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9月李克強總理第一次在達沃斯論壇上公開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后,雙創熱潮席卷了整個中國:“互聯網+”成為風口,政府政策多層次助力,資本布局新三板……然而資本寒冬先來了。有人說,中關村創業大街的咖啡已經涼了,但泡沫還在。作為創業者,相信你也與哈佛女主播艾誠一樣,正在思考和解決這些問題:怎么贏得頂級投資人的青睞?創業團隊怎么管?下一個風口在哪里?創業失敗怎么辦?哪些陷阱要時刻警醒?不一樣的是,艾誠同時是位采訪者,就雙創相關問題,她問道閻焱、蔡文勝、徐新等10位中國最優秀的投資人,他們的答案里有親歷成敗后獲得的智慧、旁觀思考后特有的理性,也許會讓創業的你更有常識,幫助你“用實力讓情懷落地”。
閻焱 軟銀賽富基金
首席合伙人
艾誠:你怎么看創業團隊的力量和領袖的力量?
閻焱:我在中國投資二十多年了,在中國的環境中領袖的作用再怎么強調都不過分。
艾誠:你覺得領袖是指老大嗎?
閻焱:對,老大,就是真正的創業者。因為通常真正的創業者就一個人,特別強調一點,我們的經驗總結是,尤其在早期,過分強調團隊會一敗涂地。中國有寧為雞頭、不為鳳尾的文化,中國人特別喜歡占山為王。
艾誠:創業就是立個山頭?
閻焱:對,所以創業基本上就是一個山頭,如果過分強調團隊,在早期,特別容易內耗掉。創業不是一個民主的過程,如果說過多地強調團隊,強調所謂的權力的制衡,強調所謂的民主,最后的結果要么就是內斗,要么就是趕不上趟。對于早期的創業企業來講,更重要的是有快速反應的能力。如果你認為投資人比創業者更聰明,那么最后的結果就是內耗得一塌糊涂。
艾誠:為什么?
閻焱:因為中國本土的文化特點,創業者很少有這么大的胸懷,去容忍別人來干預他的創業,如果真的能容忍的話,這個人就不值得投了,基本上人云亦云的人是不會做成事的。
艾誠:你這種投資觀念不一定所有人都同意。怎么辦?
閻焱:我覺得這個觀點肯定有很多人不同意,但是沒關系,他一定會付出慘重的代價。
艾誠:你是曾付出代價的那個人嗎?
閻焱:當然,我在2000年互聯網高峰期的時候,在中國投了一堆公司,強調團隊,從美國空降回一大堆海歸,結果99%的項目都死掉了。
艾誠:未來五年你最看好哪些行業?
閻焱:在中國還是互聯網,尤其是互聯網和醫療健康的結合,像移動醫療等。
艾誠:假如用一種動物來形容投資者這個群體,你覺得應該是什么?
閻焱:我覺得是鷹吧。他必須看很多,要很準地沖下去,還要保持一定的距離,不要同流合污。
艾誠:你作為投資人最大的焦慮是什么?
閻焱:政策在變。
艾誠:如果把你的事業比作一座山峰的話,你覺得現在你是在什么位置?
閻焱:8000米,還沒到頂。
艾誠:山頂是多高?
閻焱:8800.
艾誠:失敗的創業有沒有什么共同點?
閻焱:有,管理不好。
艾誠:你在做一個重大的投資決策之前,首先考慮的要素是什么?
閻焱:兩個吧,人和商業模式。
艾誠:在過往的所有投資項目里,你最為驕傲的是哪一個?
閻焱:下一個,盡管這個比較俗,但是確實只能這么說。
艾誠:你投過的所有項目里面,最后悔的一個項目是什么?
閻焱:雷氏。
艾誠:你曾經錯過的最有潛力的項目是什么?
閻焱:江南春的“跟著我”,我相信我是最早跟他講私有化的。
艾誠:人人都蠢蠢欲動要創業的時代,你能不能給一句忠告?
