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鋼鐵產業結構布局屬典型的產能集中度偏低、區域集中度偏高的發展模式。從鋼鐵產量區域分布來看:2018年僅河北、江蘇、山東、遼寧四個省的粗鋼產量合計占全國粗鋼總產量比重約達50%以上。但從區域供需平衡看,南方城市GDP增速普遍高于國家GDP平均水平,主要產鋼省份卻集中分布在北方地區,鋼鐵產能布局與地區經濟發展存在嚴重失衡。
2007~2018年全國鋼鐵(粗鋼)總產能變化趨勢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各地區粗鋼產能產量占比(%)情況
2019年我國鋼鐵行業集團(粗鋼產量前10名)CR10為35.3%,CR4為20.5%,但日本2015年其CR4就已經高達83.3%,美國前四大鋼鐵企業粗鋼產量占比也達到70%。由此來看:與發達國家比,我國鋼鐵產業產能分布比較分散,產業集中度存在較大差距。
2010~2018年我國鋼鐵(粗鋼產量%)產業集中度變化情況
工信部頒布《鋼鐵工業調整升級規劃(2016-2020年)》提出:“十三五”期前10家鋼鐵企業產業集中度由之前34%左右提高到60%。國務院《關于推進鋼鐵產業兼并重組處置僵尸企業的指導意見》指出,到2025年中國鋼鐵產業前十大企業產能集中度將達60~70%。
從2018年國內鋼鐵(粗鋼產量)產業集中度看,60%產量貢獻來自于34家鋼企集團,根據規劃,未來34家鋼企集團要縮減至10家,后期兼并重組力度及空間很大。
本文摘自仁達方略《鋼鐵產業結構布局與生態圈業態創新建議》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