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實踐就請閉上嘴
《任正非正傳》一書里記錄了這樣一個故事:
華為一個新員工,北大畢業,剛到華為時,就公司的經營戰略問題,洋洋灑灑寫了一封“萬言書”給任正非,原本以為自己獨到的見地能夠打動領導,但結果任正非批復:“此人如果有精神病,建議送醫院治療,如果沒病,建議辭退。”
職場不是肥皂劇,別把自己當主角,想靠一封萬言書就引起老板的重視、得到領導給予的額外機會,我們大多數人是沒有這個運氣的。
沒有腳踏實地實踐的人,如果給了他發言的機會,往往會坑了一個管理者。新人沒做過管理,不懂企業管理的那些套路,他只會從自己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在這種情況下,重視這種“萬言書”就等于把管理者帶到坑里。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一個士兵如果不去處理好眼前任務和敵人,而是只顧著給將軍提意見,吐槽軍隊如何弊端、垃圾、應該怎么改,這個仗還能打嗎?
每個人的位置會決定這個人的視野,從新員工的角度永遠無法全盤看待企業的問題。對公司所處的市場環境、商業模式、管理策略一無所知,但就是覺得自己能力出眾、鶴立雞群、分分鐘KO公司老板、解決企業問題,無論能力強不強、培養價值大不大,這種沒有自知之明的人開除了也不冤。
愛說是人的天性
踏實做事才是本事
人天生有一種負面行為,就是抱怨,對于身邊不滿意的事情,就要“懟”個痛快。于是公司里永遠不乏一種人,仿佛全世界就他一個人發現了同事不行、領導傻逼、待遇太差、公司藥丸,總是絮絮叨叨,見到人就說公司存在的種種問題。
對于這種人,智商在線的可能就跟要好的同事抱怨一下;智商不在線的,就跟這位北大高材生一樣,一封萬言書跑到老板面前抱怨。
然而,把問題說出來沒什么了不起,人人都有這個本事,重要的是能夠在改變不了這些問題的情況下,還能踏踏實實做好自己的事情。
小匯有個游戲公司的HR朋友,幾年前常常跟小匯吐槽公司創業初期各項待遇跟不上,加班又很多,員工意見很大,但在公司內部她一句抱怨的話都沒說,仍然一邊給員工辦離職手續,一邊安撫還在職的員工。
小匯特別欣賞這樣的HR,站在公司的角度,她不能像其他員工一樣抱怨不公,影響員工情緒,仍然做好HR的本職工作;但站在員工的角度,她對自己的現狀也不滿意,所以對外也需要宣泄。如今不到四年的時間里,公司由于幾款比較成功的手游,已經在準備IPO了,她自己也帶起了3位下屬。
每個公司都會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完全合法合規的公司基本都死掉了,如果不能改變這些問題,踏實做好你自己的事情,比什么都重要。與其花時間寫萬言書怒斥公司存在的問題,倒不如扎扎實實做好自己的崗位工作。
培養你,辭退你
從來都不是看能力
能不能做,是能力問題;肯不肯做,是態度問題。很多人自恃能力出眾,不肯做能做的事情,天天想著自己還不能做的事,這就是價值觀的問題。
這位北大高材生,荒廢該做的事情,去想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忽視基礎崗位的價值,太過急功近利,這樣的人被辭退,其實也都是情理之中。人永遠都渴求晉升,就算任正非換了副“求賢若渴”的面孔,重用了這位高材生,他也會拋下手頭的事情,去想一些自己管不了的事情。
一個人的能力可以培養,態度可以改變,但價值觀總是如同刻了模子一樣,除了回爐重造就改變不了了。
小匯公司的財務Beata,是我從幾十個應聘者中挑出來的。干凈利落的女孩子,不算搶眼,文憑不高,但總給人踏實的感覺。前任財務匆忙離職,也沒詳細交接,但遺留的爛攤子,經她有條不紊地梳理,沒有給公司造成任何困擾,而且各項賬目和報表都比以前更明了。
與學歷相比,能力更基礎,態度更重要,價值觀是根本。Beata沒有北大的高學歷,卻遠比華為這位北大高材生更受企業青睞。她不會跟這位高材生一樣因為前任留下的爛攤子,一封萬言書痛斥公司財務管理混亂,而是一個人努力解決這個爛攤子,把自己能做的事情都做好。
這一點對于HR也非常有啟發。初期的HR主要是事務性工作,很容易產生無論是前途還是錢途,都比較渺茫的感覺。但我們每個HR,都經歷了這樣一個過程,基礎的事務性工作能夠讓你更好地理解HR工作意義,也能培養HR工作所需的硬能力和軟技能,千萬別落下了手中的活,去想著企業戰略、企業管理這些你還不能勝任的事情。
最后,聽話,出活,端正工作態度,踏實做好本職工作,總有一天就算你不寫萬言書,也會有領導重視你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