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名摩根大通實習生的一天中,我們看到了投行的工作強度,而年輕分析師一周工作90小時以上更為普遍。“交易室就是個工廠,500到1000人擠在一層樓,一臺電腦、一部電話和一臺提供金融數據的彭博終端,就是你所有的東西。”一家投行固定收益部門前主管曾向《衛報》吐槽其工作環境。
而據《華爾街日報(博客,微博)》報道,美國投行基層分析師的年薪通常為7萬美元,包括獎金加班費等共約14萬美元,這樣的待遇與一線科技公司相比已失去了競爭力。薪水減少,工作強度卻未變,對于越來越注重生活質量的新興一代來說,銀行業魅力不再。以高盛集團為例,相比2007年人均約66.15萬美元的酬金,2014年則縮水近一半。
據哈佛大學官方報告顯示,2014年哈佛大學商學院僅有5%的畢業生選擇進入投行或交易等金融領域(2007年為13%),而同年加入科技公司的哈佛商學院畢業生高達17%。此外,即使進入投行工作,2年后大多數分析師都跳槽去了對沖基金、私募基金或其他行業。
科技公司近年來吸引到了更多的優秀畢業生,因為他們能夠給出承諾:你將得到可觀的報酬,但同時你也將擁有快樂的生活。
為了同硅谷爭奪人才,多家大型投行開始試圖用“減負”來吸引年輕人。《華爾街日報》曾報道,2014年美林證券曾發內部通告建議基層員工每月至少休息4天, 摩根士丹利成立了致力于改善基層工作條件的委員會,高盛還曾邀請印度大師、《心靈的密碼》一書作者Deepak Chopra來跟員工一起探討健身、休閑與度假的價值
在投行交易團隊中,最底層是分析員,按照傳統的流程,一名初級分析員至少要有2到3年的工作經驗才有機會晉升一級,成為經理 (Associate),前者人數一般至少是后者的兩倍。
此次高盛的第一個承諾就是,只要初級分析師業績達標,就有望2年之內成為經理。而早在2014年夏天,高盛就已經把初級分析師的待遇提高了20%,而華爾街投行經理的平均年薪要比分析師的高出6.3萬美元。
此外,高盛集團內將出現一個名為“Junior Banker Sponsor”的新職位,這10到50名管理基層員工的新經理將來自于高盛各地辦事處。
其他職位的升職速度也將加快,比如按原規定,要想升任VP職位,最合適的人選也需要等待超過7年時間,改革后他們將只需5年半左右。還有個好消息是,初入投行的分析師們將會更早看到自己的未來,大概6個月時,他們就能明白自己是否能升職,而此時對沖基金及私募正開始從投行挖人。
根據高盛的第二個方案,工作滿2年的初級分析師將要進行輪崗,也就是說,這些人有可能被換到同一辦事處的其他部門上班,也有可能直接被調往其他國家。“如果你在高盛工作3年,將會有2段不同的工作經歷。”高盛投行業務聯合主管David Solomon表示。
除了工作累和升職慢,工作枯燥也是投行不再那么吸引畢業生的原因之一。一名畢業于常春藤高校的對沖基金實習生曾調侃初級分析師的工作“連猴子都能做”。高盛投資高盛投行部聯合主管David Solomon也承認,盡管過去為客戶提供的許多服務都需要大量人工,但在科技發展的今天,許多事情已經不值得用人力了。
為了幫助初級分析師將精力集中在更有價值的事情上,高盛引進了新的技術平臺來幫助分析師處理首次公募的時間線以及費用等工作,30分鐘搞定的項目之前需要花費分析師大概6小時。而據高盛銀行部的COO Luke Sarsfield說,高盛還將引進其他技術平臺,包括能幫助分析師處理并購案例的平臺。
顯然,這些方案會讓一些初級投行人面臨失業,至少明年的招聘職位將會減少。高盛也不可能靠這些措施就能留住所有的初級分析師,“我們做的事情都是為了盡可能給想在此奮斗的那部分人創造最好的發展機會。”David Solomon 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