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 設計是建立現代 薪酬管理 制度的前提和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 人力資源 管理中最核心的內容之一,關系到企業的 經營管理 以及長遠的發展。
薪酬設計是對個人勞動價值的具體體現,合理的薪酬設計能充分調動人的工作熱情,激發其才能的發揮,使其獲得滿足感,榮譽感,進而更好地促進企業的發展狀大。
薪酬設計的原則
企業設計薪酬時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這些原則包括戰略導向、經濟性、體現員工價值、激勵作用、相對公平、外部競爭性等。
1.戰略導向原則
戰略導向原則強調企業設計薪酬時必須從 企業戰略 的角度進行分析,制定的薪酬政策和制度必須體現企業發展戰略的要求。企業的薪酬不僅僅只是一種制度,它更是一種機制,合理的薪酬制度驅動和鞭策那些有利于企業發展戰略的因素的成長和提高,同時使那些不利于企業發展戰略的因素得到有效的遏制、消退和淘汰。因此,企業設計薪酬時,必須從戰略的角度進行分析哪些因素重要,哪些因素不重要,并通過一定的價值標準,給予這些因素一定的權重,同時確定它們的價值分配即薪酬標準。
2.經濟性原則
薪酬設計的經濟性原則強調企業設計薪酬時必須充分考慮企業自身發展的特點和支付能力。它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短期來看,企業的 銷售 收入扣除各項非人工費用和成本后,要能夠支付起企業所有員工的薪酬;從長期來看,企業在支付所有員工的薪酬,及補償所用非人工費用和成本后,要有盈余,這樣才能支撐企業追加和擴大投資,獲得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3.體現員工價值原則
現代的 人力資源管理 必須解決企業的三大基本矛盾,即人力資源管理與企業發展戰略之間的矛盾,企業發展與員工發展之間的矛盾和員工創造與員工待遇之間的矛盾。因此,企業在設計薪酬時,必須要能充分體現員工的價值,要使員工的發展與企業的發展充分協調起來,保持員工創造與員工待遇之間短期和長期的平衡。
4.激勵作用原則
在企業設計薪酬時,同樣是10萬元,不同的部門、不同的市嘗不同的企業發展階段支付給不同的員工,一種方式是發4萬元的工資和6萬元的獎金,另一種方式是發6萬元的工資和4萬元的獎金,激勵效果完全是不一樣的。激勵作用原則就是強調企業在設計薪酬時必須充分考慮薪酬的激勵作用,即薪酬的激勵效果。這里涉及到企業薪酬與激勵效果之間的比例代數關系,企業在設計薪酬策略時要充分考慮各種因素,使薪酬的支付獲得最大的激勵效果。
5.相對公平原則
內部一致性原則是斯密公平理論在薪酬設計中的運用,它強調企業在設計薪酬時要“一碗水端平”。內部一致性原則包含幾個方面。一是橫向公平,即企業所有員工之間的薪酬標準、尺度應該是一致的;二是縱向公平,即企業設計薪酬時必須考慮到歷史的延續性,一個員工過去的投入產出比和現在乃至將來都應該基本上是一致的,而且還應該是有所增長的。這里涉及到一個工資剛性問題,即一個企業發給員工的工資水平在正常情況下只能看漲,不能看跌,否則會引起員工很大的不滿;最后就是外部公平,即企業的薪酬設計與同行業的同類人才相比具有一致性。
6.外部競爭性原則
外部競爭性原則前文已經提到過,它強調企業在設計薪酬時必須考慮到同行業薪酬市場的薪酬水平和競爭對手的薪酬水平,保證企業的薪酬水平在市場上具有一定的競爭力,能充分地吸引和留住企業發展所需的戰略、關鍵性人才。
目 錄
第一章 總則 1
第二章 薪酬體系 1
第三章 薪酬結構 2
第四章 等級工資 3
第五章 年薪制 4
第六章 等級工資制 5
第七章 提成工資制 7
第八章 工資調整 7
第九章 工資特區 8
第十章 其他 9
第十一章 附則 10
附件一 崗位等級分布圖 11
附件二 工資試算表 12
第一章 總則
適用范圍
本方案適用于 北京 ZZ 房地產 開發有限公司全體員工。
目的
制定本方案的目的在于使員工能夠與公司一同分享公司發展所帶來的收益,把短期收益、中期收益與長期收益有效結合起來。
原則
