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公平就業機會的發展,企業對人才的競爭加劇,一個企業的員工福利政策成為吸引優秀人才的重要因素。為適應社會環境的發展,企業的福利成本越來越高昂,許多企業的員工對企業的福利政策并非滿意,把企業的對員工的關懷認為是一種理所當然。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福利計劃制定者未能對福利計劃進行深度成本分析,所以不能把福利價值與員工進行深層次的交流,讓員工體會到企業的用心良苦。為了實現企業福利價值最大化,有必要對企業員工福利進行最優管理。
首先是計算員工福利成本。根據企業的自身能力和市場競爭環境的實際情況制定符合公司可持續發展的福利計劃,深入分析員工福利成本。通常所用有四種方法。
一、所有員工的年度福利成本(對做預算和描述福利計劃總成本有用)
二、每個員工的每年福利成本(每項福利計劃的年總成本除以參與員工福利的人數)
三、收入百分比(年福利總成本除以年總工資收入,這個數據在比較組織間福利成本時是有效的)
四、每小時的花費金額(年福利總成本除以當年所有參與工作的員工的總工作小時數)。
四種方法各自有著各自的優缺點,根據企業自身所處的階段和環境將幾種方法結合起來用效果會更加。
隨機讀管理故事:《一份記載失敗的成功者簡歷》
這是一位偉人的簡歷。
22歲,生意失敗;23歲,競選州議員失敗;24歲,生意又一次失敗;27歲,精神崩潰;29歲,競爭議員;31歲,競選選舉人失敗;34歲,競選參議員失敗;37歲,當選國會議員;39歲,國會議員連任失敗;46歲,競選參議員失敗;47歲,競選副總統失敗;49歲,競選參議員兩次失敗;51歲,當選美國總統。
他就是美國總統林肯。可以看出,在林肯的一生中,失敗占了大多數,但最終他卻成為了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
管理故事哲理
任何人的一生都充滿了坎坷與機遇,成功的關鍵在于你是否能越過坎坷,抓住機遇。而我們能否跨越必然經歷的失敗,就在于我們能否從心態上把失敗當作我們奮斗的過程。只有這樣,我們的句號才會是成功。
閱讀更多管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