閻焱:隨心吧,做一個快樂的創業者。
艾誠:如果有一天你不得不離開這個世界,你希望被這個世界記住什么?
閻焱:一個不裝的快樂的投資人。
蔡文勝隆領投資創始人
艾誠:你如何定義創業?
蔡文勝:創業最本質的就是賺錢。
艾誠:你如何定義投資?
蔡文勝:投資就是用錢去賺錢。
艾誠:你既是投資人,也是創業者,最大的焦慮是什么?
蔡文勝:最大的焦慮是創業失敗。
艾誠:創客的頭條法則是什么?
蔡文勝:找到你感興趣的事情做。
艾誠:未來五年你最看好哪些行業?
蔡文勝:我認為在PC(電腦端)互聯網沒有被滿足的行業,未來空間會更大,比如互聯網金融、互聯網醫療、互聯網教育。
艾誠:如果對你投資的所有創業者說一句話,你想說什么?
蔡文勝:非常感謝你們,讓我投資你們,我非常珍惜跟你們相處的時光,特別是一起努力的這個過程。
艾誠:如果把你現在的創業和投資事業比作一座高峰的話,你覺得現在在哪一個階段?
蔡文勝:我覺得現在在半山腰。
艾誠:為什么?
蔡文勝:因為我真正想要做成的事情,我覺得還沒有開始。
艾誠:回顧這一程,你覺得對于創業者而言,最容易失敗的節點在哪里?
蔡文勝:我認為是拿到投資的那個節點。
艾誠:為什么?
蔡文勝:之前是靠自己的錢、自己的能量在創業,拿到更多錢的時候,往往你會認為自己已經成功了,其實我認為這只是剛剛開始。
艾誠:回顧之前的投資案例,最讓你驕傲的是哪一個?
蔡文勝:美圖秀秀應該不算投資,最讓我驕傲的項目是美圖秀秀,如果從投資的案例來講,最驕傲的是58同城.
艾誠:最讓你后悔的是哪個項目?
蔡文勝:應該算沒有,因為哪怕是失敗了,我覺得都是很好的寶貴的經驗。
艾誠:全民創業的時代你對創業者的忠告是什么?
蔡文勝:我覺得每個人都有創業的心,只要是享受這個創業的過程,也算另外一種成功,創業不要以結果為導向,否則最終失敗會很難受。
張磊高瓴資本創始人
艾誠:創業的定義是什么?
張磊:打造一番你的理想。
艾誠:投資的定義是什么?
張磊:追隨有理想的人去打造一番自己的事業。
艾誠:你最大的焦慮是什么?
張磊:最大的焦慮是企業家自己小富即安。
艾誠:對于創業者而言,你覺得最容易失敗的結點是什么?
張磊:就是覺得自己已經很成功了。
艾誠:最讓你驕傲的一筆投資是什么?
張磊:最讓我驕傲的是我第一個投資,在非洲做的投資,2003年,我在另外一家基金的時候,當時只是一個學徒,學徒的任務只是做分析,在非洲做了一個鐵礦石的投資,當時所有人都不相信中國的崛起。中國崛起了以后,大量基礎設施的建設是需要這種商品的。
艾誠:所以你驕傲的原因是你基于對中國崛起的一個判斷,對于鐵礦石的需求,你做了一筆正確的投資。
張磊:對,做了正確的推薦,因為還沒有投資的權力。但是大家都不信,最后證明我是對的,我還幫助大家做了這筆投資。
艾誠:你最后悔的一筆投資是什么?
張磊:所有的失敗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看錯了人。
艾誠:你最后悔的一筆投資是什么?
張磊:我覺得舉別人公司的名字不太好,這個公司最后可能也是很成功的,但我自己覺得很后悔。因為老板的心態變了,而且對人生的追求變了,做人做事的方式變了,不適合我們。即使有損失,我們也會邁出來。
艾誠:你想給這些創業者哪些建議或忠告?
