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在接觸企業和企業中的人,會產生感覺。感覺經過其內在的過濾和處理之后,成為情緒印象,即“真實的時刻”(Moments of Truth)。它大多數包含了強烈的情緒因素。
不論是在理論上或實踐中,客戶——這一經濟學意義上的人——在情感層面的需求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與重視,并想法設法通過提供的產品或服務來滿足,從而達到提升客戶滿意度,將滿意度有效轉化為忠誠行為,從而達到短期利潤與長期客戶生命周期管理協調統一的聯盟結果。
成功的營銷就是將客戶需要的產品變成客戶想要的產品。
營銷開始大跨步進入感性營銷時代。
客戶的情緒價值何在呢?如何讓客戶情緒轉化成為強有力的競爭優勢?如何發揮正面的情緒促使客戶忠誠行為的發生?如何引導客戶情緒提升企業的利潤?
我們將在下文中與你討論這些問題。
一、客戶情緒蘊藏商機
在銷售、服務現場,在售后服務過程中,客戶與產品服務相關聯的情緒正是企業研發、生產、銷售等工作環節中可以進一步提升客戶滿意度、銷售產品、打開市場的風向標,在當月、當季的銷售業績出來之前,客戶的情緒可以幫我們有效辯識產品、服務的市場價值。
在市場中或銷售服務過程中,大部分客戶對某項產品、服務非常滿意,他們喜歡這個形式的推廣活動、產品、服務,過程中,他們受到刺激后,情緒開始波動,做出了購買決策或采取了購買行為。通過調試客戶的情緒,客戶對售后服務是基本滿意的,那么情緒不僅創造了客戶,更挽留了他們,從而達到推動銷售的作用。
客戶的情緒與他們的行動決策告訴我們:這項產品、服務可以在該市場大力推廣。
同理,如果面對我們的推廣、銷售、服務活動,客戶情緒反應消極、態度淡漠,甚至產生了一些負面的信息,說明他們不滿意,也同時意味著產品、服務或推廣方式需要改進才能取得理想中的消售業績。
失敗的銷售過程:客戶態度冷淡,既不喜也不悲,客戶得出的結論是:“這樣產品很好,但是我不想要。”又或者是“這項產品不錯。可是跟我有什么關系?”甚至是“太恐怖了,我是絕對不會購買這樣的產品的。”
導致失敗的原因正是對客戶的情緒沒有有力的觸及。客戶承認他需要,但是同時提出我不想要。而即使從理智的層面來講,我們都不會為自己不想要的商品付款。
想知道產品或服務是否能賺取足夠多的利潤嗎?是否會暢銷嗎?仔細觀察一下客戶的情緒,答案不言自喻。
二、客戶情緒是創新的源泉
開放性思維的標志是凡事有可能。
創新的源泉正是多種可能性的創新思維的存在。
日常工作中,作為工多技熟的業內人士,我們往往會形成很多不自知的慣性思維。慣性思維的存在造成了我們思維的盲點。而在服務或銷售過程中,客戶可能會向我們提出很多看起來很“外行”但是使用的“感覺”密切相關的問題。
前線人員如何處理這些信息直接關系著客戶滿意度與客戶忠誠行為。
哈佛大學教授,營銷學界的元老特德· 萊維特指出:“沒有商品這樣東西。顧客真正購買不是商品,而是解決問題的辦法。”每個客戶總希望買到更稱心如意的“解決辦法”,在使用過程中,產品或服務中任何的細枝末節都有可能會引起他們足夠的關注,并成為下次是否再購買該品牌的其他產品或產品更新時的理由。
在國內市場上,作為家電企業的龍頭老大海爾總是善于推陳出新,不斷將產品的某個特點轉化為客戶購買的理由,如抗菌冰箱、光觸媒空調、環形立體風空調等。
三、客戶情緒可以使企業的服務更完善
中國有句老話“嫌貨才是買貨人”,越挑剔的客戶往往正是幫我們做得更好的客戶。
客戶來挑剔,代表客戶還想繼續來往或購買產品、服務,同時也代表了客戶對產品、服務有更高的要求,也證明了產品、服務是市場所需求的。吹毛求疵、無理取鬧的要求可能就是創造企業服務競爭優勢的機會。如果企業從上到下、各個部門都貫穿了“讓客戶滿意”的理念,圍繞著不斷提升客戶滿意度與忠誠度進行工作,那么產品、服務將會在更大程度上取得客戶認同,客戶將成為企業的忠誠擁護者。
同時要指出的是: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往往更注重客戶的挑剔對品質、生產周期等硬件方面的改進,卻沒有意識到人與人關系、情感的互動管理在其中的重要性。“人對了,什么都對了。”客戶挑剔,可能是因為他們通過挑剔來取得彈性價格,也可能是因為他們想表現自我的優越,更有可能,是因為他們不喜歡賣產品的這個人。這時候,要對客戶的情緒進行一個區分:客戶的挑剔到底是想滿足他的什么愿望呢?并據此開展工作,將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客戶的挑剔是針對軟件中的“人”,那么,不斷與這個客戶進行溝通,力爭取得他的認同是銷售服務人員的必修課。從一而發,推而廣之,將這些銷售中的“硬骨頭”挑出來進行歸類分檔處理,將會極大有利于銷售服務工作的進一步順利開展。
讓挑剔的客戶也感到滿意,他們將會成為企業產品、服務的回頭客,甚至是終生忠實客戶,為企業帶來新的商機與客戶,同時將會為企業建立良好的市場口碑。
四、客戶情緒激發行動的力量
為什么拍賣會上,尤其是在競拍氣氛熱烈的拍賣場上,商品會比底價賣得高得多?
為什么廣告會對客戶的最終購買有著潛移默化的巨大影響?
秘密都在于情緒的參與和調動。
心理研究顯示:情緒可以激勵人的行為,改變人的行為效率,發揮重要的動機作用。積極的情緒可以提高人們的行為效率,對動機起到正向推動作用;消極的情緒則會干擾、阻礙人的行動,降低活動效率,對動機產生負面影響。
在銷售服務過程中,首要任務正是調動客戶的情緒。客戶情緒的波動將會決定著購買決策和購買行為。奢侈品的銷售正是充分調動了客戶各方面的情緒。當一位客戶去購買一輛名貴跑車時,請問他的情緒能正常嗎?
客戶購買的其實不是什么產品,而是產品帶來的感覺。
精明的猶太人一早就指出女人和小孩的錢最好嫌。為什么?因為他們是典型而明顯的感性消費者。
如何與客戶的“心”直接對話,了解客戶的真正需求?
請仔細觀察客戶的情緒,建立情感的呼應與共鳴。
客戶情緒蘊藏商機,它是創新的源泉,可以使企業的服務更完善,同時客戶的情緒也是激發客戶購買行動的力量。
企業準確創造、把握、引導客戶情緒,讓客戶從情感上產生需求,與客戶建立良好而穩定的情感聯系,將有利于營銷與服務更好地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