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講,組織是人們為了實現共同的目標而形成的一個協作系統,學校、工廠、政府機關、社會團體等都是組織,而企業管理的組織是企業從事管理活動以實現企業目標的一個協作系統。組織具有綜合效應,這種綜合效應是組織中的成員共同作用的結果。什么是組織管理呢?組織管理(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就是通過建立組織結構,規定職務或職位,明確責權關系,以使組織中的成員互相協作配合、共同勞動,有效實現組織目標的過程,企業如果有個好的管理體系,是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企業組織管理是對企業管理中建立健全管理機構,合理配備人員,制訂各項規章制度等工作的總稱。具體地說就是為了有效地配置企業內部的有限資源,為了實現一定的共同目標而按照一定的規則和程序構成的一種責權結構計劃 和人事計劃 ,其目的在于確保以最高的效率,實現組織目標。
關于管理的組織職能,如果從比較抽象的概念看,就是把總任務分解成一個個的具體任務,然后再把它們合并成單位和部門,同時把權力分別授予每個單位或部門的管理人員,或者說,我們可以從劃分任務、使任務部門化和授權三方面來論述。著名企管專家平梵老師表示,組織管理的內容有三個方面:組織設計、組織運作、組織調整。
企業組織的本質特征是將市場關系內部化,即用組織內部交易替代外部市場交易,用“看得見的手”替代“看不見的手”對資源進行配置,企業的邊界最終由市場機制的邊際交易成本和企業組織的邊際組織成本相等時的那一點決定。即:如果建立企業組織對資源進行配置時,其組織成本若小于等于市場交易成本時,則企業的建立就是有效率的,否則,就無須建立企業組織。
在當今社會中,時間和信息越來越成為兩種最重要的經濟投入要素,哪個經濟組織能在這兩種要素上具有優勢,就占據了競爭優勢。因為,目前大眾已進入了個性化的消費時代,顧客就是上帝,經濟組織為了能滿足千變萬化的顧客需要,其生產必須柔性化,其組織形態應具有快速的應變能力,要求其必須在時間與信息資源上有優勢將無法適應高不確定性的外界環境,成為自然選擇法則的犧牲品。
在平梵老師看來,所有的組織就是一塊布,布是棉紗紡織而成的,一條很細的紗,一扯就斷。可是當你把他織成布的時候,拉不斷,所以我們說團結就是力量。組織的目的是要團結一致,如果組織了半天,跟一盤散沙一樣,那個組織就等于零了。想想看這塊布為什么扯不破,如果每一條都是直的,一撕就裂了,每條都是橫的,一撕就裂了,它就有直的、有橫的。
這樣各位才知道為什么基督教他會畫個十字架,然而很多基督教徒信了一輩子不知道十字架干嘛。為什么耶穌要背個十字架,耶穌背個三角架不是更好看嗎,他一定要十字架。十字架就告訴我們,一切都是有橫的、豎的,然后他有一個交叉點,那個交叉點就叫定位,做人就是要定位。定位西方的理論叫做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中國人的理論,孔子就在講角色理論,他只講四個字就講完了,“君君臣臣”,“君君臣臣”就是角色理論。
很多人因為不懂中國的道理,所以碰到外國人總覺得外國人很了不起,外國人有什么了不起的,外國人都在賣我們老祖宗的智慧,他們都公開承認的。“君君臣臣”,總裁像總裁,干部像干部,員工像員工,這一句話就叫角色扮演。要是沒有定位你怎么知道你扮演什么角色呢,所以什么叫做組織,有直的,直的是什么?功能性的分工,直的是功能性的分工。
每個部門都是功能性的,是財務部門他是管財務的,這是功能,這是方向。生產部經理他是管生產的,不要去扯別的。銷售部門,凡是直的,就是我們做同樣的事情、同一個部門,我們歸到一個直的方向來。那橫的呢?橫的都是慢慢增加的,你一個人帶五個人,你就不用兩層,要兩層干嘛呢?當你管得了的時候,不會想去增加層級,因為增加層級只有壞處沒有好處,溝通不了,搞半天底下人都還沒有聽到。
為什么我們現在的組織要扁平化,對絕大多數中小企業來說,就是只要兩層就夠了,不要搞成三層;只要五層就夠了,就不要搞成六層,絕對不要。盡量壓縮,讓他扁平,上面的意見很快就傳達到底下去了。上下之間叫做層級,左右之間屬于功能,我們中國人用兩個字,一個叫經、一個叫緯,你把經緯線搞清楚以后,一切組織你都很了如指掌。
談論國內企業的組織管理,就要重點說說財務管理。在中國,尤其是中小企業中,都把市場營銷工作放在首位,認為搞好市場營銷才是企業生存、發展最為重要的因素,于是投入大量,甚至全部精力、資源在市場營銷活動上。一些注重管理的企業主會分多些精力在成本控制、人力資源、工作流程等企業內部管理工作上。這些都是對的,沒有市場企業將無法生存、發展;沒有優秀的管理,企業將失去競爭力與原動力。
平梵老師了解到,但卻存在著這樣一個問題:企業重視營銷工作是因為它是企業“摟錢的耙子”,而管理工作也多圍繞著如何強化與維護這個賺錢的工具,但是卻忽視了企業財務管理,這個企業“裝錢的匣子”。結果導致企業賺的錢雖多,但是卻不能有效的把錢管理好,利用好,甚至再次白白溜掉。
我國一些企業中,財務部門似乎只是一個金錢統計與中轉的部門,只要能入賬出賬,對得上賬,就算財務管理。對比起西方發達國家的企業對財務部門的重視、投入與有效的利用,讓我不禁要大聲的對中國企業,尤其是中國的中小企業疾呼:你們該將企業財務納入經營戰略的范疇了。那樣才能避免資金鏈之痛,減少損耗浪費,并且有效使資本為企業經營服務。
領導者也要經常溝通,確保下發的指令沒有原則性沖突,或者發現有沖突時,聽下屬匯報后再做溝通,以妥善解決問題。”但對被管理者來說,若根據企業文化或價值觀去對領導指令做取舍的話,依然難以消除心理上的壓力。茅忠群說:“大家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等習慣了就沒有問題。其實,企業管理到最后就是一種文化,并不是完全靠制度能夠說得清楚的。”
總之,組織管理在企業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何進行有效的組織管理是很多企業管理人員思考的問題,但在現實管理中總感到力不從心,無法達到優秀管理者應達到的管理境界和管理的最高境界。平梵老師希望我們的管理者重視組織管理,提升組織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