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處于原始積累期的華為,集結了一群雄心勃勃的年輕人,使得處于饑餓狀態的華為幾乎無所不能,嚴酷的外部環境以及貧瘠的資源,內部管理的各種挑戰,都沒能徹底摧毀它的組織意志,相反卻使它內在的凝聚力更加強大。無疑,“導師”任正非是這個組織的靈魂與旗手。
“他揮揮手,一個瘋子就帶一幫傻子,占領了上甘嶺、華爾街……他代表了你的利益,你相信他啊。”華為一位高管說。
華為芯片公司總裁的感受是:“老板創業時40多歲,帶了一批二十出頭的大學生,他們比較單純,老板給了大家一個最簡單的學問——對客戶好,你就好。大多數人信這個思想,發現走正道也能賺錢,也就跟著他走正道了……”
當然,這樣的前提是“傻”,是相信;信則靈,信則有正念;有正確的價值觀,才會在成就組織的同時成就每個個體。“聰明的人”大多是懷疑主義者,疑則不同心、不同路。
任正非在27年之后總結道:“從公司過去的情況看,其實優秀的人都走光了,就剩下我們這些不優秀的人,我也是個阿甘,相信傻干會成功,所以我沒走,你們也傻就留下了。過去傻成功了,你今天同樣傻也會成功的,華為文化最大的特點就是傻,傻的人就是以客戶為中心,在人生的路上我們是合作奮斗,每個人去自省吾身去改變自己。”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華為技術專家說:“老板總講留下來的人傻,優秀的人都走了,這是不對的,沒有優秀的人怎么能造就今天的華為?留下來的人為什么頭腦簡單?他不需要復雜,大家都是聰明人,選擇了相信就跟著你干,20多年公司就像個大篩子,把復雜的人——不見得都優秀的人篩出去了,簡單的人——不見得不優秀的人篩出來了,篩出來的人跟社會上的人比顯得異類,社會確實太復雜了。
華為本質上是簡單驅逐復雜的文化,類似于校園文化,任老板就像個導師,或者校長兼導師……
華為文化很簡單,但文化縱深很深。可以復制嗎?
來源:《下一個倒下的會不會是華為:故事、哲學與華為的興衰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