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絲經濟”涵蓋的范圍十分廣泛,除了顯而易見的比賽門票收入、媒體轉播權利金、廣告收入,與運動明星代言的商品之外,還有許多直接與間接的衍生商機,讓許多廠商得以在其中贏取商機,并讓許多廠商參考學習這類新的“粉絲經濟” 營銷 方式。以姚明為例,他加入NBA共十年時間,期間NBA通過商業贊助、電視轉播、產品授權 銷售 等,在中國市場的收入高達12億美元。而姚明則為火箭隊至少提升了1.67億美元的資產,只要姚明出賽,中國電視臺爭相直播,平面與網絡媒體大肆炒作,中國企業更樂于給火箭隊投放廣告。甚至,不少內地球迷只記得姚明,而常常忘記姚明所屬的球隊隊伍。近來同樣在NBA球場上受到囑目的林書豪也不遑多讓,富比士估計,光上一個賽季,林書豪就幫尼克斯賺進2500萬至5000萬元美元,球隊母公司MSG(麥迪遜廣場花園公司)市值上升了6億美元。林書豪成為眾多廠商爭取為自己產品代言的明星,創造的全球“粉絲經濟”估計高達2.3億美元。林書豪背后的華人圈“粉絲經濟”,讓先前嘗過姚明“甜頭”的火箭隊,愿意以3年2500萬元美金(為林書豪先前年薪的30倍以上)的天價簽下林書豪,期待林書豪成為繼姚明之后,又一個創造巨大“粉絲經濟”的華人體育明星。
“粉絲經濟”不只局限于有資格贊助奧運會、世界杯足球賽,或者有能力邀請姚明、林書豪代言的大型贊助企業,非贊助企業同樣有機會參與“粉絲經濟”。大型贊助企業因為投入巨額贊助費、代言費,主導了“粉絲經濟”的方向與主要的產品,自然容易成為“粉絲經濟”最大的贏家。非贊助企業雖然因沒有投入巨額的贊助費、代言費,而無法主導市場,但如能細心觀察“粉絲經濟”的趨勢與需求,也有機會掌握部分“粉絲經濟”,開拓額外的商機。
奧圖碼做為大畫面投影機的領導廠商,很幸運,每4年一次的奧林匹克運動會,以及每4年一次的歐洲杯足球賽,都讓奧圖碼投影機成為一流世界運動競技賽事所形成的“粉絲經濟”之下的重要商品。每次大型運動賽事,不管是在酒吧、餐廳還是在家里觀看比賽,奧圖碼都自然地提醒大家投影大畫面所能帶來的震撼與感動,讓我們參與和見證了“粉絲經濟”的效應與力量。每次大型運動賽事,總能給奧圖碼帶來額外的商機。
不少非贊助企業通過細心觀察“粉絲經濟”,拓展商機。舉凡奧運會比賽轉播期間,由于世界各地時差不同,有些運動賽事是在夜間轉播,部分餐飲廠商推出24小時餐廳不打烊、24小時外送到府,都是適時延伸服務,掌握“粉絲經濟”的案例。除此之外,在運動明星比賽期間,將原有的旅行行程,適時包裝為觀光旅行加上欣賞運動明星比賽,就成了旅行業者參與“粉絲經濟”的終南捷徑,因為對旅行業者而言并不需要額外的贊助、代言投資,只需在原有的行程中加上運動明星的比賽門票,即可在原本與同業相近的旅游產品中脫穎而出,成為“粉絲經濟”的受益者。
“粉絲經濟”的產品,不乏因為包裝,而由原本競爭激烈的紅海市場,成為另一片藍海市場。對贊助企業而言,印上運動明星照片的杯子與T恤,就能以幾倍的價錢售出。對非贊助企業而言,如能細心觀察粉絲的需求,再結合公司本身的產品與服務,也有可能給產品“鍍金”,吸引粉絲的注意力。
細心觀察,基于產品本身的優點加上獨特的創意,有時不需要巨額的贊助費投資,我們也能分享“粉絲經濟”帶來的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