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這個新品,公司極為重視,特意召集全國各大區經理在總部召開新品推廣會議。
會議上,市場部經理對產品的定位、推廣方式等一一詳細講解,產品定位中高端,消費者接受不會太快,所以也建議各大區經理推廣先行,穩扎穩打。
銷售總監李總則一再強調新品的重要性,同時也表態此次將放權給大區,各區域自行制訂銷售政策,費用控制在20個點以內。
華北區已經連續兩個月沒有完成銷量目標,此次到總部參會,張強感覺李總對自己似乎有些不太滿意,壓力驟然增大!
華北大區經理張強明白,新品與現有產品不屬同一品類,可以成為有效增量,對于完成全區目標意義重大,而且,如果在新品上再拖后腿,李總也不會放過自己。他暗下決心:要在新品上打一場漂亮仗!
回到市場上,張強迅速召開華北區各辦事處會議。會上,分解新品目標,宣布新品銷售政策:經銷商一次性發貨5萬元享受公司老品20搭1,一次性發貨10萬元享受公司老品10搭1,同時強調,第一個月任務是硬性任務,必須完成。
張強是這樣考慮的:先通過比較大的銷售政策把貨壓到經銷商倉庫,然后通過經銷商的力量迅速分銷下去。為了放大銷售政策的力度,搭贈品則直接定為老品。
張強的策略,效果明顯。不到半月,華北區的新品回款已經完成了公司目標,經銷商回款踴躍,甚至,還有三四個縣城直接回款10萬元。
對于縣城一次性回款10萬元,張強先是吃驚,接著又變得警惕:新品定位較高,縣城消費容量有限,經銷商為何會一次性回款10萬元呢?張強怎么想都覺得不對,電話打給了淄博辦事處經理王博(下轄的鄒平縣直接回款了10萬)。
王博在電話里解釋說,經銷商非常看好新品前景,同時也對公司的搭贈政策感興趣。張強想了想,也覺得有道理,叮囑了幾句注意庫存、注意分銷,就掛了電話。
想了想,還是有點不放心,張強又把電話打給了淄博縣城主管小劉,簡單表揚后,再次強調庫存、分銷問題后,才算稍稍放心。
一個月后,華北區新品任務完成153%,整體目標完成101%,李總親自打電話表揚,鼓勵再接再厲。張強的心舒坦了起來。
點評:
直接決定新品前途命運的,往往是總部“主席臺"。市場部這邊強調穩扎穩打,銷售總監那邊卻放權處理,任由銷售區域自行制訂政策——總部的指揮部對新品的定位已經背道而馳,新品的命長命短在搖籃里就決定了。
經理“無為而治”
公司推新品,公司上下極為重視,大區張總也召開了專門會議,淄博辦事處經理王博自然也不敢怠慢。他馬上將新品目標分解給各業務主管,宣布了銷售搭贈政策,并嚴令:無論如何,第一個月新品目標必須完成。
之后幾天,新品回款的工作很順利,新品雖然價格較高,但經銷商利潤空間很大,同時又有較大力度的搭贈,壓新品、催回款并不太難。
但沂源、高青、鄒平、桓臺幾個縣級市場很奇怪,其它市場都已經回款結束了,這幾個市場還沒有動靜,電話打給縣城業務主管小劉,小劉回復說是正在溝通。
又過了兩天,幾個縣城終于有回款了,但是集中于鄒平一家,而且直接回款10萬。王博覺得奇怪,但是小劉告訴他,鄒平經銷商對新品極有興趣,但想做縣城獨家,而且保證超額完成其它幾縣的目標,這個10萬回款就是在表決心,自己覺得可以試一試。
王博聽了很高興,他很愿意看到經銷商爭著做市場的場面,而且10萬回款是真金白銀,王博的管理崇尚“無為而治",也就同意了小劉的做法。
大區張總也問了一下鄒平回款的事,王博隨便找了兩個理由搪塞過去了事。經銷商想做獨家的事沒有告訴領導,因為王博覺得時機還不成熟。
順勢而為,無為而治,王博一直都認為自己的管理思想非常先進。
點評:
一個優秀的基層銷售經理,一定是沖在一線的經理,一定是對自己管轄內的大事小情都了如指掌。辦事處經理對于文中業務主管所說的理由,可能只需要和經銷商的一個電話就可以拆穿。“無為而治",不應該成為“懶"的代名詞。
業務主管的冷汗沒有了
公司針對新品搭贈老品的坎級政策,淄博縣城業務主管小劉覺得力度不小。
自己的幾個縣城新品任務定了8萬,辦事處會議一結束,小劉馬上開始和經銷商溝通,四家經銷商,鄒平3萬,其它3個總共5萬,加在一起是8萬,基本完成任務,而且,8萬離10萬很近了!
