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管理人員自身定位不清。一些管理人員在執行方面,往往把自己等同于局外人,等同于一線員工,缺乏對自身角色的認知,難以起到表率作用,在此情形下,作為下屬也上行下效,從而造成執行不力。比如,有一位銷售員由于業績突出,而被提升為分公司經理,但職位上升了,其思想與言行卻“濤聲依舊”,仍然以大業務員的標準來看待自己,不能有效管理下屬,不能與下屬進行有效溝通,從而造成團隊執行力差。
二、執行標準不具體。很多中小企業在制定銷售政策或者銷售方案時,制定執行標準缺乏量化與細化,以致銷售人員執行時,由于缺乏量化的步驟而不知所措。比如,某企業在計劃 營銷人員市場工作重點時,用了“要強化渠道管理,做好鋪貨、陳列以及生動化等工作”,但如何做好鋪貨,鋪貨網點數量、鋪貨率及其時間要求以及如何做好陳列、陳列標準等,卻沒有一個可以量化的標準,以致操作起來,很難規范和進行考核,造成執行力缺失。
三、剛愎自用,高估自己。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揮淚斬馬謖讓人唏噓不已。其實,馬謖之所以遭此下場,跟其剛愎自用,聽不進別人的意見有很大的關系。而在企業銷售中,執行不力,有時也跟銷售管理人員過于高估自己的能力有很大的關系,他們總認為自己最了解市場,最了解客戶,最了解顧客,以致聽不得上司或者總部的意見,從而出現表面應允、背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軟抵抗”行為,讓執行大打折扣。
四、管理鏈條長。企業銷售執行不力的一個最直接的原因,有可能就是營銷組織體系中管理環節較長,造成上情下達,下情上傳等信息傳遞不暢,從而對政策或者方案理解有偏差,加上一些營銷管理人員較為“官僚”,經常呵斥下屬,造成下屬有不清楚的地方,也不敢貿然去問,在這種狀況下,執行起來,肯定會出現執行不到位的現象。
五、個人與企業利益產生沖突。經濟學當中,有一個“激勵不相容”理論:每個人都會以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來指導自己的行為,當你委托別人為你做一件事的時候,如果他的利益與你的不一致,那就別指望這事能如你所愿。這是美國經濟學家威廉.維克里、詹姆斯.米爾利斯總結出來的,正是因為如此,所以,當公司政策或者方案推廣會影響到自己的利益時,他們就會出現或明或暗的抵抗。比如,有的企業一再要求營銷人員推廣高利潤的新產品,可是贏利型產品卻在市場上很難推廣,不如賣老產品見效快,所以,無論企業怎么強調,他們都會進行或多或少的抵制。
六、能力原因。不論是營銷管理人員,還是一線銷售人員,執行不力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企業下達的指標與員工的執行能力不匹配,這樣,也會影響企業銷售政策的執行。比如,企業要求營銷人員大力開發新市場,開發能力強的,當然駕輕就熟,可開發能力弱的,就有可能會出現不達標的現象,企業方針政策的執行就會猶如“浮萍”而沒有根基。
那么,如何強化與提升銷售執行力呢?
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要明白什么是銷售執行力?所謂銷售執行力,就是把企業制定的營銷戰略、營銷計劃、營銷方案與營銷細節完整執行的能力,是指把營銷工作尤其是營銷指標做到位的能力,所謂做到位,就是能夠按時 、按標準、以最經濟的方法完成既定的目標或任務。
強化與提升銷售執行力要做到如下幾點:
第一、管理人員要率先垂范。很多時候,管理人員恰恰是執行力不順暢的障礙,因此,要想提升執行力,首先,要先強化管理人員的執行力。對于管理者來說,不是你愿意做什么,更多的是企業需要你做什么。因此,管理人員要通過自我修煉、自我約束以及企業及銷售部門建章立制,來自上而下提升執行力。 第二、對企業政策與營銷方案清晰。包括四個方面:一、目標清晰,知道自身以及下屬應該做什么,比如,是否清晰企業下達的各項銷售指標,這些指標下屬是否也知道?是否知道該怎樣去具體分解。二、標準清晰,即做到什么程度,怎么來衡量?比如,說到軍人的齊步走,它包含三個意思:士兵聽到命令后先邁出左腿;每一步的步幅為75公分;每分鐘的步頻為116步。這就是標準,企業也要制定詳細、量化、細化而可執行的銷售作業標準,以更方便地讓銷售人員去執行。三、方法清晰,即用什么方法,采取哪些步驟來完成指標,:比如,經濟不景氣,企業可以加快市場開發進度、增加客戶拜訪頻率、做促銷活動拉動等,來實現達標。四、時間清晰,也就是指標要在什么時間完成,這些都要做具體要求。
第三、化繁瑣為簡單。企業銷售決策管理人員,在制定政策或者方案時,要記住一條,那就是政策的簡單明了,不要為了炫耀自己水平高深,而過多地使用一些難以揣摩的名詞或者術語,讓下屬難以理解,對于非用不可的,也要備注或者加以具體詮釋。另外,執行當中,要抓大放小,要事第一,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都想去做,可能什么都沒有做好。要集中力量完成企業要求的“要事”,比如,市場蕭條,要主動開發客戶,逆向思維,學會淡季做市場等等。
第四、選對人:讓合適的人去做合適的事。管理的要義,就是要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情。有時執行不力,很大程度上,跟指標下達給沒有執行能力的人有很大關系。因此,要想執行的好,就要學學田忌賽馬,懂得讓合適的人,去干合適的事,而不是不考慮實際情況,盲目計劃 一些不具備執行能力的人,去做一些他們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執行力與執行能力是息息相關的。
第五、善于管理,學會督導和檢查。下屬只做你檢查的事,而不做你希望他們做的事。因此,希望什么,你就檢查什么。銷售要想執行得力,管理人員就一定要善于檢查和督導。銷售管理者工作的重點之一就是檢查。同時,企業及其管理人員還要把督導和檢查形成一種制度,借此能夠起到威懾作用,打消一些偷懶人員的念頭或者想法。
第六、建立教練或導師制度。作為銷售管理人員,要想方設法提升下屬的執行能力,以讓執行力通暢。那么,一個理想的方法就是建立教練或者導師制度。所謂建立教練或者導師制度,就是以“立法”的形式,對下屬提供能力開發方面的支持和指導,目標在于提升下屬的銷售技術和相關能力,最終促使組織達標。但建立教練或者導師制度,不是越俎代庖,管理人員要避免自己成為“救火隊長”。要通過傳幫帶,通過倡導“比學幫趕超”,激發和調動大家認真執行,完整達標的信心與積極性。
總之,贏在中層,贏在執行。執行要想得力,首先要從管理人員的執行力做起。只有找到執行不力的癥結所在,企業經營和管理人員,才能對癥下藥,才能通過有的放矢的行動,提升銷售執行力,從而提升競爭力,最終決戰市場,決勝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