薪酬作為分配價值形式之一,遵循按勞分配、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及可持續發展的原則。
依據
薪酬分配的依據是:貢獻、能力和責任。
總體水平
公司根據當期經濟效益及可持續發展狀況決定工資水平。
第二章 薪酬體系
公司員工分成6個職系,分別為管理職系、技術職系、財會職系、行政事務職系、銷售/ 營銷 職系和工勤職系。針對這6個職系,薪酬體系分別采取三種不同類別:與企業年度經營業績相關的年薪制;與年度 績效 、季度績效相關的等級工資制;與銷售業績相關的提成工資制。
享受年薪制的員工,其工作特征是以年度為周期對經營工作業績進行評估并發放相應的薪酬。這部分員工包括管理職系中的總經理和黨委書記。
實行等級工資制的員工是公司內從事例行工作且非銷售業務的員工,包括管理職系中的各副總、總師、部長、主任和技術職系、財會職系、行政事務職系與工勤職系的員工。
實行提成工資制的員工是公司內管理職系中的銷售中心副主任和銷售/營銷職系的員工。
特聘人員的薪酬參見工資特區的有關規定。
離退休人員的薪酬參見公司相關規定。
第三章 薪酬結構
公司員工收入包括以下幾個組成部分:
固定工資,包括基本工資、工齡工資、等級工資;
浮動工資,包括績效工資、年底獎金、銷售提成;
附加工資,包括一般福利、四項統籌以及企業為員工代交的個人收入所得稅。
固定工資
固定工資 = 基本工資 + 工齡工資 + 等級工資
基本工資:每月600元,是為了保證每一位員工最低生活要求而設立的保底工資。
工齡工資:體現了員工的工作經驗和服務年限對于企業的貢獻,在ZZ集團內部的工齡工資為5元/年,ZZ集團外的工齡為2元/年。ZZ集團內部工齡自參與組建ZZ集團的單位起開始計算。
等級工資:按照崗位評價的結果確定,體現了崗位的內在價值和員工技能因素。
浮動工資
浮動工資包括績效工資、年底獎金與銷售提成幾種形式。
績效工資與每季度的考核結果掛鉤,體現員工在當前崗位和現有技能水平上通過自身努力為公司實現的價值。績效工資按季度計算,下一季度分攤到3個月支付。
年底獎金與年度考核結果和公司年度經營情況掛鉤,是在公司整體經營效益的基礎上對員工的一種激勵。年底獎金下年初支付。
銷售提成專門針對與銷售工作直接相關的人員,體現銷售人員的業績與能力,具體數額按照銷售收入一定比例來確定,計算辦法參見公司有關規定。
附加工資
附加工資 = 餐費 + 一般福利 + 四項統籌 + 個人所得稅
附加工資是公司正式在冊員工所能享受到一種福利待遇。
餐費是公司為每一位員工發放的一種就餐補貼。每月300元,計入當月工資。
一般福利是指員工在各個重大節日期間獲得的公司為其發放的過節費和其他實物形式的收入。
四項統籌包括住房基金、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和失業保險。企業與員工各承擔一部分。具體數額參見國家有關規定和企業相關政策。
個人所得稅,在預定范圍內由公司承擔,超出范圍的由員工個人承擔。
第四章 等級工資
等級工資是整個工資體系的基礎,從員工的崗位價值和技能因素方面體現了員工的貢獻。員工的等級工資主要取決于當前的崗位性質。在工作分析與職位評價的基礎上,以評估的結果作為分配依據,根據工作分析與職位評價確定薪點,同時采取一崗多薪,按技能分檔的方式確定工資等級。
等級工資的用途
等級工資是確定員工收入中其他部分的基礎,作為以下項目的計算基數:
績效工資的計算基數;
年底獎金的計算基數;
加班費的計算基數;
事病假工資計算基數;
外派受訓人員工資計算基數;
其他基數。
確定等級工資的原則
以崗定薪,薪隨崗變,實現薪酬與崗位價值掛鉤;
以崗位價值為主、技能因素為輔,崗位與技能相結合;
針對不同的職系設置晉級通道,鼓勵不同專業人員專精所長;
參考企業實際的收入狀況厘定薪酬水平,實現平穩過渡。
工資等級的確定
工資分級列等。根據崗位評價的結果形成《崗位等級分布圖》,把各崗位分級列等。按照崗位評價的結果,在最低分130分和最高分1100分之間共劃分出29級。其中640分以下每隔30分為一級;640分以上每隔40分為一級。
確定初始等級。按照崗位評價的分數將各個崗位對應到相應職系、相應等級。
按職稱調整。根據聘任職稱將員工對應到相應職稱系列的相應等級。
管理職系、銷售營銷職系與工勤職系的員工不考慮職稱因素,根據在崗時間來確定相應等級。
