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公益營銷的概念在國內流行,互聯網企業開展公益營銷大打公益牌屢見不鮮,但真正能實現營銷和公益兩不誤的少之又少,成功的營銷案例也鮮為人知。最近兩年,國內許多視頻網站開始主動參與公益事業,例如優酷、56網和土豆都有公益行為,然而其中做的更引人注意的要數56網。
2010年,56網與世界自然基金會(WWF)達成戰略合作,在推進環保等公益事業領域頻頻發力。并借鑒國際NGO組織成功的公益理念,正式推出了“彩虹計劃”大型公益項目。56網通過該公益項目呼吁人們關注氣候變化,關注環境保護,共同保護地球,切合了如今最迫切需要解決的環境問題。“彩虹計劃”中保護東北虎、地球一小時、中國濕地使者活動都引起了網友的廣泛參與,成為網絡熱點事件。
而56網推出的這次公益項目效果如何呢?筆者了解到,上百萬網友參加了“地球一小時”、“保護小老虎”、“濕地保護計劃”等“彩虹計劃”主題活動,在之后的彩虹計劃6.1兒童微心愿圓夢行動中,通過56網彩虹計劃6.1活動專區及新浪微博,數以萬計的網友表達了對彩虹計劃6.1兒童微心愿圓夢行動的支持,對56網的公益態度給予了充分肯定。可以說在該項目上,56網既成功的傳播了公益理念,也提高了自身品牌形象。
然而,如今對于大多數互聯網企業來說,做公益營銷要么就是和企業自身毫無關聯,要么就是做完公益賺取輿論關注之后就不見蹤影,企業在公益營銷上鮮有斬獲,并不是所有企業的公益事業都能同56網的“彩虹計劃”一樣最終獲得雙贏的效果。
筆者猜測,這或許是出于對公益與商業利益之間的平衡,或許是擔心輿論的懷疑。事實上,公益營銷應當是企業的營銷戰略與非營利組織或者公益活動聯系在一起的市場營銷,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形式。而成功的公益營銷能提高品牌形象、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拉近與消費者的關系、提高社會效益,如此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呢?公益營銷步伐理應更大膽一些,如同56網一樣,將公益和企業發展關聯起來,讓公益持續下去,也讓企業投身公益有所收獲,這種良性循環的模式才是公益營銷的成功所在。
而從56網的“彩虹計劃”來看,56網并不是單打獨斗的在做公益,他積極的同合作伙伴一起,將公益活動的效果做至最大化,“彩虹計劃”中,56網聯合世界自然基金會、明星、媒體,不惜投入人力、物力,積極整合資源,力求通過形式多樣的公益行動,感召更多人投身公益事業。由此而建,熱心公益的企業更應該積極主動去聯系客戶或合作伙伴,共襄善舉,既造福社會,也是一種營銷手段的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