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管理是老板們事業做大做強的必經之路,也是大多數“身累”的直接來源。銷售管理很關鍵的第一個要點就是:不是自己做,而是通過團隊拿結果。什么叫不是自己做?是說你不能跟團隊一樣也做銷售,你要把團隊的銷售結果變成你的結果。
作為一名銷售管理者,你自己不能去賣東西、簽單,這其實是件很難做到的事。但做不到這一點,你跟你的團隊就會有利益沖突,因為如果你也去簽單,他們也去簽單,最后就變成了各自做銷售。
那么管理者做什么?管理者需要做的是提升團隊的戰斗力,教帶出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團隊,這就是你應該提供給公司和團隊的增值內容。
本文通過對阿里鐵軍從建立到成熟運營的過程的拆解,詳細講述銷售管理的七個重要環節(我稱之為銷售管理七要)和需要注意的要點:圍繞“業績增長”這個核心,如何通過“選拔—培訓—教帶—業績管理”四個環節提升單兵業務能力,如何通過“策略—激勵—獎懲”三個環節提升 團隊戰斗能力。
以下分別闡述。
01
如何做選拔?
不是隨便一批人都可以去做銷售,要看他們對公司的目標客戶是否合適,是否認同公司文化。
這里你需要提防“野狗”(不擇手段獲取業績,價值觀與公司不符的人)。要看應聘者跟你有沒有共鳴。所以面試過程中必須要有交叉面談、多人參與,背景資料(應聘者的過往經歷)一定要做了解,千萬不要掉以輕心,因為這將是你最寶貴的資源。
02
如何做培訓?
新員工對公司的第一印象往往都來自培訓,這個印象非常重要,培訓投資會影響長期的回報,所以要給新員工講公司文化、目標客戶、公司產品技術,還有銷售技能和操作系統。很多公司花了很多時間把人招進來,但是只有匆匆一兩天的培訓,就讓他們上崗了。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流失率非常高,同時他們也不能做出業績,這就是非常大的浪費。
03
如何做教帶?
關鍵有三點:撫平拔尖、轉換飛輪、團隊建設。
① 撫平拔尖
撫平拔尖是什么?是幫助員工面對挫折和失敗。銷售初期面對的最大問題就是失敗,沒人理你,你連客戶都見不到,或者好不容易見到客戶后卻被趕了出去,怎么辦呢?
當年在阿里,每一個晚上,所有銷售團隊的成員都回到家里,在家里面做什么?做撫平,就是吐苦水。
你要用心聆聽,傾聽員工的心里話,讓每個員工把他當天產生的負面情緒都釋放出來,因為每個人都會有負面情緒,特別是初期,大家都不順利,做撫平的目的是讓大家知道:原來我不是最差的,原來我不是孤單上路的。
拔尖,拔尖就是終于有人有了成功的故事,馬上分享出來。有人終于見到了客戶,那么是怎么見到這個客戶的?有人成功拿到了訂單,他是怎么拿到訂單的?有什么秘訣呢?
