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正在面臨著一次史無前例的資本寒冬,為什么這些互聯網公司的財報這么好?如果創業型公司正在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為什么獨角獸的創業公司卻依然發展勢頭強勁?兩種截然不同的境況讓我們對于資本寒冬是否到來有了一個大大的疑問。或許,外界所說的資本寒冬對于某些行業,某些企業并不是使用,而他們所提出的資本寒冬只不過是一個矛盾體而已。
資本寒冬這個詞最早出現在今年10月份,之所以會出現這個詞匯主要是因為很多O2O企業在經歷了上半年突飛猛進的發展之后,面臨著全新的發展狀態和發展訴求。而面對國內層出不窮的互聯網企業,資本對于互聯網企業的投資則顯得更加謹慎,他們對于項目的考察較之年初有了更加苛刻的要求。企業龐大的資本需求與資本投資的謹慎的不同凡響讓人們陡然感覺到資本有收緊的跡象,而對于依靠資本生存的企業來講,他們面臨的發展瓶頸越來越大。于是,資本寒冬便在這種情境之下出現了。
資本寒冬一個最為突出的表現就是大量以O2O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的死亡,而這種死亡氣氛在整個互聯網界的蔓延則讓人們感受到了比死亡本身更加恐怖的味道。年初創業時期的躊躇滿志,變成了如今的黯然退場。整個創業圈都蔓延著一種悲觀消極的情緒,這種情緒的蔓延讓人們對于資本寒冬有了一個更加深切的感受和理解。
悲觀情緒的蔓延讓原本并不是資本寒冬的季節平添了很多不一樣的味道,這種味道在我的身邊同樣彌漫。一個在年初創業,年中已經發展到二三十人的創業公司,在10月份的時候突然宣布破產。這位朋友在朋友圈里發了一條消息說道:年近四十,我經歷了人生的第一次創業,剛剛起步時候的躊躇滿志被公司成立之后突如其來的問題一一擊碎,我原本打算撐到年底,誰知道我猜到了開始,并沒有猜到結局。在十月份的時候,我便敗下陣來,明天我準備去理發店燙個頭開始新的打工生活。
朋友創業失敗的經歷無疑是眾多創業者在資本寒冬下生活的一個縮影。很多人在創業的時候總是意氣風發,往往立下要打造一個百年歷史的企業,而等到真正參與到公司日常運作的時候卻發現,一百年并不是一個簡單的口號,而是一個的痛苦而又不斷刮骨療傷的過程。有些人在這個過程中積累了更多的免疫力,有些人卻在這個過程中敗下陣來。而他們的遭遇則給整個行業營造著的資本寒冬氛圍平添了更多悲情的色彩。
個體創業者的失敗只不過是一個具體的體現,而不斷有步入正軌的互聯網企業進行合并重組加劇了資本寒冬的氛圍。外界盛傳的美團融資失敗,去哪兒發展遭遇瓶頸,餓了么面臨新的發展問題,這些互聯網知名企業面臨的難題更加讓資本寒冬變得確信不疑。
面對企業的發展危機,這些知名企業遠比名不見經傳的普通創業者有更大的騰挪空間,他們在遲遲打不開局面的情況下,通常會通過合并的形式抱團取暖。美團與大眾點評的合并,攜程與去哪兒的結合都在告訴我們這些互聯網企業正在以另外一種形式來度過漫長的資本寒冬。
針對當下互聯網企業的合并浪潮,有人就提出大膽預測表示,未來還將會有更多的互聯網企業加入到合并的行列之中,因為只有通過抱團取暖才能度過企業發展最困難的時期。而相對于普通創業者的失敗,這些企業的抱團取暖或許是一種更加明智且實際的選擇。
個人和企業面臨的狀態似乎在告訴我們資本寒冬真的已經來了,未來我們還將會遇到更多創業的悲情人物在我們的身邊出現,未來我們或許還將會見證更加奪人眼球的合并重組案例。這一時期人們經歷的改變或寒冬在未來的某個時期內或許為成為未來人們學習的經典案例。
然而,事情并不是都是這樣。在很多企業面臨著資本寒冬的同時,我們卻發現一些互聯網企業正在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這種發展機遇似乎要比年初面臨的發展機遇更好。這些企業便是被互聯網創業者稱作“獨角獸”的企業。在資本寒冬的情景下,這些獨角獸們的發展似乎要比以前所有的時間段都要好。