各經銷商發貨都不到5萬,享受不到政策,但如果4家經銷商湊10萬在一家發貨,可以享受10搭1政策,如果只給經銷商20搭1,多出來的一半贈品就可以落入自己口袋。業績超額完成,經銷商額外得些好處,自己也能抽點油水,一舉多得!
問題的關鍵是,只有一家經銷商回款,其它經銷商都沒有回款,該怎么向經理解釋呢?小劉想到了獨家經銷這一理由,既可以說圓,又能一直這樣操作下去,而且,王經理一向崇尚“無為而治",通常不會插手太深。
小劉負責幾個縣城市場將近半年,和經銷商的關系都不錯。他把自己的想法一說,其它幾個經銷商都紛紛贊同,只有鄒平郭總有些猶豫,但在小劉再三解釋之后,也同意了。
如小劉所料,10萬的訂單一出來,辦事處經理王博就立即過問原因。在小劉解釋經銷商想獨家經銷的情況后,王博也就同意了。能不同意嗎?小劉暗想,雖然只有一家縣城發貨,但一發就是10萬,完成了任務還超額25%呢!
沒想到的是,第二天大區張總的電話竟然也打了過來,除了表揚自己幾句外,再三強調不能產生滯庫,小劉緊張得連連稱是。
小劉沒想到,一個縣城市場的回款竟然能驚動大區經理,要知道,自己偷偷克扣經銷商費用,一旦敗露,那可是大事啊。
思前想后,小劉電話打給了濟南縣城主管小高。二者同時入職,頗為投緣,私交甚好。沒想到,電話那頭的小高一聽就哈哈大笑起來。原來,小高在濟南幾個縣城的新品操作上,也是相同的手法,不過他給經銷商的是15搭1。
大家都是這樣啊,小劉暗暗松了口氣,冷汗也沒有了。
點評:
市場上出現了不正常現象,從上到下的管理人員可能都看到了,但并不一定真正引起了他們的重視。他們與經銷商缺乏直接溝通,是“業務腐敗"產生的溫床!
經銷商手里的小辮子
各個廠家每年都會出不少新品,但成功率普遍不高。鄒平經銷商郭總島對業務主管小劉所說的新品,提不來興趣。但經銷商該品牌多年,而且小劉平時挺勤快,關系還不錯,既然任務壓頭,不進點也說不過去。小劉說要一次進5萬,郭總還是想保守點,同意進3萬。
過了幾天,小劉又電話說想把另外幾個客戶的款都放在老郭這里,湊夠10萬,這樣可以享受到20搭1,而且是針對老品的搭贈。
郭總有些猶豫,商業里,很多扯皮的事就是這樣來的,誰知道這后面有啥貓膩!
但郭總轉念又一想,總之是要進貨,而且并不多占自己的貨款,既能享受促銷,又能對全年目標的完成有幫助,何樂不為呢!于是,郭總順水推舟,也就同意了。
幾個經銷商的款都是直接打到了郭總的卡上,加上自己的3萬,一共湊足了10萬,郭總就給公司匯了過去。
貨發到,倉管告訴郭總說搭贈品是按10搭1發的,但小劉說多出來的這一半贈品是補給辦事處的贈品,要直接拉走。
“看來,業務又在中間撈好處了!"郭總怎么會看不明白這點事。他打電話給濟南客戶老徐,果然,10萬的政策是10搭1。
畢竟自己只發了3萬,多得了好處,而且一共也沒多少,這個業務平時還不錯,郭總不想太較真,就計劃 倉管讓小劉拉走了一半贈品。但是他特意交待倉管,一定要以財務流程為由,讓小劉在出貨單上簽字并注明原因。
郭總暗暗得意:又抓住了小劉的一個小辮子。
點評:
市場中費用問題的掩蓋,本質上就是利益在做怪。“白得的利益"會驅使經銷商給業務人員提供平臺,而且經銷商大多會留有“后手",日后一旦問題暴露,業務人員就會成為替罪羊,甚至成為商家與廠家討價還價的砝碼。
大區經理的解釋
新品上市后,第一個月發貨目標完成,但第二個月發貨量就有所回落。
公司市場部電話詢問原因,張強做了如下解釋:第一輪進貨由于搭贈政策有力,經銷商進貨量較大,動銷需要時間,第二個月發貨量回落,是正常情況!
張強心中多少有些得意,大力度的搭贈政策,看來執行得非常好,這也是第一個月進貨順利的保證。至于之后動銷好與不好,要看產品的自身銷售力了。
手下這支銷售團隊的執行力,真的是沒的說啊!張強有點興奮。
點評:
看上去一片欣欣向榮的銷售區域,最初出現的問題往往都非常輕微:或者是發貨不正常,或者是費用核銷不正常,甚至是“感覺"不正常。銷售管理人員要重視這種輕微的現象,認真調查并多方溝通,才能發現隱藏的真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