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前,張壘是一家國內專注于移動營銷的無線傳媒廣告公司唯思智達 CEO ,今年年初, WPP 旗下群邑中國與同屬 WPP 的全球領先的移動廣告公司 Joule 一道收購了唯思智達,成立新的公司 MJoule 。新公司接收群邑在華所有移動營銷業務,在集團內部,新成立的 MJoule 作為 Joule 全球網絡的一部分推進中國市場的移動營銷發展,同時張壘繼續執掌 MJoule 的帥印,向 Joule 的創始人 Michael Collins 匯報工作。
群邑中國 CEO 李倩玲如此評價這一次整合: “ 移動互聯網正在快速成為品牌聯系消費者的主流渠道, MJoule 將確保群邑中國在這一領域始終保持領先地位。 ”
事實上,在智能手機普及率越來越高,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超越 PC 的背景下,移動營銷越來越被眾多大的國際品牌主和媒介公司所看重,相對于傳統的營銷渠道,手機正成為移動營銷新藍海。
根據 IAB 移動營銷中心、 IAB 歐洲和 HIS Screen Digest3 家公司一起從全球范圍和地域范圍分別對移動廣告市場規模進行的測量, 2011 年全球移動廣告市場價值超過 53 億美元,其中亞太地區的移動廣告支出超過 19 億美元,占到了整個市場的 36% ,數量龐大的智能手機用戶和巨大的消費市場讓亞太地區越來越成為移動營銷的重要市場。
對于中國的移動營銷行業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機會。
手機,天然的營銷利器
今年 6 月初,在百度聯盟峰會上,百度 CEO 李彥宏表示: “ 移動終端的廣告價值會減退,因為手機屏幕比 PC 小很多,人們使用移動終端碎片化,使其廣告空間也小很多。 ”
李彥宏的觀點一石激起千層浪,業內人士甚至揶揄道:百度在移動互聯網發展的相對滯后讓李彥宏害怕移動營銷對百度傳統收入將會帶來的顛覆,某種程度上,這恰恰說明了移動營銷的巨大潛力。
作為全球領先的移動廣告公司 Joule 的創始人, Michael Collins 自然是移動營銷的堅定支持者。
“ 我們對手機移動營銷的理解不是以媒體形態和手機機型為導向,而是去看它能不能帶來更加精準的互動營銷。手機營銷的一個最大價值在于精準,能夠在合適的時間發送合適的內容給合適的人群。沒有任何一個用戶會說自己喜歡商業廣告, 90 %的商業廣告跟用戶個人是沒有關系的,而借助手機的精準匹配,品牌才能帶給用戶更加和諧的體驗而不是干擾。 ”Michael Collins 說。
在 Michael Collins 看來,相對于 PC 等傳統投放渠道,手機的一個獨特優勢是 LBS 的功能,通過地理位置定位,營銷將向精準再次大大邁進一步。例如用戶在機場,工作或者接孩子,不同的場景會有不同的需求,這個時候基于位置更加個性化的廣告就會收到更好的效果。
當然對于一些人關于手機屏幕太小不適合營銷的觀點, Michael Collins 不以為然。
“ 跟 PC 相比,手機在屏幕大小上確實比較小,但是換一個角度去思考,對于營銷來說,這也是手機的優勢:用戶在使用手機的時候會比使用 PC 時專注度更高,而能夠吸引用戶多少注意力本身就是營銷需要追求的。 ”Michael Collins 說。
事實上,李彥宏認為手機屏幕過小壓縮其廣告空間的觀點其實是一種 PC 時代的廣告思維,屏幕大小與廣告價值之間其實并無必然聯系。
根據廣告研究機構 Jumptap 在 2012 年第一季度分析了從 10 寸屏幕的三星 Galaxy Tab 到 2.5 寸的 Sony Xperia Mini 等 8 款代表性移動終端,結果發現屏幕尺寸大小并不決定廣告點擊率,屏幕最大的 Samsung Galaxy Tab 點擊率只有 0.53% ,而 7 寸屏幕的 Kindle Fire 廣告點擊率卻高達 1.02% 。
屏幕的尺寸不僅不會壓縮手機的營銷空間,同時智能手機的一些特性讓它看起來天然更適合做營銷。