很多成功故事都會在全國分享,阿里銷售團隊的所有成員都能看到,如果有人變成了TopSales(銷售精英),就會讓TopSales也分享。拔尖就是要把所有人都帶動起來,不要浪費了每個人的成功,要把他們的故事分享出去。
以上方法里面最重要的人就是銷售主管,他不是去做銷售,而是幫助團隊做撫平拔尖,這是他每天晚上都要做的事。
② 轉換飛輪
回到開頭銷售管理的第一個要點:通過別人拿結果。很多銷售主管都是TopSales,很多時候不知道怎么通過別人拿結果。
比如他跟銷售去見客戶的時候,看到他們犯錯誤,就恨不得把他們推開自己上,這種做法是致命的,千萬不能這樣做。
我們有一個辦法叫作轉換飛輪,總共有以下4個步驟。
第一步:我做你看——示范;
第二步:我說你聽——傳授,要告訴你其中的原理和秘訣;
第三步:你做我看——觀察,我要看看你做得怎么樣;
第四步:你說我聽——代入,你變成我了,我聽你講。懂得怎么做還不夠,還要能告訴別人怎么做,看看是不是真的會。
③ 團隊建設
團隊建設是分步驟的:要先成立團隊,然后建立團隊標準,有了標準之后,要發揮團隊的效能,就要規模化。
首先是成立團隊,包括招聘、培訓、找到自己的基地,其中每一個過程都是成立團隊的重要環節。
千萬不要小看這些環節,你要花很多時間去招聘,要花更多時間去培訓,還要花比培訓更多的時間跟他們一起找個基地,大家都從這個基地出發。
阿里初期很窮,所以只能住“商住兩用”的辦公室,“商住兩用”是指所有團隊成員都住在這里,也沒有自己的房間,都是打地鋪,就睡在地上的墊子上,男的在一邊,女的在另外一邊。大家天天見面,互相扶持,團隊一起成長,一起打拼。
每個人的心酸都是所有人的心酸,每個人的成功都是所有人的成功,每個人的失敗和不開心也是所有人的失敗和不開心,加上每天晚上都要開例會,這個“基地”就成了大家的工作歸屬,也是精神歸屬。就這樣一點一滴建立起來了不可思議的凝聚力和團隊精神。
然后是建立團隊標準。團隊是一個生態圈,需要行為共識,團隊業績是一個目標共識。
生態圈是什么?大家不光是一個商業團隊,也是一個社交生態圈,在公司文化的大前提之下,往往有自己的小文化。
比如說當年在廣東深圳的團隊叫作“江南七怪”,有7個非常厲害的TopSales,都是區域銷售的王牌,他們后來都變成了銷售額超百萬千萬的銷售。但是怎么保證每個人都能在生態圈如魚得水是件很不容易的事。銷售主管、區域經理的重大任務就是把生態圈管好。
團隊行為共識就是大家對行為準則有共識。比如欺凌、遲到、講粗話、不誠實都不可以被接受。我們也會有內部罰款制度,罰款不是用來腐敗的。大家也很感謝那些被罰的人,因為罰得差不多了,大家就拿罰款一起出去吃一頓好的,唱卡拉OK來放松一下,所以很快就有共識。
那么什么行為是大家引以為榮的?勤奮、互相幫忙、誠實、準時等等。這些行為共識很快就變成了團隊的主要根基和標準,這樣每一個團隊都有了凝聚力。
團隊業績是目標共識:有凝聚力和戰斗力的團隊在主管的指點和帶領之下,一門心思奔目標,努力拿業績。大家都有目標導向的共識,各個團隊之間你追我趕,一個比一個更上一層樓。
04
如何做業績管理?
