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說,家是休息的港灣,盡量在家的時間多拿出來留給妻兒和父母。
但客觀環境需要你在家辦公時,你能適應那個辦公環境嗎?很多人會說不行,沒效率。
這時候就涉及到究竟是[人去適應環境],還是[環境去適應人]。
自從有了人類,人這種高級哺乳動物就一刻不停地在與環境做斗爭或改變環境使之因勢利導地適應自己。
但我同時認為,人類是具備適應很多非常惡劣和復雜的環境的能力的。
你的家是那種惡劣到及至的環境嗎?一般來說應該不算惡劣到那個難以言表的程度。
曾經有人跟我建議過抽煙斗,理由是香煙燃燒時間短(10分鐘一顆),煙斗燃燒時間長(40分鐘一斗);還有一點:香煙需要彈煙灰,煙斗不需要,所以抽煙斗不容易像吸煙那樣因為不停地點煙、彈煙灰而被打斷思路。
我認為,這是[讓環境適應人]。
所以很多人是這樣做的,改變環境適應自己。
不過,把家改造成辦公室,然后在書房掛上一塊小牌[總經理室],再貼張條[請勿打擾],再為妻兒訂幾條規矩:比如說嚴禁發出噪聲,如果有事需要找你,請先致電約時間等等。
這些做法你覺得怎么樣?我估計至少你老婆是堅決反對的。
于是你就迫不得已選擇了周末到辦公室辦公。
其實,[人同樣可以適應環境]。
為什么你不能適應家里辦公?因為你以前沒有在惡劣至極的環境下辦公的經驗,所以你不能適應家里的嘈雜。
當如果你先經歷一段時間那樣的環境,然后再回到家辦公,我估計你可以接受和適應偶爾被妻兒打斷的狀況。
這樣可以一舉兩得:既對得起工作,又對得起家人,起碼你就在他們身邊、眼前,盡管你沒有太多時間和他們說話聊天。
有一句話印證了這一點:人沒有吃不了的苦,只有想不了的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