張磊:我覺得有格局觀,有同理心,選一批你覺得靠譜的人,做一件你覺得有意思的事情。
徐小平真格基金創始人
艾誠:人人都可以創業嗎?
徐小平:當然了。人人都可以創業,關鍵你要提供一個人們需要的東西,這是創業的全部的秘密.
艾誠:創業是少數人的事兒嗎?
徐小平:怎么可以這么說呢,難道奮斗是少數人的事嗎?成功是少數人的事嗎?發財是少數人的事嗎?
艾誠:創業者需要對創業多一些敬畏和智慧嗎?
徐小平:(給他們)創業輔導,猶如就業輔導、攝影指導。所以任何事情都需要指導,這個是社會包括我在內的共同的責任。
艾誠:創業失敗者最壞的結局是什么?
徐小平:創業者最壞的結局,是回到他原點的最高處,成為職場上炙手可熱的人。有什么不好呢,拿著我的錢試了一把,證明了自己,摸清長板短板,然后再重新出發,這是這個時代最偉大的一次社會試驗,這個試驗每天都在進行著。
艾誠:您選擇創業者的標準是什么?
徐小平:在投資標準上,我們要比其他的投資人寬松一點,因為我們更加相信年輕人無限的可能性,同時我們還有一個真正的目的,就是要鼓勵創業者。
艾誠:有沒有創業者持續失敗的案例?
徐小平:在投資界有一句話,叫連續創業者,連續創業者一般來說,以前是不太成功的,也可以說是持續失敗,投資界最喜歡這樣的人。
艾誠:創業應該保持什么樣的心態呢?
徐小平:永遠不要言敗,這是創業最重要的。
艾誠:對你投資的所有創業者說一句話,你最想說什么呢?
徐小平:團隊團隊團隊,招人招人招人,快速快速快速。假如再來一個詞就是營銷營銷營銷。
艾誠:企業成功退出的創業者們,你建議他們在哪里尋找歸宿?
徐小平:繼續以不同的形式回饋社會,美國這些先進發達國家地發展歷程證明,那些巨富,獲得了巨大的財富以后,都以不同的形式回饋社會,進一步的成功就是回饋社會。
許達來 順為資本 首席執行官
艾誠:雷軍的名言是,創業就要做風口上的豬,那到底什么是風口?
許達來:在一個對的方向,對的勢頭里,成功概率會大很多。雷總的意思不是說我們要變成豬,而是要找到風口,一個可以把豬都吹起來的風口。
艾誠:什么樣的公司一定要站在風口上才能成功?
許達來:要想成為風投公司口中的獨角獸,一定要在風口上為風投基金帶來豐厚回報的獨角獸公司,一定是站在風口上。
艾誠:未來五年你最看好哪些領域,或者說風口?
許達來:目前主要專注于三個賽道,第一是智能硬件,第二是房地產相關的產品服務,第三就是農村互聯網,這三個目前是我們的主賽道。
艾誠:前兩個領域很好理解,農村互聯網憑什么成為主賽道?
許達來:移動互聯網或者說智能手機在過去幾年高速增長,國內的普及率應該相當高了。不過在農村,智能手機的使用可能才剛剛開始。這幾年在小米的帶動下,智能手機的性價比越來越高,未來幾年應該能在相當程度上進入農村。這樣移動互聯網會進一步普及,我們在琢磨怎樣把商品從城市賣到農村,覺得這些有可能是未來的風口。
艾誠:還有哪些領域有可能成為新風口?
許達來:在線教育、互聯網金融、社交。
艾誠:風口這么多,那順為的投資邏輯或者說選擇標準是什么?
許達來:我們專注三個主要的風口。同時其他的風口,遇到合適的機會,我們也會投,順為的策略是“賭定下一個風口的領先者”。
艾誠:你認為創客的首要法則是什么?
許達來:我覺得要有巨大的成功的欲望,同時能夠腳踏實地,認認真真地沉下心來把事情做好。
艾誠:你怎么定義投資?
