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B:企業在人力資源成本控制上有哪些策略與方法?
在很多企業中,人力資源成本也是一塊很大的成本,而且由于“工資剛性”的經濟特點,人力資源成本往往越來越大。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人力資源成本控制的總目標不是單純的降低總薪酬成本,而是提高人力資源的投入產出率。而要提高人力資源投入產出率,一是降低相同產出下的人員數量;二是提高同樣人員數量下的產出。由于工資的剛性,因此不到萬不得已,一般不把降薪作為人力資源控制的手段。
一、降低人員數量
降低人員數量的策略有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技術手段運用:如手工改自動化、設備操作改進、工藝方法改進、IT技術應用等
2、組織結構優化:一是縱向扁平化,壓縮中間層級,降低人員數量;二是橫向合并化,合并職責相同或相近的崗位數量;三是通過對業務的集中管理(如集中采購、集中核算等),降低人員數量。
3、人工定額/定員控制:通過現場計量、工業工程分析、機器參數分析等方法確定一線員工勞動定額,然后按照既定產出進行定員配置。或者按照工作分析的結果對非一線人員進行定崗定編,超編制必須履行批準程序,或對二級單位按照產出進行薪酬總額控制。
4、業務和管理外包:在業務量不足時,通過對產供銷研等部分非核心業務環節以及部分管理職能進行外包,可以降低員工數量,削減固定性支出。
5、利用勞務公司:對一些非核心關鍵的一線工人通過勞務公司配置,也可以降低企業的固定員工配置。
6、利用實習生:對非核心的、簡單重復勞動的、技術輔助性的崗位借用學校的實習生,也可降低固定員工配置。
7、培養多技能工:對工作量不飽滿的崗位技能需求,通過培養多技能工,也可減少崗位配置。
二、提高人員效率和產出
提高人員效率和產出的策略有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 技術手段運用。如通過手工改自動化、設備操作改進、工藝方法改進、IT技術應用等,提高效率和產出。
2、改變薪酬模式。如實施計件工資、累進計件、提成工資、年薪制、股權激勵等方式,將固定薪酬變動化,與業績進行掛鉤,激發員工工作動力,提高產出。
3、提高員工能力。通過加強培訓、師傅傳幫等方式提升員工技能,提高工作效率和產出。
4、 企業文化建設。通過改善生產環境、尊重與關愛員工精神世界與個人成長,提升員工的歸屬感和對企業價值觀的認同,激發員工工作潛力,減少流失率,提高產出。
5、標準化管理。總結實踐中最經濟最高效的工藝方法、操作方法、管理程序進行標準化,制定操作規范和管理手冊,然后進行推廣,提高生產和管理效率。
6、 流程優化與管理統籌。通過流程優化或流程再造,以及強化計劃和管理統籌等方式,提升流程的效率,提高產出。
作者:大財務咨詢楊立國 (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