的效果不比國內的幾款殺毒軟件差……這就怪了:那些老牌殺毒軟件,專門干這一行十多年,怎么技術上卻比不過一個出道才三四年的新手呢?是技術力量不夠,還是管理上的官僚主義?
最要命的是,奇虎推出的這些產品,居然都是免費的。免費的東西比收費的還好用,這就更怪了!
其實,周鴻祎是一個像跳蚤一樣閑不住的人,但他對產品的要求卻非常苛刻,經常連坐幾天幾夜研究產品,改進用戶體驗。他要求奇虎公司各個部門負責人,必須兼任360官網各產品論壇版主,隨時解答用戶的提問;一時不能解決的,要進行評估,看能否在下一個版本中解決。在很短的時間內,360安全軟件就升級一次,逼得同類產品不得不隔三差五發布新版本。
事實上,周鴻祎與這次死嗑的對手—騰訊的馬化騰非常像—都是程序員出身,非常注重產品,非常注重用戶體驗,注重細節的持續改進;而且,都非常執著,不管同行的評說。
再想一想,互聯網的其他領軍人物,不都是這樣的特質嗎?李彥宏不是嗎?史玉柱不是嗎?比爾·蓋茨不是嗎?
產品好,是互聯網企業立身的基礎。這里說的產品好,不是指完全的創新和根本的領先,而是點點滴滴的、細節上的對用戶使用習慣的滿足。只要產品好,市場推廣差一點沒關系,網民們會主動為你做廣告;本錢少一點沒關系,千千萬萬用戶會迅速回報你—雖然每個人的貢獻很少,但數量巨大;同行惡評、四面樹敵也沒關系,他們能把你怎么樣呢?
行業特性決定營銷的作用
說到這里,作為一個營銷人必然要問,那是不是營銷不重要了?品牌不重要了?定位不重要了?現在任何行業,都承受著市場飽和的壓力,產品同質化非常嚴重,IT和互聯網也不例外。
當然不!營銷當然重要,必不可少。但不要忘了,對用戶(顧客)需求與用戶價值的研究,對產品方向的確立與概念性開發,是營銷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營銷的前端與源頭。而要準確把握用戶(顧客)的需求與價值,要摸清產品的研發方向,只有親身沉浸到用戶(顧客)的環境中,長時間地、設身處地地感受用戶(顧客)的一舉一動、喜怒哀樂。除此之外,所有的貌似系統的方法(包括專業機構的調研報告、市場一線的銷售數據等)都沒有用,甚至會干擾、誤導你的判斷。一個成功的企業,它的決策者必然長時間浸淫于某一行業,對用戶(顧客)的喜好及其細微之處了然于胸。
另一方面,我不得不指出的是,不同的行業有不同的特性—這個特性的根本之處在于,消費者對產品的識別程度,以及消費需求的側重點與消費者價值構成。不同的行業特性決定了營銷的不同地位與作用。如果消費者對產品的識別度(透明度)低、消費者價值構成中的心理成分比較高(標榜性消費),那么營銷發揮的功用大,且側重于4P中的渠道與推廣兩個環節;反之,營銷的作用則相對較小,且主要體現在對產品(含商業模式)的設計與價格設計兩個環節。
互聯網產品是迄今為止所有的產品類別中,顧客識別度最高的產品類型之一,產品好不好,用戶自己知道(原因是這種產品的功能明確、價格門檻低、消費者大量重復使用、口碑傳播便利等)。所以,互聯網產品很少有做廣告的,廣告投多了沒用。另外,互聯網產品由于其功能性強、且主要供個人私密性使用的特點,產品給消費者提供的精神附加值很小,企業沒辦法從精神層面滿足消費者。這兩大特性,決定了互聯網行業是一個高度樸實、產品優先、技術優先的行業,沒有廣告,沒有定位,沒有品牌個性,沒有營銷大師,注定是馬化騰、周鴻祎等人的天下,注定新人輩出,各領風騷三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