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y80kg"></li>
    <strike id="y80kg"></strike>
    <ul id="y80kg"></ul>
  • <strike id="y80kg"><s id="y80kg"></s></strike>
    <strike id="y80kg"><s id="y80kg"></s></strike>
      2023年12月29日    柴麒敏 零碳知識局     
    推薦學習: 國學乃智慧源泉,一朝掬飲,終身受益。承載先賢之智,得大師親傳。歡迎走進“遍天下桃李萬人,當代國學之塾”《中國國學百家講堂與智慧傳承班》,校友報名學費優惠26800元 人包含(參禪、問道、朝圣三次游學)中國國學百家講堂特惠報名中>>

    未標題-2.jpg

    柴麒敏在界面雙碳峰會演講


    我國在2020年9月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雙碳目標由此成為中國的一項國家戰略。


    在日益嚴峻的全球氣候變化形勢下,綠色低碳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時代潮流,也是科技產業變革的必然要求。在全球碳中和的進程之下,雖然面臨著不少困難和挑戰,但中國推動雙碳目標實現的步伐仍將堅定不移。在此背景之下,圍繞“聚焦碳中和,應對新變局”為主題的界面雙碳峰會,于6月12日在上海舉辦。


    在界面雙碳峰會上,國家氣候戰略重心戰略規劃部主任柴麒敏先生就全球碳中和進程中的新形勢、新變局與新共識做出演講,以下為演講主要內容。


    01氣候風險成為當下危機

    根據世界氣象組織的統計,全球災害發生頻次,較50年前增加了約五倍,經濟損失增加了七倍。因此,大家對這些問題的關注,也從氣候災害本身延續到了它發生的原因。科學家告訴我們,氣候變化發生的原因是工業革命以來,我們進行工業大生產,特別是使用煤炭、石油、天然氣這些化石能源,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為主的溫室氣體所造成的。在這個話題的背后,涉及到大量的能源生產和消費。


    而能源的背后,是諸多的產業,像電力、鋼鐵、石化、化工、有色金屬、建材等,每個行業都是我們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最近幾年以來,又跟風、電、光伏這些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車、儲能氫能、綠色裝備制造、數字經濟、新材料等新興產業掛鉤。過去五到十年,這個話題跟國際貿易高度相關,大宗的油氣產品、鐵礦石、銅鋁的貿易,以及汽車紡織產品、家電、電子信息產品以及金融、科技等方面。


    全球目前儲備貨幣當中主要還是美元,美元自從跟黃金脫鉤之后,它錨定的主要就是期貨的價格。石油、天然氣是化石能源,所以未來石油美元體系也會因為應對氣候變化進程的推動發生非常大的變化。包括科技領域,現在全球新增的專利技術當中,有將近1/3左右,都跟綠色低碳、零碳、負碳有關。所以雙碳這個話題,表面上看起來是個生態環境問題、氣候變化問題,但它實質跟我們發展的核心議題都高度相關。


    近年來的雙碳話題,跟它的緊迫性有非常大的關系。人類社會到目前為止累計已經排放的二氧化碳大概是2.5萬億噸,相當于把大氣當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幾乎翻了一倍。科學家前段時間做了一個比較,因為溫室效應,太陽到地球的熱輻射中,留在地球表面的額外增加的這些能量,大致上相當于250億顆原子彈爆炸所產生的熱量,所以它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而我們剩余的碳排放空間,在最樂觀的情景下,大概還夠排放20年左右。因為存在著像非洲、小島嶼國家,包括我們東部沿海等都是氣候型脆弱的地區。為了保障這些地區的經濟安全,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按照我們現在的排放速度,如果要控制在1.5度以下,我們剩余的碳排放空間大概只有七到八年。所以已經不是涉及到我們子孫后代相關的任務了,更多的是在我們當代,就面臨解決這個危機。


    02《巴黎協定》正式進入實施期

    2015年,在巴黎召開了應對氣候變化大會,達成了《巴黎協定》,提出,要把全球溫升控制在兩度,努力控制在1.5度以下。各個國家也在采取積極行動,應對人類社會這一共同挑戰。到目前為止,在巴黎協定下,已經有130多個國家提出了碳中和的目標,這些國家的GDP總和大概占到了全球經濟總量的92%。特別是像中國、美國、歐盟這些大的經濟體提出碳中和目標之后,毫無疑問,碳中和接下來就會成為全球產業投資、能源市場、資金流動、國際貿易非常重要的一個新興規則,深刻的影響全球碳中和的發展。