例如智能手機普遍具備的搖一搖、吹一吹這些特性,不僅啟發著手機應用的開發者,對于營銷來說能夠讓移動營銷做得更加好玩和有趣。
今年暑期,肯德基中國推出夏日酷飲第 2 杯半價的營銷活動,推廣雪酷黑加侖紅茶、雪 Q 布丁奶茶等 7 款新品飲料。為了配合這次大的營銷推廣, MJoule 就為肯德基在手機上設計了一次互動營銷活動。
在這個名為 “ 搖出我的料 ” 的移動營銷案例中,當用戶進入活動的手機網站,隨機顯示新品中的任意一杯飲料(杏桃果匯圣代,雪 Q 布丁奶茶,雪酷黑加侖紅茶),當用戶搖晃手機隨機出現 3 種可能:
1 、 什么也沒有,繼續搖;
2 、搖出飲料中的成分(如雪 Q 布丁奶茶則為 “ 你搖出了布丁,果然有料!快分享給你的好友,一起去 KFC 同享第二杯半價! ” )。
3 、搖出飲料中的添加成分,并獲得一個好料(笑話、資訊、夏天相關的知識等)。
這種搖一搖伴隨小折扣的移動營銷活動一經推出深受年輕人的喜愛,同時用戶在游戲娛樂的過程中,肯德基夏日酷飲的幾種新品信息也隨之印入到用戶的腦海里。
移動營銷待破局
看起來,無論是營銷效果還是用戶的使用時長,手機都越來越有超越 PC 的趨勢,但是國內的移動營銷雖然前景美好,卻依然道路曲折。
從最初做短彩信營銷到現在, MJoule 的 CEO 張壘在移動營銷領域已經摸爬滾打近 9 年了。
在張壘看來,在智能手機真正普及之前,國內的手機營銷還主要是短彩信營銷和 wap 廣告的天下。
“ 目前移動廣告的主流還是用戶接受度比較高的短彩信,通過短彩信做一些創意性的 push 加 pull 的結合的營銷。第二個則是 wap 廣告,現在來講流量還是最大的,尤其是 2006 年 -2010 年基本是 wap 廣告的時代,但是隨著智能手機越來越普及,這注定只是一個時代的產物。 ” 張壘說。
智能手機必然帶來移動營銷的一場革命,所有人都相信這是一個未來,但是這需要不斷的探索和更多的成功案例來說服品牌主。
在張壘看來,目前移動營銷在中國無法邁向快車道的一個原因是大多數品牌主的保守態度。
“ 從時間上說,大多數用戶在手機上時間花費超過 10% ,可是品牌主移動營銷預算可能連 1% 都不到。有很多廣告主考慮手機屏幕小,速度慢,或者擔心會不會跟 pc 用戶重疊度較高。有的案子可能只有 5 萬 -10 萬的預算,可是要花費的成本,執行流程跟一個 500 萬的案子差不多甚至更復雜。 ” 張壘說。
傳統的營銷思維一個核心就是效果為王,品牌主優先考慮的是營銷的投入產出比,這就讓很多充滿創意但是成本較高的營銷探索無法持續得到有力支持,大多數品牌主和廣告公司寧愿選擇他們做了多年駕輕就熟的傳統營銷方式也不希望做過多的冒險。
而張壘對于移動營銷的理解是把它看作導演一場話劇, NFC , AR ,搖一搖,定位這些技術都是極好表現形式,要把他們的特點跟營銷完美結合需要一點藝術家的偏執投入,不過對于很多品牌主來說就會認為這些東西過于復雜,會有一種等等看,先放一放的觀望心態。
其實,品牌主對于移動營銷的創新嘗試并非源于他們過度死板,從根源上看,目前移動營銷效果監測的不到位讓很多品牌主望而卻步。
“ 中國市場上所有手機廣告監測的公司,他們的方法論都是沿用于 PC 時代,但是手機有自己不一樣的很多地方,比如它的影響力怎么計算,停留時間怎么計算都是不一樣的。如果沒有一套真正從手機出發的廣告檢測標準,品牌主是很難下定決心在這個領域加大投入的。 ” 張壘說。
正因如此,在與群邑整合成立 MJoule 公司之后,張壘的當務之急是希望能夠聯合眾多第三方機構和業內企業發起一個中國的手機營銷監測標準,希望借此給廣告主更多的信息,推動他們在手機營銷上投放更多預算。
“ 理想的情況是品牌主在開始決定做一個大的 營銷策劃 初期就能把手機的因素考慮進來,而不是讓手機營銷僅僅作為眾多營銷渠道的一種補充,當然要想給品牌主信心,除了我們需要建立標準讓他們看的見效果,更需要在移動營銷領域做出更多漂亮的案子。 ” 張壘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