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的影響力到底有多大?從一開始的郭美美事件,到故宮十重門、7·23特大災難……很多人說微博的出現推動了中國民主進程,這話的真實性和程度有待考證,不過可以依此看出,微博的影響力到底有多大多深多廣了。所以,聰明的企業早該看到微博的影響力。
其實,中國興起微博沒有多長時間,即便從早先的博客開始,到現在也沒有幾年,不過微博在短短幾年時間展現出來的傳播能力令人不可小覷,這是任何一個企業都能感知到、也不該忽視的力量。
在《微博營銷——把企業搬到微博上》一書中,作者語言樸實無華,并沒有花太多筆墨在社會化媒體營銷規則及環境的介紹上,僅僅是在認識篇里大致介紹了一下微博引發的營銷革命,引起了讀者的重視和讀下去的欲望。
在實戰篇里,作者具體告訴讀者的是如何去操作,步驟是什么,有什么風險……這也是這本書的重點所在,具體的事例則是在第三部分——案例篇里詳細講述列舉。
可以說,整本書緊緊圍繞著“營銷”二字,微博只是手段,因此這本書絕不同于市面上某些拼湊而來、借助名人之勢暢銷的微博之書。這還是一本專業人士通過實踐和長期觀察寫的專業營銷圖書,是一本小眾讀物,是一本需要你能夠靜下心來細細研讀的實操性指導性的圖書。
當然這也是一本務實性圖書,所以不要指望它能像小說一樣令你看得入迷,它沒有優美的語言和引人入勝的情節,這或許既是國內經濟學者的優勢、也是他們的劣勢,專業知識的充實和言語的匱乏。不過我并不懷疑這是一本好書,只是針對的讀者群可能更專業一些,是一本務實的圖書,這比夸夸其談華而不實的書更令人尊敬。
話說讀完本書一個強烈的感覺就是:一個營銷人員或者一個營銷團隊要樹立一種強烈的品牌意識,圍繞著這個品牌意識聯系到微博這一事物上,就是要不斷地、不遺余力地擴大品牌影響和知名度。
有人說,李開復的成功之處就在于此,他那些曾經的光環和頭銜,譬如微軟副總裁、谷歌總裁、大學生導師、“海龜”成功人士、創新教練等等早已經不住推敲了,然而他依然具有很強的號召力,一本一本的出書。
還有聲名顯赫的房地產大嘴任志強,據說他的房產公司早就很長時間都拿不到地了,不過這并不影響他在房地產界的影響力和在民眾心中的地位……
總之,這樣的事例很多,這些都說明品牌效應的強大影響——名人本身就是一種品牌。
所以,微博雖然是一種新興的技術性傳播手段,卻在短短幾年中影響如此巨大不得不讓人重視,然而這種手段卻絕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操作好的,需要技術和營銷知識的統一,需要不停地建造和維護,這就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而在《微博營銷——把企業搬到微博上》中,對具體細節都有講解,微博營銷雖好,卻并非人人都能做好,看似單純的事情,絕非表面上看到的那樣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