做業績最關鍵的是訂目標計劃,訂完了計劃,就執行,中途你要檢測和調整分析。這個是主管天天要做的事,是區域經理每個星期要跟主管一起做的事。
在阿里鐵軍團隊里,這叫作“扒皮會”。
“扒皮會”從什么開始?“扒皮會”是從定目標開始的,定目標就是預測。
最關鍵的是,很多人沒有理解預測應該誰做。阿里有個很大的秘密,預測不是主管做,不是區域經理做,不是大區經理做,更不是我做。
預測是誰做的呢?預測必須每一位銷售自己去做,預測是每一個前線銷售的責任,因為他是要負責提供結果的。銷售主管做什么?銷售主管通過了解每一個銷售,對每個銷售的預測提供一個信心指數。
比如有人預測自己要做到100,但是銷售主管對他很了解,覺得他做不到100,那可能給他的信心指數只有0.5,這樣這位銷售的預測就變成了50。
當然,也有可能銷售的預測是80,但是主管發現實際上他做的每一個預測都比較保守,所以主管就知道他的這個預測100%能實現。說不定他能做到100。
通過這種方法,每個主管就管理好了他帶的10個銷售的預測;然后每個主管的預測報到區域經理那里,每個區域經理管10個主管,他也會對每個主管的預測提供一個信心指數;10個區域經理的預測報到大區經理那里,7個大區經理的預測報到全國銷售的頭兒。我、彭蕾還有其他人再開一個“扒皮會”,這是非常關鍵的一件事,就算什么都不記得,也千萬要記得這個。
這里分享一個過去的小故事:
2001年,剛到阿里沒幾天,我問馬云:“我們今年做多少?”馬云說:“我們今年要收支平衡,要做1000萬美元。”
馬云心中是有數的,他知道做到1000萬美元才能收支平衡,我就跟所有與銷售有關的人去講這件事,結果他們全都告訴我:“對不起,Savio,這個不是我們的預測,這個不是我們的銷售目標。”
我說:“那么這個是誰的銷售目標?”“這個是馬云的銷售目標。”
問題就出在這里。馬云拍腦袋定了1000萬美元的銷售目標,我就去問他:“Jack,定1000萬美元的目標,你知道怎么做到嗎?”
他說:“完全不知道。”“那你怎么定1000萬?”他說:“1000萬好聽,我拍腦袋說的。”
我說:“那怎么做?”他說:“我不知道。Savio,這個是你的問題。”
我相信1000萬美元絕對做不到,所以就把1000萬美元減到400萬美元。這是我跟大家討論之后,拍了一點腦袋定的,最后也說服了董事局,我說:“我們今年的目標定400萬美元,1000萬美元是絕對做不到的。”最后我們2001年做了365萬美元,這是我這一生第一次沒達標。
05
如何做策略?
策略是什么?策略不是如何做,而是如何贏。這里有三個阿里創業初期的銷售策略與諸君分享。
① 阿里銷售策略舉例之一:以小勝大
阿里當年最大的競爭對手是環球資源,它早在互聯網時代之前已經通過行業雜志的方法,聯系外國買家和中國生產廠家,做成很可觀的生意,在園林家私、成衣及電子零件等領域都有絕對優勢,是眾所周知的第一巨頭,每年銷售數千萬美元,市場占有率超過 90%。
阿里這個后起之秀面對這個巨無霸,如何做才能贏?
我們當時明白,千萬不能跟它正面沖突,在它強大的地盤去搶它的客戶,這是與虎謀皮,只會帶來不必要的損傷。凡事都有兩面性,環球資源用心照顧高端大企業,就有很多希望出口的中小企老板是得不到環球資源的服務的,阿里就得到了專攻這一大片無人問津的藍海市場的大好機會。
除去避免正面沖突,我們在地域和商品領域更采取了“鄉村包圍城市”的策略,一方面以避其鋒,另一方面迷惑敵人不讓他們了解我們的去向和市場發展。幾年時間默默地過去,當環球資源忽然有一天發現市場真相,知道他們當年不屑一顧的小市場份額原來有這么大,嘗試去改變他們只服務高端客戶的策略時,已經太遲了!
在歷代戰爭和商戰記錄中,以小勝大和以弱克強的例子多不勝數,獲勝者通常都避免正面交鋒保持實力,找到或創造對手的弱點,集中全力以攻其不備,一舉成事。阿里在中國市場上亦采取了以小勝大的策略,取得初步的成功,謹供各位老板參考。
② 阿里銷售策略舉例之二:吃大象的故事
這里要聊聊陸兆禧(時任華南區銷售管理者)創造出的“吃大象”的故事。當時老陸的團隊有著每月100萬的巨額銷售目標,而當時的銷售主管可以自己簽單的方法被我廢除之后,廣東團隊的業績連續三個月大幅倒退 30% 以上,100萬好像離自己越來越遠了,怎么拿結果?