    03全球氣候投融資成為市場臨界點

    在能源轉型方面,因為要應對氣候變化,我們的能源體系要從現在的高碳的以化石能源為主的體系,轉向低碳的甚至是零碳的非化石能源新能源為主的體系。這個過程當中需要大量的投資。2004年,我們在這方面的投資微乎其微,最近幾年增長非常快,也是全球在相關產業領域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特別是風電光伏這些可再生能源,以及包括新能源汽車這些新興產業的發展。中國已經連續十幾年在新能源領域投資位列全球第一,特別是去年我們新能源方面的投資占到了全球總量的50%左右,是美國同期水平的3.8倍。


    在綠色金融方面,國際社會對我們的評價就是,中國的綠色金融發展在過去五年當中叫from zero to hero。從基礎非常薄弱,成為了領域的引領者,不管是綠色信貸余額、綠色債券發行量,目前都穩居全球前列。


    在碳市場方面,我們國家在2021年正式啟動了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目前也建成了全球覆蓋排放量最大的市場。我們的交易額盡管還不大,但這個市場正在穩步發展的過程當中,未來的潛力巨大。


    04機構投資者深度參與國際碳金融

    現在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開始進入到碳市場當中,特別是國際碳金融市場,逐漸形成了強制配額市場和自愿抵消市場這兩類重要的市場。像全球最大的資管集團Black lock,還有巴克萊、花旗、德意志、摩根大通、高盛等投行和私募基金的巨頭,都在深度參與碳金融。到目前為止,全球已經參與到跟氣候變化有關的行動倡議聯盟當中的機構投資者大概接近500多家,資產管理規模接近六十萬億。特別是近年來,很多養老基金、社保基金,還有包括國家主權投資基金,都開始進入到氣候變化碳金融相關領域,為這些項目的推動帶來了非常多新的可能性。同時他們把金融領域的很多工具和產品創新帶到了碳市場當中,比如說為減排項目提供貸款擔保保險、一級市場配額的拍賣、碳信用的套利交易、衍生品的開發和交易、股權股權投資以及碳資產管理,業務越來越成熟,產品線越來越多,國內也有很多這方面的實踐。


    05碳邊境調節機制與氣候俱樂部

    反觀主要碳市場的價格,歐洲市場的價格,目前在100歐元一噸二氧化碳左右,我們國內市場的價格,不管是全國市場還是地方市場,價格基本在50-60人民幣一噸二氧化碳。因此同樣的產品在歐洲生產和中國生產,碳的價格和成本是不一樣的。所以盡管國家和國家之間在巴黎協定下有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但是具體針對到這些產業和產品,他們就不講這個原則了。所以近年來出現了很多單邊貿易措施,比如今年五月份歐盟正式公布且即將實施的碳邊境調節機制,從今年十月份開始,要針對進口到歐洲的鋼鐵、鋁、水泥、化肥、化工當中的氫以及電力這六大類的產品,總共大概200多種系類的產品要征收類似碳關稅這樣的政策。


    不止是歐盟,從目前來看,像美國、英國、日本、加拿大等這些國家也在醞釀類似的政策。像近年來召開的七國集團峰會,七國集團是全球最大的七個發達國家,這些國家從聲明當中提出要建立氣候俱樂部,主要就是針對經貿關系的,同時提出要求除西方以外的主要經濟體,碳排放都要在2025年前達峰,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跟我們所提的目標都有差異,所以來自產業界的、來自政治政策的外部壓力越來越多。


    06碳足跡限額成為新的技術準入標準

    除了關稅政策,還有很多新的技術準入標準。如歐盟在去年頒布新版電池法規,其中就要求工業儲能以及新能源汽車的動力電池,未來進入到歐洲市場,必須要滿足它的產品碳足跡的限額要求。從產品的原材料生產到組裝到使用,再到報廢之后回收,都有新的要求,類似的碳足跡標準越來越多,目前有十幾個國家正在采用。


