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我要從節錢和節能兩方面來細分太陽能的客戶定位呢?我在回憶太陽能市場剛剛萌芽、我們公司剛剛起步的時候,第一批吃螃蟹的客戶群是什么樣的人?根據客戶統計分析,都是一些高級教師,記者,干部,律師,知識分子……他們不是最有錢,但有一定購買力,因為他們的知識水平及思想覺悟比較高,他們對人類生態環境極為關注,他們跟節能、綠色環保很有感情。最早買太陽能的那批人,是什么動機讓他們為這些新興產品買單?太陽能剛剛時興沒有什么大品牌,這個行業不成熟沒有公信度,更沒有客戶基礎,能依靠口碑效應來效仿,在什么都不了解的情況下花二三千塊錢買一個陌生的新產品,省錢的動機根本不可能。這批人在當時的情況下購買太陽能產品唯一的解釋,就是節能環保,就是感情上的認同——哪怕冒點風險,但他們對太陽能感興趣,就嘗試率先使用,所以皇明最原始的客戶群,我們公司最感激的這部分客戶群,也是最堅定的使用者是節能者。
這部分客戶群是我們最穩定的客戶群,作為我們業內人士,作為產品的供應商,在客戶關注的方面應該對得起他們,應該提供優質的節能產品來感恩報答他們,根據他們的需求提供給他們持續的、安全的、可靠的、足夠的、及時的熱水。為了達到這種高要求,我們的戰略定位就清楚了,要為這些客戶服務好,就要在性能、質量、規格、檔次、服務等等方面加大力度。在檢驗檢測、行業標準、技術研發、工藝穩定性、現場管理等等方面,向成熟的冰箱、家電、汽車行業看齊,所以這十幾年,皇明為滿足節能客戶對太陽能產品持續增長的需求,從各個方面進行能力建設,這種提升無意間建立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提升了綜合競爭實力。
節能客戶是我們的客戶定位,那么,我們能不能把節錢的客戶也作為主要的目標客戶群?結論是不能。為什么說“不”?
我們在分析節能客戶的時候,我問大家,他們除了節能之外,他們還有什么要求?
大家說:舒適、安全、品牌、尊敬、全天候好用……
我又問大家:節錢的這部分客戶,他們是不是就不需要安全了?是不是就不需要可靠了?是不是不需要足夠的熱水了?不需要冬天好用了?……實際上他們同樣也需要,雖然他們想省錢,購買力相對較弱,但他們同樣也希望壽命長的、質量好的、安全性高的產品,只不過他們在購買行為時是言行不一,言不由衷而已。因為他們心里很明白,多一項功能就多付一份費用,要想省錢就只能買一個相對來講比較低層次的產品,但對不起,我們做不到。
從企業發展出發,更為重要的是,有很多廠家為了滿足這些節錢的客戶,拚命降低成本,拚命降低價格,為達目的只能偷工減料以至于產品隱患無窮,產品的性能、功能、穩定性、服務、售后服務等等沒有保障,更無力進行新產品開發,致使企業不可持續。我們如果也這樣做,同樣會受到很大的干擾,對品牌產生負作用,影響品牌的美譽度。所以我們現在只好放棄一些節錢的客戶,把小規格產品丟掉,用“有舍才有得”的斷臂式方式不斷完善皇明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