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的是,該模式與C2C(個人對個人)網購平臺淘寶之前推出的“淘寶客”頗為類似。
網購平臺爭相社區化
根據達人店主的招募通告,在網上開通店鋪成為店主,就可以在店鋪中發布搭配凡客誠品服裝的照片,并提供相關產品在凡客的購買鏈接。一旦有網民購買了店主展示的商品,店主就能獲得該商品的銷售分成。而且店鋪商品的提供、庫存、送貨及售后服務,都將由凡客負責。
凡客方面聲稱,這是VANCL一次真正實踐開放平臺的重大戰略舉措,用戶可以零門檻在“凡客達人”網站上開店,通過分享個性化的服飾搭配來創造價值。據陳年透露,“凡客達人”最終的目標是“實現后臺和前臺的全面開放”。“凡客達人”平臺上的店主能夠隨意按照自己喜愛的風格搭配VANCL的各種服飾,吸引朋友、同學等粉絲團在自己的達人頁面點擊鏈接購買即可。店主可輕松獲得每筆訂單約10%的分成比例。
“凡客達人”的推出吸引了眾多電商的關注。事實上,之前淘寶網已在C2C平臺上試水該模式。而B2C(商家對個人)網上鞋城樂淘早在去年底也推出“樂淘網盟”概念,稱用戶只要注冊聯盟,通過微博、人人網、開心網等賬號,“每日 來樂淘報到分享新品”就可以獲得傭金,傭金比例高達18%。樂淘副總裁陳虎曾表示,樂淘聯盟這類新型自有推廣平臺,可以獲得更多用戶個人的支持,成為電子商務領域的重要推廣渠道。
電子商務or社交網絡?
事實上,電子商務和社交網絡的界限已經越發的模糊不定,甚至正在走向融合。一方面,像凡客誠品、樂淘、淘寶網等電子商務網站選擇涉足社交網絡;另一方面,社交網絡和社區也在嘗試著社區電子商務。
比如一家櫥柜品牌就專為區域化社區“杭州19樓”推出過19樓櫥柜;天涯社區去年30%的收入來自于電子商務網站;中糧旗下的我買網,去年以來就將大部分推廣投放在社交網站和社區論壇上,因為在那之前,“悅活果汁”等系列項目在開心網等社交網站上風生水起,被認為是近幾年最具性價比的消費品推廣案例。此外,團購、LBS(簽到)位置服務,也不乏在社會化媒體的基礎上,做出和電子商務結合的創新實踐。
凡客方面更將“凡客達人”的推出稱之為引領一種新的互聯網理念,“作為一種全新的社會化營銷平臺,體現了互聯網的開放、體驗、分享精神,是在傳統電商平臺之外的一種嶄新的商業模式,可能會加速電子商務2.0(倡導交互)時代的來臨”。
用戶能獲得高額分成
各大網購平臺總將電子商務2.0、社區化營銷以及給普通用戶分成描述得十分美好,但普通用戶的收益能有多少呢?
業內人士據此算了一筆賬,如果將凡客達人的這10億元細分一下,從3月底凡客達人新版上線到年底,今年將有9個月和用戶分成,每月就分1億多元。按照行業“二八法則”,大概前100名用戶會創造出80%的銷售額,即8000萬元,這些用戶用心經營每月就能大約分走80萬元。
有業內人士揣測,王珞丹如果真在凡客達人開起自己的店鋪,無疑將成為粉絲最多的店主,那么她一年因此而得到的收入將遠遠超過每月80萬元,甚至年收入可能超過她為凡客代言而得到的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