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與企業接觸,對于大多數公關從業人員來說,最難解釋的就是公關是什么問題,我們能解決什么的問題。公關行業最近幾年在國內發展迅速,但也有很多企業對公關存在誤解,國內大部分企業決策者其實是沒有接觸過公共關系這門學科的,很多時候都是通過電視劇了解公關,因此對公關存在誤解,或根本就不知道公關為何物。
筆者曾經發表過一篇評論,專門探討過公關能夠幫助企業做什么的問題,但在實際與企業領導溝通中卻很難講得清楚,所以,有必要要對公關關系這門經營管理藝術提煉一下。本人認為公關的核心是“認知”,解決的是“溝通”問題。
《公關關系原理》一書有對公關的目標給出明確定義:規劃組織公眾關系戰略,建立公眾認可的良性形象,通過傳播擴大組織的知名度和美譽度,與公眾建立和諧、互動的關系。企業可以通過公關影響利益相關方對企業的觀點、態度,進而影響他們的行為(如購買產品、擁戴品牌、政策許可、凝聚員工等)。曾經一位公關學者把公關的核心更加具體地歸類為實現三類目標:一是創建全新的認知(如用戶對3G新業務的了解、新品牌的認知、新總裁的信任等);二是改變現有認知(如危機中的品牌恢復);三是強化某種認知(如認可企業價值觀)。這三個目標非常正確,因為公關的核心就是“認知管理”,在市場營銷學中,“認知”才是拉動市場,解決品牌問題的基礎。因此每當有企業質疑公關能為企業做什么的時候,我總是說,公關就是如何讓企業的目標群體認知你。
《公關關系原理》一書也對公關的路徑作出準確定義,就是:傳播、溝通、協調。企業在市場經濟中,不是自我存在的主體,而是一連串利益相關體的結合。企業的利益相關方除了消費者、媒體、政府主管、公眾外,還包括股東和投資者、員工及其家屬、行業機構、意見領袖、非政府組織、競爭對手、供應商和其它商業伙伴等等,企業要發展,要市場,就需要無時無刻與這些利益相關體進行溝通。通過溝通解決消費者對企業和產品的認知,從而帶動營銷;通過溝通,要讓企業員工了解企業發展方向和前景,組織內部管理,增強企業凝聚力;通過溝通,是政府,股東,媒體,行業組織等了解企業現狀,發展前途和發展瓶頸,能夠得到企業外大環境的支持,協調各方面關系等等,因此,公關解決的就是“溝通”問題。
如果要對公關做一句話的提煉,筆者認為公關就是:向誰說,說什么,怎么說,通過溝通解決利益相關方的認知,這就是公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