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寒冬即將到來之際,服裝行業迎來了最為繁忙的季節。然而縱觀2012年的整體情況,整個服裝行業卻是哀鴻遍野,比如服裝公司森馬,其凈利潤就下降了43%。但是中國最大服裝公司美特斯邦威卻增長了15%,且庫存從25.6億降至18.53億。
然而在光鮮的背后,有同行卻指責美邦“走賬”,做假報表。同時也正是這樣的“走賬”方式,雖然制造出了華麗的報表,卻讓美邦內部員工失望、外部加盟商絕望、供應商無望。
眼下,美邦正在陷入巨大的危機當中。
美邦存貨高企
美邦服飾在全國有東南西北四個 銷售 大區。2012年上半年,東南北三區銷售都實現增長,只有西區銷售額同比下降。在重慶、成都、貴陽等地,美邦累計銷售4.35億,同比下滑5.9%。
一名美邦加盟商抱怨:“我們以五七折從美邦進貨,加上運費以及道具費用,成本大概是標價的60%。商鋪租金要占到標價的15%,如果是商場柜臺就要提高到18%。加上7%至8%的人員成本,我們是賣一件賠一件。”
和西區情況類似的還有北區。雖然北區實現8.44%的銷售增長,但黑龍江、石家莊、大連、青島等地的經銷商壓力最大。在美邦的存貨中,占比最大的就是秋冬裝,為了化解 上市 公司的庫存,美邦選擇將庫存壓力轉嫁到經銷商頭上,這漸漸使經銷商們失去了活力。今年上半年加盟店為美邦貢獻的營業收入為22.4億,占比49.1%,多年來首次低于55%。
曾幾何時,美特斯邦威也憑借著學習耐克的“虛擬經營”的模式,成功躋身國內休閑服飾一流品牌。后來美邦欲學ZARA的快時尚,卻變得本末倒置,還帶來了四倍的庫存增長。面對品牌困局,美邦想走多品牌戰略,重新建立起新的品牌“ME&CITY”,但剛開始出來還賣得可以,后來慢慢不行了,造成了大量產品滯銷。
據悉,美邦2009年的庫存為9億,到2011年增至25.6億,可謂存貨高企。然而令人驚訝的是,在2012年半年之間,美邦的存貨卻創造了從25.6億元到17.5億元的可怕奇跡。
8億存貨到哪去了
2011年年底,美邦服飾曝出25.6億庫存壓倉。壓力之下,董事長周成建大罵高管“三蛋一不”,即混蛋、王八蛋、瞎扯淡、不作為。這一“罵”,還真把美邦的存貨給將了下去,存貨從25.6億元將到了17.5億元。然而,這背后的事情并不簡單。
據中報披露,今年,愛裳邦購、遼寧大連、湖南長沙、河南鄭州、河北石家莊分別向美邦貢獻了3.17億、3524萬、2764萬、2422萬、2112萬,累計4.25億元,占營收比例的10%。
其中,愛裳邦購是美邦控股股東上海華服的全資子公司,其背后的實際控制人其實就是周成建。換言之,今年上半年周成建的愛裳邦購替美邦消化了3.17億元的存貨。同時,周成建的親屬們也分擔了6864萬元的存貨。
如此一來,與門店冷清、經銷商怨聲載道、自欺欺人處理存貨相對的是,美邦服飾華麗的2012年半年報:營收增長21%,凈利潤增長15%。
那么,這樣的報表又是如何做出來的呢?
走賬制造華麗報表
“走賬”指的是預先配發,是服裝行業拉升業績采取的慣用手段。然而美邦的特別之處在于,預配是由財務部門單獨做的,不經過業務部門。
據透露,美邦2012年的業績,是將原計劃在2013年2月配送的貨品提前發給加盟商。其“預配流程”大致是這樣的:業務部門先與各個加盟商溝通好,讓加盟商做一個訂貨,并要求其在2012年12月31日前將款打到公司賬戶;同時公司會做一個虛擬出庫,之后系統就顯示這批貨已發至加盟商手中,隨即系統自動形成銷售收入。但真實情況是,這批貨仍壓在倉庫,并沒有發到加盟商手中。
然而,做虛擬出庫會有嚴重的“后遺癥”。因為美邦的加盟商和直營門店、分公司、財務部門以及備貨庫存的管理、門店的 零售 、 物流 的把握等,使用的都是ERP信息系統。當“走賬”以后等到要真正配發時,系統會顯示加盟商已經有這批貨,每個倉庫的預配賬面與實際配發的賬面都對不上。
財務走完賬之后所有的爛攤子都交給業務部門收拾,包括和物流部門溝通,和加盟商溝通等等。漸漸地,預配成為業務部門的噩夢。而且,這樣的虛假銷售,財務不能確認收入,加盟商打進的錢也只能計入預收賬款。更可怕的是,預配導致的窟窿一年比一年大。在美邦2008年剛上市時,第一次補差額是幾千萬,而現在每年都是幾個億、幾個億地調整。
員工出走帶來不穩定
靚麗財報背后的巨大壓力和風險成為了美邦的定時炸彈,讓很多高管們不愿再繼續下去,紛紛出走,這反過來又增加了不穩定因素。
今年年初,存貨如山的危局使得周成建控制不住自己的憤怒,他對業績不達標的員工采取了滅“蛋”政策。一位“被”離職人士抱怨說:“這完全是扣帽子。老板派人來勸我們主動遞交辭職報告,想賴掉補償金。”
走的并不僅僅是基層員工。據悉,2010年11月美邦公布的股權激勵名單中,授予對象185人,包括7個副總裁,17個總監和161個部門經理。這些人中如今已離開美邦的不少于40人,占比逾20%。
而這已經是美邦歷史上的第八次人事震蕩,也是陣容最大最隱秘的一次。2008年上市前美邦曾經歷過六次大規模的人事震蕩,包括1997年5位管理層集體離職,2002年19位 經理人 的相繼離開以及2004年2位副總的離職。
一名離開美邦的人對此表示恐懼,他說這是因為我們意識到這樣做業績是錯誤的。此外也有人暗自在替財務部門的同事發愁,“今年秋裝的配發已經提前到上半年了。下半年美邦的業績怎么辦?報表怎么搞?”
這樣的疑問,糾纏著美邦,路該往何處去?
拷問美邦 商業模式
服裝市場是個巨大的紅海市場,國內國外品牌混戰,競爭極其激烈,每一個品牌都想在這個市場內找到自己的位置,但市場產品過剩已經是不爭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