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和人不一樣,錢和錢也不一樣,所以,同樣的錢分配到不同的人身上,起到的作用也不一樣。
那么,如何讓同樣的錢發揮更大的作用。
我們知道炸藥都有個當量,但是不一定必然能把當量完全發揮出來形成巨大的爆炸力。炸彈之所以厲害,是因為它引爆炸藥,專業說法叫快速燃燒以后,產生強烈的氣體膨脹。
但是膨脹的力量也是遵守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原理。你要把炸藥放在一個完全密閉,而且產生巨大壓力的容器里,產生的爆炸力才會是最大的,如果把一個炸彈拆開,把炸藥倒出來,放在地上,你劃根火柴,它不會產生多大的爆炸力,只有在一個高度壓縮的空間里頭才會產生巨大的爆炸力。
這什么意思呢?引申到激勵上頭,就是說同樣的錢,由于你對它使用的不一樣,而產生攻擊的飽和度或者它的力量的飽和度是不一樣的。
所以企業第一要舍得給員工發錢,舍得把利益讓給員工,與此同時,錢永遠不只是一個數字,同樣數字的錢,你不設定很好的場景,它發揮的作用是相當有限的。所以談到華為的錢,我們必須要談另外一個問題,就是華為是如何營造特定的制度和場景,讓錢發揮最大的效應,在員工身上激發出最大的能量。
上次在巴塞羅那見到任正非的時候,他講到了一件事,據說他在很多場合也講到過,就是說華為的員工如何娶得美女的事情。可能有不少人聽說過華為喜歡招那種“胸懷大志,身無分文”的人。身無分文,沒有大志,不會用你,但是如果你胸懷大志,但你很有錢,或者說你對錢感覺很淡,這樣的話你在華為環境可能發揮不出更大的能量。
所以華為每年都會做校招,就是到一個學校里頭去,整班整班的招到華為里。華為的員工當中,有一個學校的人特別多,在重要崗位上畢業于這所學校的人也相當多,這所學校叫華中科技大學,以前叫華中工學院。
我是湖北人,我對這個學校還有點了解,順便插一句,這個學校不像北大清華那么有名,但是他們這些年來人才輩出,微信支付的張小龍就是那個學校畢業的,為華為立下汗馬功勞的幾個高管也都是那個學校畢業的。
因為學校在武漢,學生以湖北人為主。湖北是一個經濟不發達的省份,它不像廣東的某個村子,村長出去澳門賭博一輸就是幾個億,湖北的經濟相對比較落后的,農村的人口也很多,所以這個學校里頭來自于農村的學生很多,家庭經濟狀況不好的學生很多。
這些學生到了華為以后, 他們為什么能發揮很大的作用呢?這就跟華為的激勵機制有關系。比如說一個學生,他家是上海北京的,或者是深圳廣州的,他家里可能很有錢。錢這個東西是很奇怪的,有人說有錢最大的好處,就是讓你覺得它的作用是有限的,等你有錢以后你發現錢是有限的。有錢有一個最大的壞處,就是你從小要是不缺錢的話,你對錢的渴望和貪婪——我們把“貪婪”當成一個中性詞,對錢的貪婪就不會那么足。
也就是說,你對于金錢的饑渴感不那么強。我甚至認為,企業家精神里一定包含著對錢本身的近乎病態的饑渴,如果你對錢沒有太強的饑渴,你已經掙足了幾十輩子都花不完的錢以后,你怎么去加班,你怎么還會去坐一年飛行里程達100萬公里的飛機?
能夠這樣做,一定是有一種近乎病態的、近乎癡迷的追逐,這是貧窮給人的一個很大的饋贈。但如果弄得不好,它的負面作用也很大,有些貪官就是因為年輕的時候窮怕了,然后對金錢產生了病態的追逐,由于貧窮或者說由于不富裕對錢他是有感的,而不是無感的。
我們對比一下,一個來自湖北農村的學生和一個來自廣東的一個學生,如果這兩個學生都到了華為,他們最后的表現有可能不一樣。我說的只是一種典型場景,不排除個別特例。如果一個員工被派到特別艱苦的地方去,因為華為的銷售額75%都是在海外,尤其是在亞非拉市場,比如有一個地方叫剛果金。
我聽華為員工說,說他們被派到那兒,要把人類的所有交通工具都要坐一遍,先坐飛機到哪兒,然后坐火車到了哪兒,坐汽車到哪兒,坐船到哪兒,坐小木船到哪兒,然后坐木筏到哪兒,坐手扶拖拉機到哪兒,一直到那個地方。如果你是來自一個大城市,家庭經濟狀況又很好,你心里會產生巨大的落差,我怎么會到這個地方來?