具體參見附件1:《崗位等級分布圖》
等級工資的計算方法
等級工資 = 點值 * 工資薪點
工資薪點:取各級別的中值分數作為該級別的工資薪點。
點值:點值需要根據工資的整體工資水平來確定,而且可以根據公司的經營效益隨時進行調整。目前暫定為5元/點。
第五章 年薪制
年薪制的適用范圍
年薪制適用于總經理和黨委書記。
年薪制的工資結構
年薪制收入 = 月收入 + 年底年薪補足 + 年底獎金 + 附加工資
其中,月收入 = 基本工資 + 等級工資 + 工齡工資
年薪總額按照經營者與上級公司簽訂的經營業績合同確定。根據企業經營情況,按照不同的比例發放。具體參見《北京ZZ集團企業經營者年薪制試行辦法》。
年薪制收入的支付
總收入中,月收入部分,根據崗位定級結果確定,按月計算。扣除月收入的剩余部分,年底根據效益計算,下年初發放。
第六章 等級工資制
等級工資制的適用范圍
等級工資制包括兩種形式:一種針對管理職系中的高層管理者,這種形式的薪酬不含績效工資;另一種針對管理職系中的中層管理者和技術、財會、行政事務、工勤職系的一般員工,這種形式的薪酬含績效工資。
等級工資制的工資結構
等級工資制收入 = 固定工資 + 績效工資 + 年底獎金 + 附加工資
績效工資
績效工資與員工每季度的工作努力程度、工作結果相關,反映了員工在當前的崗位與技能水平上的績效產出。績效工資按季度計算,下一季度分3個月發放。具體計算辦法如下:
季度績效工資 = 等級工資 * 季度考核系數
分攤后:月績效工資 = 季度績效工資 * 0.33
其中,季度考核系數定義如下:
考核結果 優 良 中 基本合格 不合格
季度考核系數 1.3 1.1 1 0.8 0.4
年底獎金上報方案的確定
年底獎金是公司根據當年效益情況在年底對員工的集中獎勵,獎勵依據是個人年底考核系數與公司效益情況。上報方案中獎金總額由個人獎金累計到部門,然后從部門累計到全公司。分公司在發放年底獎金時視同部門處理。
針對管理職系中的高層管理者的計算方法
年底獎金 = 12 * 等級工資 * 年度考核系數 * 管理系數
針對管理職系中的中層管理者和一般員工的計算方法
年底獎金 = 4 * 等級工資 * 年度考核系數* 部門考核系數
其中,中層管理者年底獎金按照管理系數計算,一般員工年底獎金按照年度考核系數計算。
年度考核系數
考核結果 優 良 中 基本合格 不合格
年度考核系數 1.3 1.1 1 0.8 0.4
管理系數
其目的是為了在年底獎金分配中充分體現管理者的責任風險。各類人員管理系數的數值見下表,其中,中層管理人員的管理系數依據年度考核系數的不同而分為5檔:
類別 管理系數
高層管理人員 2
技術、財會、行政事務、工勤職系一般員工 1
類別 管理系數
優 良 中 基本合格 不合格
中層管理人員 1.5 1.2 1 0.8 0.4
部門考核系數
考核結果 優 良 中 基本合格 不合格
部門考核系數 1.3 1.1 1 0.8 0.4
年底獎金實際發生額的確定
年底獎金的實際發生額由公司整體效益確定。由公司年底獎金總額分解到部門,然后由部門分解到個人。
針對管理職系中的高層管理者的計算方法
年底獎金 = 12 * 等級工資 * 年度考核系數 * 管理系數 * 調整系數
個人年底獎金實際發生額的計算方法
年底獎金 = 4 * 等級工資 * 年度考核系數* 部門考核系數 * 調整系數
其中,中層管理者年底獎金按照管理系數計算,一般員工年底獎金按照年度考核系數計算。
調整系數
調整系數的大小取決于公司效益情況,其數值根據年底公司獎金總額與公司上報董事會的獎金方案的比例確定。
調整系數=公司年底獎金實際發生總額 / 年底獎金上報方案總額
第七章 提成工資制
提成工資制適用范圍
提成工資制適用于管理職系中的銷售中心副主任和銷售/營銷職系的員工。
提成工資制的工資結構
提成工資制收入 = 月收入 + 銷售提成 + 附加工資
其中,月收入 = 基本工資 + 工齡工資 + 等級工資 * 發放系數
提成工資制中發放系數與提成辦法參見公司有關規定。
第八章 工資調整
公司工資調整原則是整體調整與個別調整結合。
公司工資整體調整形式是改變薪點點值,調整周期與調整幅度根據公司效益與公司發展情況決定。
個別調整根據員工個人年底考核結果和職稱、崗位變動決定。
