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外貿出口,因為不同的國家會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商貿規則,所以會存在一些風險。那么我們怎么樣去了解這些風險、管理這些風險和規避這些風險呢?
Sofeast Ltd創始人Renaud Anjoran先生,在“智勝未來出口系列論壇”東莞站作了“解析采購流程及質量控制”的演講,為出口企業詳細解答這些問題。
關注你的質量控制!
Renaud Anjoran:首先講講工廠里的質量控制問題。我們要評估這個買家是怎樣的買家,能夠給你帶來高利潤的、訂單量大的買家就是我們應該注重的買家,對這部分的買家我們的質量控制就要做的非常好。
第一點,要有一個專門的獨立于生產以外的一個質量控制部門。我們怎么樣去做這樣的一個質量控制,這里有一個小的建議,就是我們可以自己做一個非常簡單的表格,然后每一周或者是隔一段時間就對我們的生產做一個跟蹤,然后去跟買家做一個定期的交流。如果我們能夠做到這樣的話其實已經比大部分的中國供應商做的好了。
另外一點,如果我們是一個經理或者管理者的話不要坐在辦公室里面,要經常到我們的生產車間走一走,有可能的話在生產車間的墻上做一些表格,這樣可以隨時監測到生產的過程是怎么樣的,然后及時能夠發現問題。
成本優勢不再,“精益生產”重塑優勢
第四部分,作為中國的供應商來講,怎么通過改變他們的生產組織提升生產效率。對于中國供應商來講有一個很大的問題是成本問題,成本不斷在漲,但是我們的價格也有很大的上漲的壓力。為了節約成本,很多中國的供應商可能會通過以下三點來做:
第一,盡一切可能壓低原材料的成本;
第二,壓低勞動力成本;
第三,讓工人盡量做更多的產品出來。
剛才講到的這三點可能很多供應商都在做,如果你做以上三點的話并不能說你做的比別人好,其實我們應該是從以下兩個方面來做,如果能夠做到這樣的話我們可能可以降低15%-25%的成本。
第一個,我們通過簡化物流的過程;
第二個,改良加工的步驟。
通過做以上兩個步驟我們就可以消除生產上面的浪費,必要費用是不能夠消除的,還有是很難被消除的浪費,但是有一些是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步驟輕易的消除掉的。我列舉一些通常情況下所說的一些浪費。
首先就是運輸成本的浪費,可能我們生產過程中有不同的工序,不同的工序我們需要運輸一些產品,從一個生產線到另一個生產線的話,其實這些運輸的成本是可以被消除的,因為如果能夠更合理的組織我們的生產的話,這一部分的運輸成本就是可以節省的。
第二點,庫存的浪費,我們有一些供應商可能會建一些很大的倉庫、會擺放一些半成品或成品,我們把這些庫存放在這里就等于我們把錢壓在這些地方,其實也是很大的浪費。打個比方,如果我們在沒有改進這個生產流程的時候生產這個產品需要一個月的話,那可能這一個月就會有很多的浪費花在這個庫存里面,但是如果通過改造我們的生產流程的話,可能生產這一個產品只需要兩天,整一個庫存就可以大大被減小。
另外一點就是一些不必要的動作,這里講的可是都是很細小的一些東西,一個工人在一個流水線上工作的時候可能做了一些很無用功的動作,比如說伸手花時間拿一樣東西再組裝起來,如果我們可以把這個生產流程更加改進的話,讓工人的工作更加流暢、緊湊的話也能夠減少浪費。
另外一個就是等待,比如說我們可能忽視了我們工廠機器的維護,我們在生產的過程中機器壞了,那工人沒有事情可以做,只能夠在那兒等,這也是一種浪費。
還有一點浪費就是過度的加工,這一點涉及到工程師的問題,就是我們在設計一個產品的時候請一個工程師來評估做這個產品這些工序是不是必要的,有時候上一個螺絲擰兩下就可以了,這個工序可能擰四五下,這個對產品來說是不必要的,也是一種浪費。有時候有一些供應商可能會過度的生產,比如說訂單只有一萬,以防萬一的話會生產兩萬或者更多的產品,其實這也是一種浪費。由于生產組織的不合理可能會導致一些廢品率的提高,與其花那么多時間生產不合格的產品,我們還不如在生產組織方面花多一些時間提高我們的合格率,這樣就會大大的減少浪費。
剛才講到的這一些都會涉及到一個詞叫“精益生產”,如果大家還沒有聽過這個概念的話隨時去網上搜索這一個關鍵詞,里面就會有很多關于如何改進我們的生產組織的一些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