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到底需不需要博弈論,博弈論對我們有沒有益處,回答是肯定的。比如,在國家競爭方面,政治、軍事、經濟以及外交博弈無處不在,學習和運用博弈論很重要。又比如,在社會管理方面,被監督者與監督者之間,腐敗者和反腐敗者之間也在斗智斗勇。有道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稍不留意,就會落得個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后果嚴重。
那么在企業管理方面,盡管看似也需要懂得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道理,但筆者堅持認為,即便需要博弈的時候,也可以采用美好的辦法,友好博弈,讓“佛”在心中,實現雙贏或者多贏。我這樣說,立馬會有專家學者或老板提出異議,因為在許多人看來,管理者不狠一點,就沒有威信;做事情不老道(狡猾)一點,就會吃虧。
有這樣一位老板,生來就是一個善良的人,在員工中口碑不錯。但他發現生產線上浪費嚴重卻無人關注,很是痛心,對管理者和員工恨鐵不成鋼。
后來聽教授講,管理中你要學會和員工博弈,才不至于在管理中吃虧。教授繼續建議,你自己太善良發不了狠,可以找一個狠一點的管理者唱白臉(做壞人),你自己唱紅臉(做好人),這樣一唱一和就解決問題了。后來他招到一位頗有專業能力(能看到生產線上的各種浪費)的管理者,而且管理風格潑辣,手段夠狠。他每天泡在現場,很敬業,懷揣“秒表”到線上查找問題(各種浪費),并限期員工整改,不能按期整改的員工就會受到處分。
這樣做很快見到了一些成效(效率有一些提高),但員工的不滿也與日俱增,終于有一天總爆發——罷工。老板不知所措,找員工協商,員工提出來:只要老板辭退這名拿著“鞭子”的“狗腿子”大家就復工。老板不得已,把這位唱白臉的管理者辭了,一切恢復到原來。
還有一家企業,食堂浪費十分嚴重,每天飯后要倒掉大量的剩飯剩菜,讓人看著痛心。在“光盤行動”的召喚下,老板也希望改變現狀,要求行政部門出臺措施進行管理。
首先出臺了有關處罰規定,但一段時間以后發現問題依舊。后來發現,是因為沒有具體的監督主體,所以布置任務讓保安負責監督,抓到浪費者就寫罰單。一切看似有效,但是有一天多名男員工一擁而上把保安打了,從此,保安也不敢“嚴格執法”了,食堂管理回歸原樣。
以上是企業管理中的兩個極端例子,博弈雙方玩的是“零和游戲”,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在許多老板看來,要么放任不管,要么積極博弈,好像沒有更好的辦法了。
當然,在管理現實中,更多的情況是勞資雙方通過博弈達到某種平衡,員工認為,只要監督方不過分就暫且忍一忍;公司方認為只要不出大亂子,員工有些不滿也在所不惜。需要強調的是,博弈中的這種平衡看似風平浪靜,但通常都是以犧牲員工的士氣和積極性為代價的,是不健康的。
筆者認為,老板在處理與員工的關系時,必須放下看似先進時髦的博弈思維,摒棄基于這個思維的粗暴做法,并以長輩的姿態關注員工,愛護員工,幫助員工成長,即設法提升他們的心智、意識和能力,在企業內逐步培育互助友愛的家文化。
在這個基礎上,才可以發揮我們的管理智慧,研究恰當的機制或辦法,設法喚起員工美好的回應,和員工一起解決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升效率。
對此,我們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辦法。
首先,深入現場第一線了解和記錄生產線存在的各種效率浪費問題;
第二,把這些問題分門別類,如搬運浪費、走動浪費、單手作業浪費等,輔之以現場的照片(絕不能把照片的焦點聚焦到人臉上,而且只講問題,不講責任)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建議,做成簡單易懂的培訓教材;
第三,對生產線員工進行集中講解培訓,確認大家是否聽懂,并即刻動員員工自己動手一起解決問題,最好明確與解決問題相關的獎勵措施;
第四,手把手輔導員工查找問題和解決問題,并把解決問題的結果寫成改善報告;第五,讓老板到現場觀摩和欣賞員工的改善,讓員工講解改善的過程和成果。老板應該對員工的表現和結果給予由衷的贊揚,并兌現約定的獎勵措施。
看上去,這是一出人為編導的戲,里面有導演,即實施顧問或者優秀的管理者;有導師和拉拉隊,即老板;有演員或群眾演員,即廣大員工。這樣一出戲的重要意義是不言自明的,它讓老板和員工之間的關系出現轉機。
在這個過程中,員工不僅享受到來自管理層和老板的尊重,還可以體會到因為個人成長(逐步擁有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所帶來的成就感。老板也能體會到這樣的感覺真好,因為不恨,不罵,不斗,員工也能積極向上,自己的生命變得豐富和快樂。當然,這樣一種美好的局面不可能唾手可得,需要付出足夠的耐心和努力,身邊還需要優秀導演的參與。
例如,前面提到的改善食堂剩飯剩菜的問題,除了要求要持續改善飯菜的質量之外,其實可以有更多的選項。
某企業借用上述生產線改善的大致模式,先拍下浪費食物的現象,結合一些該如何對待糧食的古訓或要求,做成簡單的教材;
第二,對全體員工進行培訓,讓全體員工在《×××倡議書》上簽上名字;
第三,將倡議書懸掛在食堂顯眼處;
第四,初始階段,由管理者或行政部員工輪值在食堂入口處提請大家按倡議約束自己……堅持一段時間之后,問題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解決。
另外一家企業就做得更生動,更人性,更美好。這家企業也對員工進行了教育,并告知盡量不剩飯菜,吃多少拿(買)多少,實在吃不完也可以剩下,以保障身體健康為原則。
與此同時,把食堂的出口做成兩道門,一道是守約的綠色通道;另一道是沒有守約的紅色通道。在員工養成良好的習慣之前,還需要由管理者或行政部員工輪值在食堂出口處提請員工如實選擇通道。
管理者要想擺脫博弈心態,就必須從尊重人性出發,并通過充滿智慧的人性化美好形式,感化、教育和約束員工,讓員工始終愿意以天使的面目示人,而把內心的魔鬼牢牢禁閉在法律、道德或信仰的籠子里。如此,才是中國企業管理之幸,也是管理者們人生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