如果你給他漲工資,按照華為內部,它有個規定,到越艱苦的地方薪酬就越高,一般給你漲一倍工資甚至是漲兩倍的工資,這個結果就很不一樣。我們就做一個簡單的推算,如果你一個月掙4萬塊錢,給你派到了剛果金,可能你的工資就會接近10萬塊錢。
10萬塊錢是什么概念?對于城市的人來說,一個月掙10萬塊錢,還是經常聽說的。現在有一句話,不管你的工資多高,你的親戚們總能找到一個比你工資還高的人,這是在城市里。但是對于一個農村來的孩子來說,如果他一個月掙10萬塊錢,他在老家就是一個神話,是一個能夠傳遍方圓幾十里的神話,他父母的那種榮耀感,我是可想而知的。
如果他在那個地方工作三年,那地方也花不了什么錢,三年下來手里頭就有300萬的存款,這300萬拿到大城市里頭真的不算什么錢,但是對于一個農村出生的孩子來說,在他父母眼里這是一個天文數字,他們根本沒法想象。
任正非是這樣講的,他說如果他拿了這些錢,他就可以到縣城里娶最漂亮的姑娘。這個我們可以想象,因為他不僅掙錢多,他還是那個地方的神話,從她父母的角度來看,我兒子能娶上縣城最漂亮的姑娘,那又是怎樣的榮耀感?
反過來想,如果這個人出生在大城市里,你一個月給他10萬塊錢,他覺得不足以補償他在這里頭遭受到的種種的艱難困苦。非洲除了偏遠,生活艱苦, 往壞處想甚至有生命危險。我們去非洲旅行的時候都要做一個黃色的卡,是一個證,你如果沒有免疫能力,蚊子叮你一下,你可能就有生命危險了。
一個人如果家庭很富裕的話,到了那個地方以后,這10萬塊錢對他的激勵作用是非常有限的,甚至沒有激勵作用。你給員工同樣的錢,由于員工本身的個體差異,而導致最終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
這一點跟以前的藥物是一樣的,有的人吃一種藥,醫生告訴他一次三片,一天吃3遍,有的人,一次吃了一片,病就覺得好了好多,因為這個人平時不怎么吃藥,藥在他身上發揮的作用就很大。如果你是一個經常吃藥的人,你得加劑量,一次6片,一天吃6次,可能效果都不明顯。所以錢的數量就跟藥的劑量一樣,由于個體的差異,它產生的作用是很不一樣的。
我們經常聽到說,錢要用到刀刃,我們常常說的是做事情,要把錢用在該用的地方。我們對員工進行激勵的時候,你一定要對癥下藥,或者說你就有這么大的劑量的時候,你要看看對方,他的個體是一個什么樣的體質,在他身上能產生多大的作用。
如果你不考慮到這一點,只是在作為一個老板,你每次的激勵,公司的薪酬,工資的薪酬計劃差不多都是讓財務部門的人給你做出來的,今年賺了多少錢,按照公司的常規,多少是作為員工的工資,按照利潤的增長,我按百分之多少給員工一年增加多少,這不叫“大鍋飯,但它起到了“大鍋飯”的效果,因為你發下去,對所有人都是一樣的。但是每個人的個體差異不一樣,所以他對金錢的感知度是很不一樣的,在他身上產生的效果也是很不一樣的。
經濟學上有一種理論叫拍賣理論,就是說同樣的產品,同樣的產品的價值,它在不同的場景下,它的作用是不一樣的,對于不同的人, 它呈現的價值是不一樣的,我們一般的產品都是按定價的模式。
我這個產品賣多少錢,不管你是富人還是窮人, 不管你是順手掏出來的零花錢買一個手機,還是賣掉一個腎買這個手機,我不管,我就是用定價模式來銷售。我們經常看見那種拍賣現場,有的人起價5萬塊錢,最后成交價是500萬,這你覺得有點離譜,事實上并不離譜,因為這個東西對于不同的人,它的作用是不一樣的。
這是在商品市場上,在人力資源也是一個市場,員工也叫內部客戶,你用同樣的資源用同樣的錢,如何讓它產生的能量最大化?你一定要對這個場景,對每一個內部客戶要有要有深切的體察,你要了解他的人心,你要了解他內心的那些隱秘的需求,而不是一個平均化的需求。
我看到華為的員工寫了一些分享的文章,他說剛開始覺得被派到非洲有點失落,但是覺得自己能夠掙上這么多錢,他所引發的整體幸福感,他就平衡了。越是經濟不發達的地方,個人的幸福感常常是家族性,在經濟越發達的地方,個人的幸福感往往是個人性的。所以他掙這份工資的時候,那筆帳外人不清楚,他卻覺得這件事他賺了,他所得到的超出了他的付出,至少跟他的付出是相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