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子商務行業,促銷已經成為鴉片,眾多電商運營商既愛之又恨之,很多電商已經單純的為了促銷而促銷,造成了天天有促銷,周周有活動的局面,各種促銷形式司空見慣,往往一個節日活動擁有五、六種促銷方式。很多電商都在訴苦:沒辦法,因為很多電商所銷售的產品不是其自身的品牌,也沒有自主的定價權,大家都在搞,你要不搞,積累的用戶就會跑到競爭對手那里去,而對于消費者,網上購物圖的就是便宜和便捷,誰家的促銷力度大,就去誰家。
面對這樣的形勢,電商龍年促銷大戰已經展開,我們先粗略的掃視一下,各電商的促銷活動。
1號店打出了龍年吉祥,年貨大街.食品飲料6折優惠,過年買個平板帶回家,祝福網絡傳萬家
京東商城:打出了“買年貨就到,就到京東百貨”,京東截止目前僅僅是提出了這樣的口號,沒有看到有實際的促銷方案呈現。
庫巴網: 液晶電視大拜年三節喜臨門 ,滿100元享5元特價購。
亞馬遜:低價年貨闖年關,食品2.5折起,打開這個頁面后分了很多類,只有茶葉茶葉,巧克力(買一送一)。
從上面看出,第一,電商對消費者研究還是很到位,因為春節期間,食品及飲料、禮品是年貨的采購主流,此外中國人的家庭生活從變革 開放以來歷來是圍繞電視機展開的,所以過年換個大彩電是中國人歷來的傳統。
第二,也反應出了電商促銷手法單一,促銷都依舊是以價格為中心,出現這樣的問題基于兩個方面的因素,首先,在現在市場競爭環境下,在很多競爭分析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字眼:本周銷售嚴重下滑,因為競爭對手促銷活動力度大,建議下周在促銷活動中加大力度。促銷最終導致競爭升級,價格戰愈演愈烈,各電商均苦于此,品牌產品的定價權,牢牢的把握在品牌企業手中,電商對產品的價格甚至聽命于大品牌公司市場部,電商在促銷方面,降的是自己的利潤,或者是賣增那些因為完成品牌商銷售額的贈品,最后都沒招了就脆賠錢賺人氣,仔細想想很多電商已經成為一些品牌企業產品的搬運工。其次,很多電商愿意花重價請技術開發人員,也不愿意在市場部花大力,市場部創新人才不足,很多老板對市場部的理解也僅僅是投放廣告,仔細想想為什么你明明是客戶,你卻在聽命品牌企業市場部(marketing),甚至跟人家進貨還要賄賂人家的被動局面。所以市場部能否發揮巨大的職能成為電商的又一次挑戰。
最后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在搜索引擎中瀏覽電商促銷方案的時候,看到幾個中小型電商的年貨促銷方案做的有生有色。
麥包包,推出趕赴2012年團圓之約,春節回家包袋推薦,整個頁面打開很溫情,若相愛請深愛推薦給情人,走得出叮嚀走不出牽掛推薦給父母的,有一種眷戀叫回家推薦給自己回家的旅行包。整個策劃非常溫情,抓住了消費者的心理需求和實際回家送禮的需要,并且結合平臺給予產品的推薦和折扣。
友好商城,首先請專業的人士出來宣傳年夜飯的如何搭配,然后讓讀者對其平臺認可,給消費者提供了一頓別有精致健康的年夜飯解決方案,并且這些原材料可以在商城上按照年夜飯的菜譜購買原料,最后消費者制作出來了,可以結合現在最火的微博,制作出來在微博上分享互動。
我買網,八大神BUY大年的推廣主題,滿100享5元優惠。廚神到,餐具零利潤搶購,福神到年貨好禮到,灶神到年飯食材5折起促銷等。形象生動結合的傳統將現代結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