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藍海到紅海 從B2C到C2B
生鮮是指未經烹調、制作等深加工過程,只做必要保鮮和簡單整理上架而**的初級產品,以及面包、熟食等現場加工品類的商品的統稱。申銀萬國證券報告預測,2015年、2016年生鮮電商增速將分別為100%及75%,對應的年銷售額為521億元、911億元。生鮮市場規模持續擴大,從平臺電商到垂直電商,從國內玩家到國外巨頭,凡是有野心的都已經插足生鮮市場并先后卡位布局。但由于不同于傳統零售商品和3C產品,生鮮產品的獨特性如保質期短、保存不易、用戶消費習慣多樣化、對物流配送的條件要求極高且運輸損耗大等讓行業盈利顯得頗為困難。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數據顯示,截至3月底,中國4000多家生鮮電商企業中,只有40多家實現盈利,收支達到平衡的企業約占4%,大部分生鮮電商或者巨額虧損,或者暫處虧損狀態。
目前,根據網站運營、發展品類和線下配送等方面,生鮮電商可以分為4類商業模式:(1)綜合型平臺電商:以**、天貓、京東商城、1號店、亞馬遜為主。這類電商選擇生鮮品類是為了增加消費黏性,吸引客流。其模式主要是吸引生鮮廠家入駐,然后廠家自行負責冷鏈配送,平臺只負責監管。(2)垂直型細分電商:如中糧我買網、沱沱工社、本來生活網、食行生鮮等。以生鮮產品為主打,自建冷鏈配送體系。由于成本等各項考量,只在某一個或幾個城市運營,具有明顯的區域特征。(3)物流企業轉型升級:以順豐優選為代表。依托自身強大的物流優勢,發展生鮮電商,實則是為自己未來的冷鏈物流體系建設鋪路。(4)線下超市:以沃爾瑪、永輝超市為代表。網上只是宣傳路徑而已,它們利用門店輻射范圍進行配送,減少成本,縮短配送周期,但大部分業務仍在線下。
傳統B2C生鮮零售模式通過批量采購,先把水果放置在倉庫,然后供給銷售。倉儲及配送過程中的損耗率達15%-20%。而C2B模式通過預售,先了解用戶訂單量,然后以銷定采,庫存時間從20多天縮減至10-20個小時,損耗率控制在3%以下。
評論:聚焦用戶 創新產業供應鏈
認真分析C2B模式就會發現,這一模式的核心仍然是聚焦用戶,創新產業供應鏈。首先,原產地直采,可以增加消費者對產品質量的信任度;同時,“水果店的水果從果農手里到你手上,被搬運12次;而我們的石榴只被搬運3次”。減少了物流流程,自然降低了成本。第二、以銷定采。C2B的方法是預定+團購,屬于預訂式消費,解決了生鮮類產品最困擾的由滯銷帶來的損耗問題,能帶來很大的成本節省。
在這一模式下,生鮮O2O電商為了打造差異化競爭,各顯神通。
一、自建原產地。主打蔬菜生鮮C2B反向定制的五百家從上游開始進行改造,再以社區服務站的形式送貨。在崇明島上管理著一塊150畝的菜園,打造他們的農業C2B管理運營體系,據了解,來到菜園實地參觀的潛在客戶,轉化率達到了100%。
二、擴大用戶形式。個人用戶。生鮮C2B閃購平臺“拼好貨”,以極簡的流程、極大的流量、極快的客戶反饋凝聚了大批用戶。家庭用戶,設社區自提點。如Farmigo、日日鮮、考拉商城等。餐廳用戶。餐飲業擁有最集中最優質的生鮮目標用戶,通過有機整合資源,同樣可以實現“較輕”的生鮮O2O模式。
三、自建物流。以第三方配送為主的模式壓縮了物流支出,但很難對商品進行品質的全程把控。如沱沱工社自建農場、平臺和自建物流,自營從生產到銷售再到配送。天天果園則在京東的巨資注入下,逐步完善物流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