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展會如何在“列強”的覬覦下生存?選題?策劃?營銷?還是管理?究竟哪個最重要,筆者從事會展工作四年多了,我認為選題是一個展會成功的根本所在。選題應該是最重要的,好比一個人的頭,起到一個主導的作用。而其他方面相當于軀體四肢,沒有其他幾方面也不行,只有把這幾點很好的結合起來才能成為一個完整的人,即成功的有競爭力的展覽會。下面就談談展覽會選題之要。
哈洽會、廣交會、高交會等展會的成功給后來展會的選題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就是包含的行業很多,很雜。這樣相對于好招商。這在十幾年以前是可以的,因為那時候行業分工并不充分,只有雜才能成為規模化的展會?,F在不同了,行業分工非常細,專業觀眾也非常集中,沒有了大雜燴,只有專業才能吸引更多的客商、更多的專業觀眾,所以選題的第一要就是:專業。當你的選題局限于一個行業的時候,你的目標客戶就很清晰了,你的宣傳渠道也會浮出水面了,你的專業觀眾召集就有了明確性了,這樣你的成功性就可以預期了。
中國經濟體制并沒有完全市場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獨特型就是計劃與市場并存,因此,政府相關部門、行業協會等對行業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一個成功的展會不能撇開這些因素不顧,所以第二要就是:權威。只有說服政府相關機構參與到你的展會中了,哪怕是掛個名,給外人看來你就是權威,就是行業的領導者,盡管你的權威是靠背書得來的,但是對你的組織策劃都有莫大的好處。至少目前這種權威性還是要考慮的。
市場是會展經濟賴以生存的土壤,很難想象貧窮的城市能辦成規模很大的汽車展?一個展會的會題一定要和該區域經濟發展相吻合,舉個例子,廣州城市發展很快,私家車數量猛增,這就為廣州車展的發展壯大提供了最大的支持。而珠海街上禁摩,要在那里舉辦摩托車電動車之類的展會,我估計會很難成功的,這就是市場的作用,所以選擇會題的時候要看什么區域有什么樣的經濟特點,根據這些特點來考慮會題,不要看到某個展會很好,就在另一個城市搞,最后的結果很可能是不生不死,最后不得不結束。
競爭性也是會展選題需要考慮的,很多展會都是因為看到別的城市搞這個展很成功,于是就生搬硬套,最后的結果是都做不大,因為市場就那么大,你的展會重疊,怎么能有那么多廠商沒事參加那么多展會呢,而且是同樣的展會,除非區域性非常強,否則會題重疊是辦展的大忌。當然也有例外,比如青島服裝節和寧波服裝節就各自相安無事,因為這有個區域性的因素,一南一北,發揮各自的行業特色,當然會很好了。而有的一個城市居然有三個房產展,兩個汽車展,試想這樣能做大么?甚至有的展只有幾十個展位,這哪是展會?。∷灾貜娃k展是展會發展的大忌。
國外比如德國科隆、法蘭克福等地的不少展覽公司都在中國積極部署,也做了一些成功的展覽會,他們的展會都是經過嚴格的市場調研,縝密的分析才決定辦展,當選定了一個會題就大力推進,最后往往很成功,希望我們的本土展覽公司也能盡快學習,與狼共舞或許也是將來必然的生存方式。
其他方面比如策劃、組織、現場管理等方面容后慢慢探討。希望能得到業內人士的共勉。
一家之言,希望拋磚引玉,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