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文主要研究“組織精神層面”的架構和作用。為此,作者采取文獻法和實證材料證明法,對組織的“精神層面”定義進行分析,探討它的主要特性。此外,還對影響并形成組織精神層面的參與者進行了調查,研究他們在制定組織相關制度、文化并讓它們最終形成組織精神層面的思維過程。對于相關參與者,作者進一步研究了他們如何通過精神層面的手段,履行自己的承諾,最終幫助企業實現戰略目標。
調查結果表明,就組織精神層面而言,它沒有具體而固定的特點。可以把它僅僅理解為一種分類工具,組織機構將一些特定的積極事件、觀點和結果納入到這種工具中。采用這種分類方法,可以幫助企業形成組織文化,以其指導思想影響組織內部做好相關工作,對組織事務的開展起到加強的作用。確立組織精神層面,可以讓組織更好地實現目標,更好地體現組織的社會價值,更好地開展業務。
企業要想獲取更多的利潤,同時實現企業價值和社會價值,未來還應該深入地開展組織精神層面的相關研究,包括組織權利關系、發揮組織影響力的方法等。
消費者心智中的產品目錄結構
Consumers" Internal Categorization Structures
目前,市場上有許多產品目錄類別,對于不熟悉相關領域的消費者來說,不同行業的產品目錄對消費者滿意度發揮了積極的影響。作者分析了消費者的心智,他們對于復雜的產品目錄是如何劃分的,同時進一步探討在酒類行業,消費者的產品目錄歸類方式對市場酒類結構的影響。
作者采用了樹形分析方式,以便為產品目錄中較多的商品替代物建立可視化的架構,建立模型,對人為影響因素進行分析。
調查結果表明,消費者對酒進行劃分時,他們的根據是酒的“類型和起源”。如果能夠獲知酒的“價格”,他們會把它作為第三個歸類依據。就是這三種因素影響了消費者對酒的認知結構。如果消費者對紅葡萄酒和白葡萄酒進行對比,他們根據“類型”對葡萄酒信息進行歸納—如果知道了價格,便會把價格作為分類的參考因素。
通過此項研究,可以幫助零售商更好地了解消費者的心智如何對產品進行分類,如何形成目錄產品架構,進而了解消費者對于產品相似性和替代性的看法,更好地進行貨架布置,讓銷售的商品符合消費者的期望。此外,調研發現,具有較高行業知識水平的消費者會有針對性地選擇,審視產品目錄結構以及商店的整體布局。
作者指出,當價格對消費者的產品印象發揮關鍵性的影響作用時,價格就開始影響消費者心智中產品歸類結構的形成。具體到酒的品類,其中有兩個具有緩沖作用的影響因素,即消費者的參與度和相關的知識水平。零售商可以將這兩個變量當做客戶細分標準,根據不同的目標制定不同的市場方案。
讓企業受益的DIY模式
The New Do-it-yourself Paradigm: Financial and Ethical Rewards for Businesses
如何通過提供自己動手的服務和商品,讓企業拓展增長空間?就此問題,作者指出,提供自己動手的服務或商品,既能讓企業對社會的發展做出貢獻,同時可以讓企業實現盈利增長。
作者用了5年時間,進行實地調研,以企業業務為導向,得出了結論。
創新的DIY服務或商品能夠讓企業在任何地方開展業務,進行產品開發、生產、使用或銷售—不管這些DIY商品或服務的原產地是否在當地,都不會對業務開展產生阻礙。那些引進創新DIY服務或商品的企業,扭轉了自工業革命以來形成的兩個市場趨勢。首先,它們從根本上削弱了市場上存在的對于普通個人參與者的金融和行業壁壘;其次,它們通過促進個人發展和實物產品生產—這些產品來自于個人的創造成果—削減了大規模生產。通過這種方式,企業避開了許多原本必須面對的挑戰,比如由于核心產品的替代產品日益增多,造成企業市場份額萎縮。同時,通過這種方式,企業可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三個主要目標: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挖掘消費者的潛在需求,并維護自然生態系統的平衡。
企業都希望獲取良好的效益,因此不可避免地面臨許多挑戰。與此同時,企業對于自己應該采取什么行動并不確定。而提供DIY服務或商品,企業就可以為自己創造更大的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