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由美國次貸危機引起的金融海嘯,是因為西方過度自由的經濟缺乏監控所致。這場金融海嘯現已經吹到中國,大家都在說企業現在已經進入了“冬天”,一部分中小企業甚至也倒閉了。這場金融海嘯對企業的影響主要表現為兩個特點:一是資金鏈缺失或斷裂。因為主要是金融危機,影響了企業的現金流;二是市場信心受到影響。很多專家都說現在信心比金錢重要。金融海嘯后的世界市場到底什么時候能夠復蘇沒有人能知道,所以企業要做好長期的準備。
危機危機,先有危險后有機會。每一次危機對企業來說,實際上面臨的是最好的發展機遇。危機時期呼喚的是有思想的企業家和 營銷 人員,企業要用不同以往的思路去做事才能抓住機遇。
在經濟危機中,我認為,企業過冬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第一,調動一切手段和方法,強化企業的融資能力。雖然目前銀行、擔保公司都在緊縮貸款,但企業可以嘗試更多的融資手段,如民間貸款以及典當等,或者通過大型貿易公司來實現融資的目的;第二,有效控制企業運營成本。包括生產、營銷、人力等成本;第三,關注企業核心團隊的建設。目前很多企業在裁員,一定要把握好度,不但不能裁掉核心團隊,而且還要加強;第四,以創新化解危機。包括技術、管理、營銷等創新,找到適合市場的產品和營銷模式。
在經濟危機中,企業應該應對危機生存下來呢?我認為有六種活法:1,斷臂求生。企業要集中精力和資源做優勢項目,砍掉沒有優勢的項目,先活下來再說,這樣才能發揮優勢,提升企業競爭力;2,價值占位。企業要在價值鏈中占據“最有利、最有錢”的位置;3,關注內需。當出口市場疲軟的時候,可把眼光轉向國內市場;4,轉型創新。企業要從重產品轉向重人, 制造業 經驗的最大目的就是育人,提升企業核心團隊的素質;5,壓縮成本。可以在產品價格、人力成本、機構、固定資產、預算、劣質客戶、采購成本、日常開支、會議、面子工程等方面壓縮成本;6,管理變柔。通過一些柔性的措施凝聚團隊、激發團隊共渡難關。
珠三角很多企業都是做OEM的,那么OEM企業在目前情況下如何生存呢?應考慮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變革:從OEM到ODM,從“世界工廠”到“世界設計室”;向上游拓展,進行產業鏈的延伸,以抓住稀缺資源;OEM橫向拓展,實現產品關聯化和多元化;反向OEM模式,將采購商從客戶變成合作伙伴;打造企業核心競爭能力,如專利技術、關鍵零部件、彈性生產線等。(摘自2012年11月29日吳光琛在珠三角營銷人俱樂部舉辦的“企業如何筑巢過冬”營銷沙龍上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