    07大型企業全球供應鏈的碳中和與壓力傳導

    據不完全統計,至少有約900多家的大型企業提出了碳中和的目標,因為這些企業的總部絕大部分都位于歐美,所以他們提碳中和的時間,遠遠早于中國,特別是有相當一部分提出了2030年前就要實現碳中和的目標。但是目前這些企業,不僅僅是要求其總部實現碳中和,并且要求全球供應鏈上的企業都要同步實現碳中和,這就會從供應鏈上把碳減排的壓力傳導到像中國這樣的制造業基地當中來,對我們影響很大。早期都是能源資源類行業,現在越來越多的先進制造業,比如電器電子互聯網、紡織新材料、汽車制造等都有這樣的傾向。


    08信息披露:企業碳排放和氣候影響報告

    越來越多關于上市公司未來強制披露應對氣候變化信息的系列報告,特別是在企業ESG相關工作的推動當中。越來越多的國家也在采用這樣的政策,如歐盟去年年底發布了企業可持續報告指令CSRD,特別提到,未來所有的上市公司、大型企業,在歐盟有一家分支機構的跨國企業都要強制性的披露企業的ESG相關信息。


    我們國家也是在這樣大的背景下,在2020年提出了2030年前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雙碳目標。目前,在很多重要的政策文件當中都提到了,未來如何進一步的部署和實施這項工作的重要政策和總體思路。特別是中央提出,在未來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任務過程當中,要鍛造新的產業競爭優勢。一方面要把碳降下來,另外一方面我們還要發展,我們經濟還要增長,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還要實現。留給我們的路徑就是,除了做減法之外,更多的要做加法,要更多的去發展新能源、新產業、新業態,把我們的增長動能發展模式,真正轉變過來。


    09“1+N政策”:重大制度與行動體系化

    到目前為止,雙碳領域累計大概有30多個正在政策陸續出臺,我們把它稱做“1+N”政策,既有綜合性的全面的政策,如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的關于雙碳的意義,也有一些重點領域和行業的,比如能源工業、城鄉建設、交通運輸、農村農業減污降碳等。也包括一些重要的支撐保障性的政策,比如財政金融、價格機制的改革、綠色消費、碳匯能力提升、科技創新等,全方位為雙碳目標的順利實現保駕護航。10 綠色低碳成為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對中國來說,除了挑戰之外,實際上也有非常多好的未來發展基礎,目前中國在多個領域已經具備一定的優勢,第一個就是新能源裝備制造,像光伏,現在全球前20大的光伏企業當中,中國就占了17家,且前10名都是中國企業。新能源汽車制造也是,前20大的企業當中有


    10家是中國企業。

    最核心的部件動力電池,前10名當中有6家是中國的。所以雙碳的提出為這些產業帶來了新的發展的契機。


    11 碳中和的技術創新及產業貢獻

    不僅是現在的發展基礎,未來還需要持續開展技術和產業的創新。我們提出了五個方面推動,即五大黃金賽道,每一個賽道拿出來都是萬億級的市場規模,分別是生產和消費側高水平的節能、電力系統深度的脫碳、終端用能高電氣化率、燃料和原料低碳替代化更新、負碳及非二氧化碳氣體減排技術的發展等。


    12 到21世紀中葉氣候變化領域投資預測

    技術創新,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據測算,目前來看為實現2060年前碳中和的愿景目標,我們需要額外增加的公共財政投資大概至少在一百三十萬億以上,大概每年是約4700億規模的公共資金投入,但這還遠遠不夠,還需要大量的社會資本進入到這個領域。


    13 ESG責任投資和氣候信息披露

    近年來包括人民銀行、國資委還有生態環境部,都出臺了很多相關的政策,首先要做的就是信息的披露。2021年由生態環境部頒布的《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辦法》當中就提出,上市公司發債企業未來都要依法披露氣候變化相關信息,從點到面,從自愿到強制。未來這方面的發展推動會非常多,除了信息披露之外,未來還要這些企業帶動上下游的責任投資,全方位推動這項工作往前邁進。