根據考核結果調整。連續兩年內考核結果累計一“優”一“良”或以上者,以及連續三年考核結果為“良”者,工資等級在本職系本職稱系列內晉升一級。當年考核結果為“不合格”或連續兩年考核結果為“基本合格”的員工工資等級下調一級,對于連續兩年考核結果為“不合格”的員工或連續三年考核結果為“基本合格”的員工進行待崗處理。
職稱變動調整。若員工聘任職稱發生變動,則員工工資等級變動到當前崗位相應職稱系列的工資等級。
崗位變動調整。若員工崗位發生變動,則員工工資等級變動為相應崗位當前職稱系列的工資等級。
工資等級調整過程中,若調整前工資等級與調整前所在崗位、職稱系列對應的初始等級有差距,則該級差保留,在調整后崗位、職稱系列對應工資等級的基礎上按照該級差相應提高或降低工資等級。
工資等級調整過程中,若目前等級已經達到相應崗位、職稱系列的最高檔次,則工資等級不再變動。
第九章 工資特區
設立工資特區的目的
設立工資特區,使工資政策重點向對企業有較大貢獻、市場上稀缺的人力資源傾斜,目的是為激勵和吸引優秀人才,使企業與外部人才市場接軌,提高企業對關鍵人才的吸引力,增強公司在人才市場上的競爭力。
設立工資特區的原則
談判原則:特區工資以市場價格為基礎,由雙方談判確定;
保密原則:為保障特區員工的順利工作,對工資特區的人員及其工資嚴格保密,員工之間禁止相互打探;
限額原則:特區人員數目實行動態管理,依據企業經濟效益水平及發展情況限制總數,寧缺毋濫。
工資特區人才的選拔
特區人才的選拔以外部招聘為主。其條件為名優院校畢業生、企業人力資源規劃中急需或者必需的人才、行業內人才市場競爭激烈的稀缺人才。
工資特區人才的淘汰
針對工資特區內的人才,年底根據合同進行年度考核。
有以下情況者自動退出人才特區:
考核總分低于預定標準;
人才供求關系變化,不再是市場稀缺人才。
工資特區工資總額不超過公司工資總額的5% 。
第十章 其他
聘任職稱
確定等級工資采用的是聘任職稱。聘任職稱的確定以外部職稱為主要依據,參考員工個人績效和學歷。對于績效優異者可以破格聘任,對于表現不佳者降級使用。
工作年限
實行本方案對原有工資體系進行調整時,考慮員工工作年限相應調整級別。
取得當前職稱5年以上者晉升一級,10年以上者晉升兩級。
在同類管理崗位上任職5年以上者晉升一級,10年以上者晉升兩級。
在管理崗位上的任職年限,自參與組建ZZ集團的單位起開始計算。
若其工資等級已經達到該類崗位最高檔次,則不考慮晉升。
本方案正式實施后,不再考慮工作年限對薪酬的影響。
試用期工資標準
試用期間專科以下畢業生按照同崗位助理職稱等級工資的50%發放,本科畢業生按照同崗位助理職稱等級工資的60%發放,研究生按照同崗位中級職稱等級工資的50%發放。
試用期滿后到獲得正式職稱之前本科生以下按照同崗位助理職稱等級工資的80%發放,研究生按照同崗位中級職稱80%發放。
加班費
根據工作需要必須加班,而且不能計劃 調休者,公司發放其加班費。每月按21.5個標準工作日計算,計算基數為等級工資。
加班費 = 加班天數 * 等級工資 / 21.5
病事假期間工資發放標準
經公司批準請病事假者,根據請假天數在工資中進行相應的扣除。每月按照21.5個標準工作日計算,計算基數為等級工資與績效工資。
病事假工資扣除=請假天數*/21.5
副職代正職的情況,其等級工資按正職崗位的等級下調一級處理。
分公司同類崗位人數較多時,可以指定組長級員工。組長級員共的工資等級在該崗位原有工資等級上向上浮動一級。
對于待崗員工只發放固定工資中的基本工資與工齡工資部分。
對于公司外派學習 的員工,每月發放其固定工資和績效工資。績效工資考核系數根據外派時間長短決定。
一個月以內,考核系數按照1計算;
三個月以內,考核系數按照0.9計算;
三個月到六個月,考核系數按照0.8計算;
六個月到一年,考核系數按照0.7計算;
一年以上的,考核系數按照0.5計算。
公司設立總經理獎勵基金,獎勵公司績效表現優異的員工。具體數額由董事會確定。
第十一章 附則
本方案由人力資源部負責解釋。
對于本方案所未規定的事項,則按人力資源管理規定和其他有關規定予以實施。
附件一 崗位等級分布圖
附件二 工資試算表
注:
上表中所有考核結果都按照“中”處理,即所有考核系數都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