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常閑聊時,筆者總會聽到一些剛入行的朋友問及“如何才能做好一名銷售顧問?”,這個問題很大,但也并非無“法”言說,在筆者寫這篇文章之際,還有位剛入行不久者問及:“怎樣進行客戶分析……”。
行業內,汽車銷售人員被冠以“銷售顧問”的名號,而許多人往往會專注于銷售,而忽視了“顧問”本應該有的心態與姿態。
在某些人眼中,或許你就是一位普通的汽車銷售員,所有的熱情、恭維、夸贊等只不過是為了把新車及相關商品賣出去,從而,獲得相關收入而已;在另外一些人心里,你又是一位擁有豐富經驗的汽車專業人士,能夠真正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譬如:理清需求,了解所屬品牌車型的性能、功能商品特征的同時,結合競品,對比分析以便于客戶認知與辨析,再則,自然會有金融按揭、上牌、買稅、保養等后續服務以供咨詢,由此,為顧客恰當做出的購車決策而提供專業客觀的意見或建議;另外,或被有些人以“敵視”的目光看待,心里較為抵觸銷售人員的過分熱情……
作為一名汽車銷售顧問,最大的阻礙不是別人,而是自己。在汽車行業中,銷售員被冠名以“顧問”, 首要的是實現“顧問”的角色,以豐富的專業知識,給以較為客觀的專業咨詢,通過彼此深入的交流與溝通,由此,以博得客戶的青睞,逐漸建立相對穩定的客商或私人關系,力求源源不斷地促進業務達成,而不僅僅為了銷售一臺新車,這也是諸多品牌廠商所命名的初衷!
許多汽車廠商,在終端銷售學習 時,更多地是針對產品知識、介紹方式、來店接待、規范流程、品牌標準、客戶分析、接觸點管理等方面展開學習 ,不過,對銷售的“顧問心態”,卻很少被特別明確給以逐步強化,因此,不時被一些銷售人員所忽略。
“顧問”是具有某方面的專門知識、備以咨詢的人員,只不過,以“銷售”予以限定,顧名思義,“銷售”即是最終目的,且“顧問”角色向顧客提供接洽、介紹、分析、辨別、判斷、推進、談判、促成等咨詢工作,后者是前者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其中,具備品牌(商品、競品)知識、分析能力、談判技能僅是銷售顧問的基本條件。
心理咨詢師在接待“患者”(顧客)時,不會匆忙做出判斷,而是通過有意識地詢問對方多種信息(觀察現象),以便于通過已有的心理學相關知識與經驗辨別心理特征(必要時查詢資料),判斷患者類別,且經過多次主動溝通后,最終斷定具體病癥,接下來,再從其社會環境、家庭生活、個人成長、工作學習、婚姻等方面多方面深入地探究,竭力找出病因形成的過程,抓住癥結,借助相應的解決方案與心理工作,全方位地努力,力求徹底解除患者的心理病痛。
作為一種職業,心理咨詢師也是借此實現個人生存和發展的方式。對于敬業者,為病人解決心理上的問題是他們不可推卸的使命和責任,因此,贏得更多顧客的信任,為個人職業生涯確立了穩定的基石。由此看來,銷售顧問一定程度上與之同理,除了促進“成交”的驚險一跳之外,應該以平和的心態,專注于“顧問”功能的充分發揮,如此,更容易博得顧客的信賴,這是業務達成的充分條件,但實際中,并非一定是充分必要條件,現實中,還可以利用信息的不對稱,使用其他方式成功地獲取,但是,將來并不會成為主流的汽車銷售方式。
現今,為了銷售的成功,不惜口水地狂轟爛炸的“推”與“銷”,引起越來越多地人反感,有時,不得不敬而遠之,甚至習慣性拒絕。汽車,作為一種技術含量成分較高,涉及面廣,消費時間較長的商品,不能以之與“賣白菜”等量齊觀,簡單地介紹品質與價格,經由討價還價即可很快促成銷售,所以,具備較高的綜合素養是成為優秀銷售顧問所必需的條件。
銷售顧問積極樹立專業、誠信的個人形象,根據觀察的言行舉止、主動詢問等方式,了解客戶購車的用途、個人偏好、關注焦點、現任職業、家庭信息、決策角色等相關信息,用心參悟,積極理解消費特征,判斷顧客類別,評估成交的幾率。在每次接待時,耐心記筆錄,在心里無形地繪出顧客的全方位視圖,不斷地平衡客戶實際偏重與公司政策,竭力促進銷售達成。
得注意得是,無論何種類型,均給之禮遇,忌諱以短見視人,否則,極易錯失銷售良機,每位所接待的客戶,即使最終不成交,也是公司或個人的宣傳載體,維護得好將贏得受眾之間的口碑相傳,何樂不為?
顧客是銷售顧問的“上帝”,但無需低三下四與頂膜禮拜,只要持有一顆感恩的心,平等相對,用心珍視,借助現行的品牌標準與規定,適時聯絡,掌握動態信息,在可控資源范圍內,盡量滿足,不盲目許諾,一旦承諾,及時兌現,無論如何,竭盡全力不要讓自己給對方留下“缺乏誠信”的不良印象。
留住一位已成交的顧客,于公,擴大售后服務的基盤客戶,為公司增收;于私,意味著創造轉介,增加其他銷售的可能性,有利于個人增收,相反,則失去得不僅僅是一位客戶。因此,無論如何,銷售顧問只有用心把潛在、保有車主服務周到,贏取長期信任,設置交流時機,持續保持,通過滿意的顧客再次挖掘銷售的潛力。
現階段,許多銷售顧問存在著短期效應的傾向,不時會出現“蒙騙”現象,也許必不得已,或許未被發現,一時得逞,但不適合長期使用,否則,無異于自行拆臺,長遠來看,這種行為實不可取,除非不會僅將自己圈定于汽車銷售行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