老陸明白,“大象”是不可能一口吃下的,他們每月100萬元的銷售業績也不可能在一個月之內一蹴而至! 有創新性的是,老陸指出焦點不應該在那 100 萬元的目標上,而應該在團隊離這個目標還有多遠上。比如我們現在每月有70 萬元,那離 100 萬元的目標就“只有”30 萬。
因為我們是不可能在一個月內達到這個目標的,下一步就要決定分多少個月去達標,分三個月的話每個月只要多做 10 萬元就可以達標了。
另外,我們有五個銷售小組,那么每個月只需其中三個小組每組多拿一單(單價 3.3 萬元),每月百萬的目標就可以實現了!
通過團隊“吃大象”的思維方式,他們成功地把一個 100 萬元的大目標,逐步變成“只差 30 萬”,到未來三個月每月只需多做 10 萬,以至每月五個銷售小組中只需三個小組多做一單的具體方案!
目標如此細分設定,讓團隊聚焦到每個月由哪一個銷售小組中的哪一位銷售多做一單,可行性大幅提升,最終廣東銷售團隊確實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里,成為阿里第一個達到每月銷售百萬的團隊。
其他銷售團隊馬上爭相效仿“吃大象”方法,紛紛達到月銷售百萬的重要里程碑!
③ 阿里銷售策略舉例之三:客戶在哪里?
隨著廣東團隊率先達到每月百萬銷售的里程碑,其他團隊亦借助他們的經驗紛紛做到每個月百萬銷售的業績,唯有廈門團隊還停留在每個月銷售八萬元的水平!
二三十人的銷售團隊,月入八萬元真是連房租、水電及基本工資都不夠,那怎么辦?
最后山東銷售團隊的專家梁音找到了走出困境所在:當時團隊總部設在廈門,所有銷售都“順理成章”地駐在廈門,梁音到任后第一件事就是走訪客戶,很快就發現只有小部分客戶在廈門,而大部分客戶在其他地方,如泉州、石獅等地。梁音馬上改組團隊駐點,只留少數銷售在廈門,把大部分銷售趕到泉州、石獅等有客戶的地方長駐,結果不到兩個月,形勢就扭轉了,業績突飛猛進,達到月入百萬的目標。
目標客戶在哪里,我們就應該在哪里。貼近客戶、了解客戶、幫助客戶,是銷售的使命。分析情況,在迷茫中給團隊指路,是主管的使命。
06
如何做激勵與懲罰?
獎勵和懲罰是非常關鍵的。很多人在這方面都用錯了。他們常用懲罰,卻忘記了懲罰只會讓人不做你不想讓他做的事,但只有獎勵才會讓人做你想讓他做的事。
這個道理其實每個家長都懂,當懲罰一個孩子的時候,他會害怕、會哭,最后他不敢做家長不想讓他做的事,但是也不會去做家長很想讓他做的事,比如努力學習拿到好成績。只有獎勵才會讓他做這件事。
最大的獎勵是什么?不是錢,不是玩具,是他喜歡,喜歡是最大的獎勵,所以一定要做加法,不要做減法。物質和精神的獎勵要雙管齊下。
阿里巴巴在獎懲方面的案例數不勝數。獎勵有年度、季度、月度TopSales獎(全公司、區域等),有最進步、最佳服務、最佳區經等等。
我們的獎勵是非常多的,同時,懲罰的規定也很清楚,如果兩個月沒有拿到一個訂單,就要被淘汰,6個月后才可以再申請加入公司。
07
信心最重要!
銷售最重要的是什么?最重要的是士氣、信心。
很多團隊為什么比別的團隊更厲害?就是因為這個團隊的士氣比別的團隊更厲害。兩雄相遇勇者勝,誰是勇者?不怕死的人。誰比不怕死的人更厲害?是已經死了的人。
所以,銷售全靠信心跟士氣,如果一個團隊的士氣鼓得滿滿的,這個團隊肯定表現得比別的團隊更厲害,一些可能或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他們都能做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