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競爭越來越大,企業需求也越來越高。俗話說,商場如戰場,企業如何構建高績效營銷團隊,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開辟出一條道路,可謂是企業經營的“兵家大事”——“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今天,由竇毅老師給大家帶來的《向華為學習-如何打造高績效的營銷團隊》,將助力您找到企業營銷的抓手,讓您有的放矢,一起來學習吧~企業銷售的起點是客戶的需求。明白客戶需求后,需要公司有對應的產品。如果客戶覺得自己的需求可以被滿足,公司恰好又能提供對味的產品或合適的方案,雙方就達成了交易,銷售的邏輯就完成了。所有營銷的邏輯核心都源于客戶。分析銷售的成因,我們首先要分析:客戶的需求是什么?我們與客戶的關系如何?公司給到客戶的體驗感與信任如何?接著根據客戶的需求,定義和設置產品內容,提煉產品價值,修繕服務方案,提升公司的銷售技巧,擴張公司與客戶觸達的路徑。在這樣的營銷網絡下,企業的管理邏輯線便逐漸延展開,而作為世界500強的華為,在群雄逐鹿的高端科技領域,便以其規范的“縱橫”之勢,形成了一套華為特色高效的營銷體系~~LTC流程是華為內部流程,適用于B2B業務的乙方,端到端管理,從銷售線索(ML)->銷售機會點(MO)->合同執行交付回款,是華為公司IPD(開發)、MTL(營銷)、LTC(銷售/交付)、ITR(售后)四大主流程之一。所謂LTC,其實不難理解。用一句話來概括,即:以客戶為中心,聚焦企業核心業務,貫穿業務全流程,構建“從客戶中來到客戶中去”的端到端的企業業務運營系統——通過全渠道的市場渠道,獲得市場線索,進行甄別、篩選、分配、跟蹤和驗證,判別高價值線索、一般線索和無價值線索。支持按行業、區域、部門、來源等過濾分配線索,多渠道線索轉換,支持新增與導入操作(市場活動、在線網站、在線客戶等)。精細化機會管理,將機會拆解成里程碑式的階段進行跟進,關注團隊機會動態,分析機會所處階段,預估簽約金額;全面掌控銷售機會的跟進次數、優先級、簽約額,自定義機會決策人角色,管理客戶機會聯系人;以客戶畫像、產品畫像數據為依據,結合機會決策鏈關系,提供綜合、全面的機會診斷分析。客戶管理包含企業客戶、公海客戶、集團客戶……幫助企業360度管理客戶信息。可關聯各類數據信息,如客戶聯系人、聯系記錄、銷售機會、報價、合同、來往資料、客戶關懷、產品等業務信息。
擬建項目產品的品種、數量、規格的規劃。其基本要求是:品種的規劃要考慮多功能、高效率、低耗、技術水平高、市場競爭能力強等因素;對產品數量的規劃,要考慮項目的生產能力、規模經濟的因素;對產品規格的規劃,要考慮產品的材料結構、自然壽命以及消費者的習慣和反應的因素,努力提高產品的標準化水平。合同規范管理,確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以及明確合同簽訂的時間,回款截點,到期提醒等等。管理流程的最后一環,建立項目回款跟進機制與專業回款方案,形成縱向管理的閉環。從市場上的多方位線索,驗證并篩選真正有價值的合作機會,以全方位的客戶管理方式追蹤并引導客戶,明確需求后提供精細產品方案,促進成交簽訂合同,最終落實項目回款——這是華為的LTC縱向營銷全流程。銷售成因很重要部分,來源于公司與客戶的關系。客戶關系建立的好壞,客戶關系的精準度,可以影響企業銷售成交的概率。關系建立也是企業信譽度和企業品牌建立的過程。市場需要深耕,也要尋求突破。市場競爭環境在變,客戶需求在變,企業要在變化中不斷尋找自我突破的方式,擴大市場占有率,以提升銷售業績。市場擴張后,管理者的銷售流程和管理能力必須同步跟進,產品和服務方案是否符合客戶的需求?銷售過程是否流暢?將直接影響成交率。過去客戶采購1000萬產品,從我們公司采購100萬,那我們該逐步提高市場份額,是否能讓客戶從我們這里采購500萬?——這就是企業的戰略管理,或者說戰略打擊。華為當年在拓展海外市場的早期,沒人知道中國還有這么一家公司能做高科技,前期的人全部去建立關系,然后逐漸占有市場,形成統一的銷售管理,最終形成一套“橫掃”市場的戰略流程。華為像“狼”一樣嗅覺靈敏,擴張產品和市場,但是同時,又培養一批善于統籌和會建立綜合管理平臺的“狽”,支持狼的進攻,并形成狼狽之勢。任正非曾這樣描述:
“第一,狼的嗅覺很敏感,很遠的地方有肉,它都會跑過去,這是希望大家向狼學習,對市場機會和技術趨勢具有敏銳性;第二,不會是一只狼去搶肉,而是一群狼去搶肉,這就要強調團隊精神,不要總是一個人孤軍奮斗;第三,狼的奮斗精神是不屈不撓的,搶不到肉還要搶,甚至有時奮不顧身,我們希望團隊作風要向它學習。”
此外,任正非還認為,有部分人是“狼”,要向“狽”學習。狽很聰明,但前腿很短,后腿很長,沒有獨立作戰能力,必須要和狼結合在一起,才有戰斗力。進攻時,它抱著狼的后腰,狼沖鋒的時候,它看到方向錯了,屁股一擺,狼就對準了方向。
狼和狽結合起來,才是一個優質的團隊協作。漢語里‘狼狽’這個詞是負面的,因為中國五千年的社會習慣是保守的,不喜歡進攻,這種積極進攻精神就被否定成為負面名詞。然而,在華為的管理文化中,這是一種非常互補且有效的團隊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