獨角獸企業通常是指那些估值超過10億美金的企業,這些企業有著獨特的發展模式、優質的創業團隊、十足的發展潛力、橫亙各界的發展平臺。這些企業通常在成立之初便獲得了各方的關注,投資方、競爭方、衍生方都對他們充滿了期待。而這些獨角獸公司超前的發展模式、十足的發展后勁、創新的發展思路成為他們能夠晉級獨角獸俱樂部的關鍵因素。
作為分享經濟的杰出代表,Uber的發展便是一條典型的獨角獸企業的發展道路。杰出的運營團隊、高端的技術開發團隊、別出心裁的營銷推廣手段……這些因素讓Uber從成立之初便成為各界關注的獨角獸企業。而它的發展脈絡也證明了其獨角獸特質。企業估值的不斷提升,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讓它在資本寒冬的時候依然獲得了眾多資本的青睞。
然而,即使是這樣一家企業,它依然面臨著眾多發展瓶頸。在資本寒冬之下,它同樣要和普通的創業者一同經歷。盡管Uber的發展勢頭迅猛,但是它依然面臨著諸多發展問題,比如運營模式的亟待創新、市場規模迫切需要擴大、競爭對手不斷進入……這些問題都讓Uber在資本寒冬下無法獨善其身。
面對這樣的困境,Uber卻始終保持著自身獨特的發展姿態。經過不斷的本土化,Uber的估值已經超過了700億美元,這對于很多面臨創業困境的個人和企業來講,簡直就是無法現象的現實。而這也不是在資本寒冬下會遇到的境況。
國內互聯網企業正在遭遇資本寒冬,以Uber為代表的國外企業卻正在經歷著一次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這兩種不同的發展脈絡讓我們對于資本寒冬是否真實存在提出了質疑。外界所說的資本寒冬或許只是一個矛盾體,它對于發展勢頭良好的互聯網企業并不適用,資本寒冬只是對于普通的創業者和創業型公司來講的。
資本寒冬的到來或許是一個開始,它將會使更多的企業摒棄之前的發展模式回歸到一種更加理性的狀態,這種狀態或許將會成為未來一個時期眾多創業者和創業型公司的代名詞。傳統企業需要轉型升級,前期經歷了盲目發展的互聯網企業通常需要一個冰河期之后才能孵化出全新的生命體,而這種生命體或許將會成為未來一個時期內眾多企業的發展榜樣,而這或許是創業者們需要再一次模仿的開始。
資本寒冬本身就是一個矛盾體。正如地球進化過程中面臨的冰河期一樣,每一個冰河期都會孕育出新的生命,而這種生命不斷蕩滌,不斷升華,才能留下真正適應這個環境的物種。資本寒冬正是互聯網企業發展進化過程中所要經歷的冰河期,只有經歷過這個冰河期之后,它們才能真正具有適應更加惡劣環境的力量。
以資本寒冬為代表的冰河期正是身處其中的創業者們修煉自身功力的一次絕佳的機會。在這個過程中,創業者們將會面臨更加有力的發展機遇。而以Uber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正在進行的發展態勢則會給這些創業者們提供一種非常有用的發展示例。這種發展示例便是創業者們必須要有一種創新的發展思路,這種發展思路必須超越同時期的創業者們,并能夠保持一個時期的領先性;必須有一種領先的發展模式,這種模式包括技術、運營、營銷等諸多方面,在這些方面當中技術方面的優勢非常重要,以Uber為例,他們的技術研發團隊涵蓋了核科學家、人體工程學家、生物科學家等諸多方面,正是這種多工種的協調配合才讓它在技術方面上至少領先同行業5至10年以上。
資本寒冬帶來都是挑戰,但是這種挑戰并不全部都是負面的,消極的。只有在資本寒冬下俯下身子,刮骨療傷,摒棄以往發展過程中的所有錯誤,才能找到一條適合自身的發展道路。而所謂的資本寒冬對于很多人來講不僅能夠得到一種挑戰,更能得到一種可遇而不可求的發展機遇。所以說,在資本寒冬下,創業者們練好內功,才能成為度過冰河期的“三葉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