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一算,這輩子還能和家人相處多長時間?”如果不是微博上的好友向他推薦這款“愛家時間計算器”,來自山東的李凱或許依然不知道每年12月3日還是個特殊的日子——愛家日,在感慨此生陪伴家人時間有限的同時,他轉發并評論了這個節日的發起者紅星美凱龍官方微博的活動,還幸運地得到了一條藍色的愛家日圍脖。
其實,“愛家日”項目是這家身為中國民營企業50強的家居企業早在2010年就推出的活動,是其在中國家居業同質化競爭嚴重、促銷活動多而深層次文化營銷少、企業營銷活動缺乏品牌個性和身份識別的環境下,在品牌總體認知度已達到較高水平的基礎上,增進親和力和好感度而做的嘗試。當年,通過對紅星美凱龍核心目標受眾——泛中產家庭消費心理的精準把握,企業通過電視廣告、與東方衛視合作的愛家盛典晚會等,喚醒了公眾的愛家意識,當年活動結束后的調研顯示,占比高達56.8%的消費者是因為“愛家日”活動而去紅星美凱龍商場去購物的。
“2011年,在上一年建立的良好基礎上,我們提高了對"愛家日"項目的定位,希望站在社會公益的高度,將"愛家日"打造成為社會性的節日,同時又是專屬紅星美凱龍的文化營銷平臺,最終成為企業長遠競爭的文化驅動力。” 紅星美凱龍企劃推進中心副總經理唐勇菊在接受《廣告主》雜志采訪時如是說。
“愛家時間”這一具有更廣泛共鳴的概念就是這次“愛家日”傳播活動的出發點,紅星美凱龍還提出了契合這一概念的傳播主題“用愛行動,刻不容緩”,在傳播規劃層面,在第一次傳播實踐的基礎上又實現了以下三方面突破:第一,相比第一次以傳統媒體為主的媒介策略,2011年“愛家日”傳播活動實現了以社會化媒體為核心的整合營銷傳播,與廣大公眾更深入溝通,單“愛家時間計算器”這一應用就推出了網頁、新浪微博、手機、商場終端等多個版本,通過多個渠道與消費者接觸,引發廣泛參與,截至2011年12月底,這款上線僅僅一個月的App在微博上就吸引了43萬多名用戶測試;第二,相對2010年定制化的晚會,此次牽手內地收視冠軍欄目湖南衛視《天天向上》,提升“愛家日”的影響力,當期節目不僅云集了擁有幸福家庭生活的大牌明星,紅星美凱龍董事長車建新也攜家人亮相,直接面向全國觀眾傳播愛家的概念;第三,圍繞愛家時間的核心概念,紅星美凱龍還陸續推出冰雕藝術展、“立業愛家”系列講座、愛家日名人微訪談等活動,與央視、湖南衛視、江蘇衛視等主流電視頻道播出的愛家公益宣傳片相配合,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整合營銷傳播。
“對于這類文化營銷,我們認為,傳播的首要并不是"精準",而是"廣泛共鳴"。”唐勇菊告訴《廣告主》雜志。不過,他同時坦陳,在碎片化的傳播環境里,“共鳴”稍瞬即逝,公眾的關注點極易轉移,因此,把握好傳播節奏是成敗的關鍵。在11月16日~12月15日一個月的傳播進程中,該活動經歷了微博話題預熱、活動網站和愛家時間計算器上線、冰雕靜展活動和電視廣告上線、愛家日微訪談,直到12月9日《天天向上》愛家日專懲愛家航班起航,將活動完美收尾,通過不斷涌現的話題點,制造與受眾溝通的機會,聚合情感共鳴的勢能。
由于“愛家日”的概念本身具有積極的社會意義和價值,不是一個單純的商業行為,又符合《天天向上》的調性,所以,紅星美凱龍此次與湖南衛視的溝通過程很順暢。這種節目定制的形式不僅在播放時收獲了高收視率,還能在網絡上實現長遠的二次傳播,達到的效果是常規的電視推廣和欄目贊助所不能比擬的。
“我們認為,通過這種形式,愛家日的推廣應該說是"硬推廣,軟著陸",受眾易于接受,并且實現了口碑傳播。”唐勇菊說。不少網友甚至認為12月3日愛家日是法定節日,這更堅定了紅星美凱龍將“愛家日”作為重要的品牌營銷活動、長期堅持下去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