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原因導致員工招聘低效率和失敗:1、對招聘工作重視不夠。由于社會勞動力的供給總量上來講長期、持續的充分,給人們的印象是:找工作難,招聘員工容易,所以對招聘工作重視不夠。其實,招聘到合適的人并不容易,并且應該說是很難。這一點,有經驗的招聘經理都有體會。2、企業對招聘崗位沒有做科學的崗位分析,招聘條件沒有依據;成功與否界定不清晰、明確。所以,錄用結果出來后,通常認為本次招聘工作就完成了。企業通常無法評判本次招聘工作的質量,即使總結一下,一般而言,也是依靠大家的直覺而漫談。3、招聘成功與否的后果顯示滯后,并且較復雜。沒有一套招聘工作的追蹤、分析系統。當某某員工表現不佳時或發生勞資糾紛時,人們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處理正在發生的事情上,無法評估、總結招聘工作的作用。4、招聘工作的隨意性。一方面,企業沒有做人力資源規劃;另一方面,用人部門提需求時,比較倉促、隨意。導致人力資源部門的招聘工作難做。5、招聘方式不合適、招聘對象的來源的定位失誤、廣告媒體的選擇、設計方面的問題等。6、人事測量工具的問題、選拔流程、測試人員的問題等。
針對企業在招聘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我們將分成專題逐個分析。
在進入各個專題的討論之前,首先,談一下招聘流程。由于企業規模不同,企業的所有制性質不同,所在行業不同,企業招聘的崗位不同等等,使得企業在招聘時的程序有一些小的差別。但是,基本上企業的招聘流程大致如下:1、各用人部門提出招聘需求計劃:崗位名稱、需求數量,計劃上崗時間等。2、崗位分析(需要人力資源部門共同制定)。3、選擇招聘渠道、方式。4、制定招聘計劃和預算。5、上級批準計劃和預算。6、實施招聘并獲得初步人選信息、資料。7、安排人力資源部門初步測試、甄選。8、安排用人部門及相關人員測試及面試(對于重要崗位應該增加測試的廣度、深度,例如采用評價中心等方式)。9、企業做出初步錄用決定。10、同被錄用人員溝通有關企業的基本情況、崗位的具體情況、錄用后的待遇、職業發展通路等事宜,并達成錄用共識。11、錄用前的準備:體檢、驗證相關證件、資料等。12、人事資料轉移、簽訂勞動合同。更有效地實施招聘需要做好若干方面的工作。其中,人力資源規劃和崗位分析是搞好招聘的基礎,這兩方面工作的質量如何,對招聘工作的質量和效率有著直接的重要影響。
“人力資源規劃”和“崗位分析”是招聘基礎
下面分析“人力資源規劃”和“崗位分析”是如何影響招聘工作的。
人力資源規劃是企業戰略規劃的一部分。由于人才的稀缺性、趨利性、價值易變性等等,使得企業不可能剛好在需要人才的時候就能夠獲得適用的人才。所以,企業人力資源規劃變得越來越重要。通過規劃可以避免招聘工作的盲目性、隨意性,從而提高招聘的效益和效率。
崗位分析(或叫做工作分析、職務分析)產出“崗位說明書”,它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1、崗位職責;2、工作環境、條件;3、入職要求。“崗位說明書”是招聘過程中所圍繞的核心和基礎。我們以招聘廣告為例,分析一下崗位分析的重要作用。我們統計、分析了企業的招聘廣告發現,企業招聘廣告中,80%以上的企業,只給出了“入職要求”,但是,沒有給出“崗位職責”和“工作環境和條件”。例如:有這樣一個廣告:“招聘:軟件工程師,2名,要求:本科畢業,英語六級以上,三年以上工作經驗。”這樣的招聘廣告,沒有給出該崗位的職責,讓應聘者無法判斷本人到底是否適合該崗位。軟件工程師有很多種,例如,做單片機應用軟件設計的軟件工程師,根本不可能做數據庫軟件設計;又如,做網站設計的軟件工程師,也不可能做計算機系統維護的工作。這樣的招聘廣告,會給應聘者帶來困惑,很多合適的人也可能會在猶豫中放棄;由于要篩選大量不合適的簡歷等,又影響了招聘工作的效率和質量。高素質的人才,通常還會疑問:一個公司如果連招聘廣告都做不好,這樣的公司有前途嗎?有了這樣的疑問,當然就會影響其投遞簡歷。所以說,在招聘廣告中,一定要依據崗位分析給出:1、崗位職責;2、工作環境、條件;3、入職要求。只有這樣,才能為高效率招聘打下好基礎。
信息行天人力資源管理 曹子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