    14 SDC路徑面臨各種考驗和選擇

    我們現在正處在一個非常重要的十字路口,大家都面臨著不同的選擇。兩個月前發布的IPCC第六次評估報告,其中提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叫可持續發展廊道(SDC)。什么概念呢?目前把所有的國家做一個排列會發現,高收入國家的碳排放相對較高,發展中國家目前發展水平相對較低,排放水平相對也較低,基本上呈現一條斜線。那我們未來理想的狀態是什么?就是高收入國家在保持他們高的生活水平的情況下的把碳排放降下來,低收入的國家能夠在增加收入、提升發展水平的同時,保持較低的排放水平。進入可持續發展廊道,是人類未來最理想的可持續發展路徑。但是人類在這個路徑選擇過程當中存在著非常多的誘惑和考驗,所以未來到底怎么走,都在我們自己手里。


    15 新經濟周期下需求側減排與公平問題

    我們講減排效率,同樣也要關注公平問題。現在主要的工業化國家,實際上在碳排放方面,有較大部分都是奢侈性排放。國際上提出了一個概念叫體面生活水平(DLS),指的是滿足了我們基本的衣食住行、衛生、醫療、教育等需求,大概需要多少的排放。如果以這個排放來看的話,全球實現兩度、1.5度下的目標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恰恰因為,除了這些基本需求以外的排放還存在,所以未來如何能在需求側開展相關的減排同樣非常重要。IPCC的報告也提出了三個重要的這個手段,一個是避免,另外一個是轉變,第三個是改進,我們把它稱為ASI。這個是未來真正高質量的實現發展與減排協同的非常重要的一個路徑。


    16 周期性提高行動和支持力度

    巴黎協定,以及包括全人類共同合作應對氣候變化的進程,還只是剛剛開始。巴黎協定剛剛進入到第一個五年的實施周期,按照巴黎協定的約定,每五年未來全球都要進行目標的更新。比如說全球現在提出來的是到2030年的目標,接下來,在2025年預期還要提出到2035年的目標。


    通過不斷的實踐,邊做邊學,不斷累積應對氣候變化的最佳實踐,把這些經驗應用到未來改善我們這些行動的方面。所以未來碳中和進程實際上還需要幾代人接續推動,我們也相信人類有足夠的智慧來應對這目前為止最大的共同挑戰之一。

    注:本站文章轉載自網絡,用于交流學習,如有侵權,請告知,我們將立刻刪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隨機讀管理故事:《買煙》
    甲去買煙,煙29元,但他沒火柴,跟店員說:“順便送一盒火柴吧。”店員沒給。
      乙去買煙,煙29元,他也沒火柴,跟店員說:“便宜一毛吧。”最后,他用這一毛買一盒火柴。
      這是最簡單的心理邊際效應。第一種:店主認為自己在一個商品上賺錢了,另外一個沒賺錢。賺錢感覺指數為1。第二種:店主認為兩個商品都賺錢了,賺錢指數為2。當然心理傾向第二種了。同樣,這種心理還表現在買一送一的花招上,顧客認為有一樣東西不用付錢,就賺了,其實都是心理邊際效應在作怪。
      啟示:變換一種方式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通常很多事情換一種做法結果就不同了。人生道路上,改善心智模式和思維方式是很重要的。閱讀更多管理故事>>>
    柴麒敏觀點
    相關老師
    熱門閱讀
    企業觀察
    推薦課程
    課堂圖片
    返回頂部 邀請老師 QQ聊天 微信
    探花国产精品三级在线播放| 午夜精品在线观看| 日韩美无码五月天| 亚洲熟妇久久精品| 久久久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88| 在线观看自拍少妇精品| caoporn国产精品免费| 自拍日韩亚洲一区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 老色鬼永久精品网站| 91精品国产麻豆福利在线 |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麻豆| 久久精品香蕉视频| 久久精品视频大全| 窝窝午夜色视频国产精品东北 |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观看久久|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爱欲九九| 久久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网站|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精品| 国产精品亚韩精品无码a在线| av蓝导航精品导航|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国产小视频精品久久久三级| 青青热久久国产久精品| 日韩高清免费在线观看| 欧日韩在线不卡视频|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第2页|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电影网| 精品国产亚洲第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aⅴ成人精品无吗|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YW| 色综合久久夜色精品国产| 91精品国产91| 亚洲精品成a人在线观看夫|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东京| 欧美日韩精品乱国产| 日韩成人在线网站| 日韩高清在线高清免费| 国产精品夜夜春夜夜爽久久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