許達來:我經常內部把投資描述成結婚找對象,因為每投資一個公司,你是要跟這個創始團隊走到底的,不管最后是成功還是失敗。
艾誠:作為投資人,你最大的焦慮是什么?
許達來:最大的焦慮就是我們投資的公司的創始人,在關鍵的時間點,在做重大決策的時候,沒有站在戰略高度來思考問題。
艾誠:那你觀察眾多的創業者,在什么樣的結點,最容易失???
許達來:自信心膨脹的時候。
賀志強聯想樂基金董事長
艾誠:你怎么定義創業?
賀志強:創業就是一個很享受的過程。
艾誠:你怎么定義投資?
賀志強:投資是一個尋找的過程。
艾誠:既創業又投資,你最大的焦慮是什么?
賀志強:我覺得最大的焦慮就是明年的錢從哪兒來。
艾誠:如果把你的創投事業比作一座山峰的話,你覺得現在在哪個階段?
賀志強:我覺得剛剛開始,我們從2011年才開始做聯想樂基金.
艾誠:看了這么多的創業案例,你覺得創業者最容易在哪個節點失敗?
賀志強:我覺得就是不夠專注,就是在有點成功的時候就想做更多的事,這時候最容易出問題。
艾誠:投資的眾多項目里面,最讓你驕傲的項目是?
賀志強:我覺得好幾個項目都值得驕傲,樂逗游戲、Face++、ZAKER、商派都不錯。
艾誠:最讓你后悔的投資項目是?
賀志強:投資了一個孵化器。當時我不是太愿意投,以后也會反對再投類似的項目,我們要專注地圍繞聯想業務做TMT領域的早期投資,不再投孵化器。
艾誠:全民創業的時代,有點急功近利,創業者最需要智慧和敬畏。請對所有的創業者說一句忠告。
賀志強:我覺得還是要聽你的初心,到底想做什么,不要只想錢!
周逵紅杉資本合伙人
艾誠:什么叫商業模式?或者你怎么定義商業模式?
周逵:企業需要有社會價值,或者說用戶價值,才是一個健康的企業,把用戶價值轉換成企業價值,我認為這個方式就是商業模式。
艾誠:什么叫成功的商業模式?
周逵:成功的商業模式可能有幾個環節,一個企業創造的社會價值和用戶價值是先于你的,這樣你索取的價值會比你要創造的價值少一點,不然就不健康。
艾誠:你覺得創業的定義是什么?
周逵:干一件新的事情。
艾誠:投資的定義是什么?
周逵:幫忙。
艾誠:你最大的焦慮是什么?
周逵:選錯了人,其實還是浪費時間吧。
艾誠:對于創業者而言,最容易失敗的節點是什么?
周逵:拿到錢之后,很容易做錯誤的判斷,資源多了以后,很容易做錯誤的選擇。
艾誠:現在是一個全民創業的時代,但是創業九死一生,如果要成為那“一生”,需要敬畏,需要智慧,你想對這些創業者說什么?
周逵:不要浪費時間。
李開復創新工場創始人
艾誠:創客的頭條法則是什么?
李開復:要專注,是要把一些非常明確的事情做好,不要分散精力。
艾誠:想對你投資過的創業者說什么?
李開復:創新工場生存的目的就是要幫助創業者,我們會永遠站在你這一邊,輔助你,不做你的老板,幫助你達到你的目標,實現你的夢想。
艾誠:你作為投資人,最大的焦慮是什么?
李開復:是創業公司走上一條明顯會失敗的路,但是又不得不讓他失敗,之后才會學習。
艾誠:投資對你而言,是最快樂的事情嗎?
李開復:是看到創業者的成長和他們的夢想能夠實現。哪怕不是我們投了這一輪,哪怕我們幫助了他,但是他拿了別人的錢成功了,我都會很快樂。
艾誠:你最欣賞的創業者的優點是什么?
李開復:為人著想。
艾誠:在創業者身上,你最不欣賞的缺點是什么?
