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隊的空降兵的目的是穩、準、狠地消滅敵人,而企業空降兵的目的卻是短、平、快地融入新的環境,駕奴新的環境,改變新的環境。這里面提到三個詞匯是“融入、駕馭、改變”,很多空降兵進入企業“九死一生”的原因是更多關注的是“駕馭和改變”,因為他要盡快展示自己的價值和實現企業用他的目的。關注“駕馭和改變”就要看到阻力,因為企業請你來的原因是因為企業中存在問題,而這些問題又是原有企業成員造成的,你來到這里要改變現狀勢必會觸及企業一些成員的利益,而要改變他們勢必會成為你的阻力,所以他們會想方設法來圍剿你。
企業要改變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小修小補,另一種是大修大補。小修小補就像是一個人生了一場小感冒,吃點藥就可以解決問題,這樣的問題企業自有成員就可以實現這一要求。但是如果是大修大補,就等于是上了手術臺必須請一個外科醫生來做手術,不動手術人已經病入膏肓,動了手術還有一線生機,這樣大的變革 是企業自身成員所不能實現的所以必須請“空降兵”來幫助其實現。雖然“空將兵”是專家但是也不能急著開刀,因為這個時候你還要照顧到病人家屬的感情,也許他們不想動這個手術,也許是懷疑你的能力,因為不動這個手術病人家屬還可以多看病人幾眼。但是若是動了這個手術就有見不到病人的可能。換句話說不變革 大家還有飯吃,但是變革 大家就有失去飯碗的可能。著急開刀造成了現有企業“空降兵”“九死一生”的現狀。
既然這樣我們不妨把關注點停留在“融入”這個詞匯上。融入絕不是同流合污,而是適應,因為只有你活下來才有帶領企業走出去的可能。這里走出去指的是帶領企業走出困境。如果這樣也許“九死一生”也就就會變成“九生一死”!
有人會說張超老師,我們進入一個企業不快可不行,我們不急老板們也等不及啊。他們請我們來就是急著看到成績,看到我們的能力的。這就是我們下面要提到的問題,如果從“九死一生”做到“九生一死”。
一、學習“同”文化
中國同文化可是歷史悠久,所謂同就是你必須要去融入,想融入就要有點,相同的嗜好、相同的習慣、相同的觀點都是你與企業員工可以切入的點。也許這樣做需要耗費一些時間但是也有很大的好處,就是可以幫助你更好的摸清企業的脈搏,更準的找到病根。對癥下藥。
二、明辨“敵我”
為什么要分清敵我呢,一個企業里肯定不光全是無能反動之輩,通過第一階段的摸底,勢必已經找到了問題的癥結所在,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為自己贏得輿論和人員的支持,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變革 的阻力。
三、善用人、巧疏導
善于用人就是會選材動的在企業內部篩選優秀的人才來幫助自己解決企業的問題,因為他們是最了解自己的公司的同時他們自己多年的經驗和人脈都可以成為解決問題的積極力量。
巧疏導就是將一些阻礙公司發展、變革 的一些員工盡量的在不動干戈的情況下為他們選好后路,確保后顧之憂。一些人害怕改變的原因是怕失去,怕失去自己的這份工作。怕失去手中的這份權利,失去工作的人也許會影響他們的生活,甚至為他們的生活帶來困難,這些人一般基層較多,對待這部分人大可采用換崗等手段滿足他們的需要。對于癡迷權利的人即是阻礙的最大難題,當然疏導的原則是先禮后兵,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在分離、轉換反動力量的同時做他們的工作,能用盡量用發揮余熱,否則當機立斷,免受亂。
四、要時間
既然急不的勢必自己需要大量的時間來準備,這個必須和企業的 管理 者談清楚,為自己贏的充足的時間。
五、要空間
空間指的是自己可以實戰能力的范圍,也可以理解自己的影響力,說的再透徹些就是明權責。權利和職責說清楚才好干活。
空降兵是企業的有生力量,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是企業的救命稻草,用好空將兵將為企業的發展贏的新的機遇。而我們的空降兵也要先求穩再求變,沒法生存何談改變。從“九死一生”到“九生一死”也許就是一念之間,但是對于企業來說卻可以留住更多的人才從而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