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營銷大師菲利普·科特勒將在今年6月攜手環球市場GMC總裁論壇,解碼“中國制造”的營銷出路。1931年出生的科特勒,見證了美國40年經濟的起伏坎坷、衰落跌宕和繁榮興旺的歷史,從而成就了完整的營銷理論。而今科特勒博士已是耄耋之年,但他依然致力于為這個世界提供最新的營銷觀點。
營銷1.0理論:以產品為核心
工業化時代因企業與顧客之間是一對多交易關系,產品是可以批量化生產的,所以具體顧客的個性需要是可以忽略不計,為了獲取更過利益就必須銷售更多產品。 產品是銷售時代的主體。亨利·福特一句非常著名的說法概括了那個時代的營銷特征:“任何顧客都可以將車涂成他想要的顏色,只要它是黑色。”
營銷2.0時代:以消費者為中心
信息化時代消費者可以獲取信息的渠道拓寬,信息的內容更加豐富,也正因此各種消費品有了正面的交鋒。消費者在對產品進行比較之后選擇產品信任度更高的商品。產品的價值是由消費者來決定的。在這個階段,企業與顧客之間成為了一對一交易關系,盈利機構必須滿足消費者未滿足的需求,并以此作為搶占市場份額,占據利潤制高點的戰略。企業的營銷戰略圍繞著消費者的需求來制定并以此變化而變化。
營銷1.0時代和營銷2.0時代的目標都是為了獲取更大的利潤。這個利潤卻是通過各種營銷方式去爭取顧客,銷售產品,建立品牌來實現的。然而這個世界也因此正在遭受人類的蠶食。人類也在品嘗著大自然的懲罰,如:溫室效應,泥石流,原油污染等。越來越多的企業家體會到做到有社會責任才能真正完成企業生存和盈利的雙贏模式。
營銷3.0時代:價值觀營銷
基于對全球社會發展趨勢的洞察,科特勒先生給出了營銷3.0時代的價值觀驅動模型。對于企業來講,以前在產品與服務上能夠有效的把握住客戶需求,傳遞出客戶滿意,能建立起客戶利益的比較優勢,就可以贏得市場。而在新的時代里,企業必須要更多的關注到:不論是自己、還是企業面對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在營銷中加入更多的社會人文關懷,強調出在組織價值觀層面的差異化,并主動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
在轉型期的中國,各種社會矛盾和利益交織,在一個缺乏安全感的社會消費者更加尋求心靈安定。企業的社會責任與人文關懷在這個轉型時期顯得異常珍貴。致力于為中國制造商打造優質群體品牌GMC,提煉優質制造商的環球市場集團聯袂菲利普·科特勒為中國企業傳授如何在價值觀營銷中占據制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