李開復:不講信用。
艾誠:新書和紀錄片《向死而生》,您最大的感悟能不能跟我們分享一下?
李開復:要去體驗世界的美好,真的要存善心,為創業者也好,為自己也好,為家庭也好,心懷感恩,不求回報,順其自然。
符績勛 紀源資本管理合伙人
艾誠:創客的頭條法則是什么?
符績勛:頭條法則是做你最感興趣的事情,讓你激動,讓你睡不著覺,就是讓你天天想著去完成的一個事情。
艾誠:未來五年你最看好哪些行業?
符績勛:醫療健康、工業、農業其實都有很大改造的空間,還有電商,電商的整個垂直化等等。
艾誠:假如用一種動物來形容投資人這個群體,你覺得是什么?
符績勛:狼,我想大部分的投資人其實都是在尋找好的項目,狼是最好的比喻吧。
艾誠:對創業者說一句話,你最想說什么?
符績勛:我想感謝他們,其實對于很多投資人來說,我們的成功靠的是創業者的成功。
艾誠:作為投資人,你最大的焦慮是什么?
符績勛:我最大的焦慮,首先我們是不是選對了好的行業、好的風口。但更大的焦慮,有時候還是跟創業者形成共識,因為這是一個“愛情長跑”,從認識到“結婚”,其實到后續,大家可能還是會出現一些分歧,那么在出現這個分歧的時候,如何去面對?如何去解決?我覺得這個很多時候是我們碰到的痛點。
艾誠:投資對你而言是最快樂的事情嗎?
符績勛:我覺得投資人陪伴著創業者,我們每次看到這個公司上市,看到這些創業者從無到有,從0到1,上規模,十億美元、二十億美元這樣的規模,其實這種滿足感是非常大的,這是我最喜歡的。
艾誠:對于創業者而言,最容易失敗的結點是在哪兒?
符績勛:最容易失敗的結點,就是在逆境的時候,往往逆境就可以把很多的問題帶出來,包括你跟團隊的協作,你的運營的管理,往往會暴露出來。往往暴露問題的就是管理團隊,快速的膨脹所帶來的很多的后遺癥。
艾誠:能否給所有正在創業的人們一句值得銘記于心的忠告。
符績勛:越是逆境,越需要你淡定,淡定地想明白你的價值、你企業的價值,然后堅持著任性著繼續往前走,因為逆境中才會誕生真正好的企業。
徐新今日資本創始人
艾誠:你不僅投資了京東的劉強東先生,還有網易的丁磊、土豆的王微等。作為一個女性投資人,你是怎么敏銳地找到他們,或者說在跟他們的溝通過程當中,發現他們需要什么樣的投資人?什么樣的投資人叫好投資人?
徐新:我覺得投資人要好,第一他要認同創業者的理念,我覺得我們的定位很高,一直覺得企業家是紅花,我們是綠葉,我們是很挑的,首先他的理念我要認同,一旦認同,就無條件支持他。我們合作這么多年,有的時候也會有不同意見,但是我們永遠是聽企業家的,所以跟企業家相處非常愉快,我們說你說了算,這句話很管用。但有的時候呢,我看到的他沒看到,我會溫柔而堅定地跟他講,你要找個狼性的CEO,要不然你打不過人家,最近我找了幾個CEO都很牛,來了以后他們嘗到甜頭,但他一開始可能心想,我原來那個CEO怎么辦,那小白兔怎么辦?我說這不是我考慮的,我說你把小白兔安置好就行了,我給你找一個厲害的CEO,你是白馬,人家對手是野狼,誰會贏???野狼肯定會贏,那你怎么打贏它呢?我再給你找一批野狼,對吧?所以我們覺得定位很重要,讓企業家認同他的理念,我們無條件支持他,這個很關鍵。
艾誠:你剛才講的都是堅持的故事,就是不放棄的故事,但投資人在什么時候也需要放棄呢?
徐新:當這個企業家出現品格問題時,我們會放棄的,這些企業家出現品格問題,比如說吃里爬外,這個我們就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