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品牌企業經營者,只要提到品牌建設,就會和庫存產生豐富的聯想,總會有這樣或那樣關于庫存的問題。好象庫存就是品牌經營的必然結果!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個人認為這個觀點是非常錯誤的,真正的好的品牌運作是完全可以合理的控制庫存的,品牌正是解決庫存的一種有效、系統的手段。
只所以對產品庫存有這樣的理解,是因為在目前國內的品牌運作過程中還沒有找到真正適合中國的品牌發展之路。苛刻一點說就是中國的品牌經營者還處于粗紡式的產品
銷售
階段,和品牌化運作還是有一些距離的。從事鞋服行業多年,見證了很多所謂的品牌興衰,真的是讓人心酸啊,中國的鞋服品牌何時才是出路啊?品牌運作是一個系統工程,并不是我們今天找一個所謂的
職業
經理人
,然后就說要做品牌,可以嗎?可以!但那還需要很多前提,職業經理人本身并不是品牌,品牌需要的是一套完善的、具有自身特點和核心競爭力的商業模式。
品牌肯定不等于庫存!國內多年的以產品本身作為品牌的操作的模式,給品牌帶來了很不可以理解的東西。以產品為主要競爭的品牌運作,會出現企業希望渠道盡一切可能的去訂貨,而忽略品牌本身的溢價能力建設。企業給所謂的
營銷
人員下達一些目標,而營銷人員就把這些目標想方設法去壓給渠道,最終只會出現渠道壓貨、客戶沒有能力再消化更多的貨品,導致公司壓貨。庫存由此產生,直到一天這個企業死亡!這就是我們所謂的品牌操作!
我一直強調品牌是系統工程,他除了產品,還需要很多東西,產品只是品牌的一個載體,他承擔不了品牌豐富的內涵!
中國品牌企業之所以有今天這樣的局面,不是因為我們把品牌理解的他復雜不敢踏入,甘心做最低層的生產,就是因為我們把品牌理解的太簡單,只是產品的另一個帶名詞。我們需要真正理解品牌的定義,需要認真思考我們的未來!
品牌不等于庫存,也不可能等于庫存!
隨機讀管理故事:《耳聾的青蛙》
有一次,有一群青蛙比賽爬上一座高塔。
許多人聚集在高塔周圍觀看。他們不相信參賽的青蛙能登上塔頂,于是大聲喊"別費勁啦!你們這些青蛙是不可能到達終點的!"聽到這些話,一些青蛙開始退出比賽。但有一些青蛙還在堅持,向塔頂前進。
觀眾們繼續在喊:"別費勁啦!你們也不會成功的!"隨后不久,青蛙陸續放慢腳步,放棄了比賽,此時只剩下一只青蛙還在默默地向上爬,而且越爬越有勁。
接近終點的塔頂了,那只青蛙用盡全力終于登上了塔頂。此時塔下群眾一片歡呼聲,歌頌這位青蛙英雄。
人們好奇地想知道這只青蛙是如何堅持下來的。于是對它進行專訪在,此時人們發現:原來這只青蛙是個"聾子"!
管理故事哲理
切記,什么時候都是自己才是自己的主人,永遠不要讓別人的悲觀情緒毀掉你心中最美好的希望。對于新晉升的管理者也是如此。以前的同事,成了自己的下屬。這種角色的轉換完成之前,尤其是過渡期,新工作難以開展,抱怨也逐漸增多,以致于最后可能都懷疑自己根本不是當管理層的料兒。這時候,再加上身邊某些心懷不軌的人,在邊上私下談論、扇風點火,事情往往會朝壞的方向發展。所以,如果有人說你無法實現自己的夢想,那么不妨就"裝聾作啞"吧,于公于私都有好處。
閱讀更多管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