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到2012年,中國企業海外并購實現了“五年增五倍”,總投資金額從2008年的103億美元發展到2012年的652億美元。2012年中國企業海外并購家數達319家,比2011年增長了54%。然而,并購既是企業成長壯大的一個重要方式,又是復雜程度較高、風險較大的戰略行為,尤其是跨國并購。
國內外研究機構的大量研究也表明,僅僅十分之三的大規模企業并購真正創造了價值,依照不同的成功并購標準,企業并購的失敗率在50%到70%之間。
跨國并購最大的瓶頸是人才問題;同時,“人”是管理復雜程度最高的。除了財務投資型并購以外,大部分海外并購完成之后,馬上面臨的就是運營挑戰,尤其是對于知識密集型的產業,人力資源及人才問題顯得尤為重要。
收購后,須盡快明確重要事項的決策權限
中國企業收購海外企業,首先要做的就是通過優化目標公司的治理機制和明確其決策程序,快速有效地實現對目標公司的控制。
不同公司所有制對于公司治理要求和控制權的實現方式有所差異,中國企業必須依據自己的管理能力和對目標公司控制的要求,選擇合適的所有制結構。一般來說,“有限公司”控制力較直接,對公司治理要求也不高,適用于對中小企業的收購;“股份公司”對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要求較高,以董事會控制為主,適用于對于較大型企業的收購。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國家對主要決策機構的定義是不一樣的,在英美國家,一般除了股東大會外主要由董事會作重大決策,而德國則是由監事會作最終決策,管理董事會日常決策。
全資收購后一般會重新組建董事會。土耳其法律規定,董事會成員中必須至少一人是土耳其人且常住土耳其;德國法律規定,規模大于2000人的有限公司,其監事會成員中必須有50%來自職工代表。如果不是全資收購,建議在投資協議中明確董事會相關席位的任命。
在收購后,建議中國企業要快速明確“三重一大”(重大問題決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項目投資決策、大額資金使用)等重要事項的決策權限。不過現實的情況是,中國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通常有較長的決策過程并涉及許多不同的部門,這可能潛在地延緩對交易后存在問題的決策流程。
管理和保留人才對中國公司格外重要
管理和保留人才對中國公司格外重要。成功的收購方都會在交易結束前便實施嚴密的人才保留計劃,以保留新收購企業中最為優秀的人才。對于那些為了獲得某種“能力”而進行的并購交易,因為所收購的資產往往是無形的,很有可能隨著關鍵員工的離開而蕩然無存。
在安永最近的一次對來自美國、德國、韓國、中國香港和中國大陸的高級管理人員的調查中,45%的受訪者認為,留住關鍵人才是并購成敗的關鍵。中國收購企業應采取適當的方法,最大程度地減少人事摩擦,充分利用被收購公司的人才來支持海外拓展戰略,進一步構建自身全球化組織的各項核心能力。
有助于穩定人才的方式很多,比如盡快進行雙方最高層會晤,依據并購目的設計關鍵員工篩選的指導原則。篩選的原則必須嚴格基于“能者得之”,完全根據候選人的能力、資格、個人發展目標、工作經驗而定,挑選出最合適的人才。同時指定一名高管負責穩定這些關鍵人員,快速擬定出包括50~100名新公司不可缺少的重要員工名單。
然后,針對關鍵人才制定專門的人才保留計劃,必要時可為個別員工量身定制專門的保留獎金計劃。有吸引力的金錢激勵能夠維持員工的工作表現,并留住關鍵人才。訣竅是不能付得過多或者過少。這些用于激勵員工士氣的花費,一般大約占整個交易并購費用的5%~10%,因此事先的預估非常重要。
最后,與關鍵人才一對一的溝通也非常重要。溝通必須快速且有效,最好預先制定各種預案。
據安永2010年的一項調查,除了一些大型企業以外,70%進行海外并購的中國企業是第一次實施海外并購。其中,90%的企業在海外并購前沒有在目標公司所在國的投資經驗。很多時候,中國企業是先有業務需要去并購,后來才考慮到需要培養海外人才。這個時候,促進并購后中方高管與外方高管的融合就非常重要,中國企業在條件容許的情況下,應盡早開始培養自己的海外高級人才。
員工會在交易宣布后的第一秒就開始關注以下五個問題:“我會因此失去工作嗎?為什么會發生這件事情,是因為公司經營不善嗎?我對新公司是有價值的嗎?我的技能是新公司需要的嗎?即使我保住了工作,我會因為并購后的重組轉移到新的部門、新的環境嗎?”
根據安永的調查,45%的高級管理人員認為,“關注各種類型的利益相關者,并與他們實施有效的溝通”是企業并購成敗的關鍵之一。
從本質上來講,員工都懼怕變革,除非他們知道準確的消息。否則,各種傳言和流言將在組織內蔓延,最終給公司整合帶來巨大的挑戰。流言之所以會被廣泛傳播,大多是因為員工無法從正式的渠道獲得他們渴望知道的相關信息。因此,中國企業在海外并購時,必須成立相關的溝通與變革小組,承諾及時、準確地將相關信息傳遞給每一名員工,沉默和放任不管會加速恐懼和流言在組織內傳播。
整合的關鍵是文化整合
安永最近的一項調查發現,在與人員相關的整合中,34%的受訪者認為整合成功的關鍵取決于雙方的文化整合。中國企業家們應該認識到,并購雙方的文化差異是巨大的,因為他們面臨的不僅僅是來自企業層面的組織文化差異及沖突,還包括國家文化的差異及沖突。中國企業家們應通過成立文化整合小組,來預防文化沖突,實施有效整合。
做好被并購方以及所在國家的文化評估。對于目標企業的評估應特別重視文化的研究,應通過組建調查團隊,采用合理、系統和科學的方法,對并購目標的國家文化、企業歷史和發展戰略等深層次問題進行調查與分析,然后再與自身的企業文化以及整合后的企業文化進行匹配。
求同存異,優勢互補,實現企業文化的有效對接,促進企業文化的整合與再造,確保企業并購真正成功。雙方管理層共同開展文化整合的研討,在理解雙方文化差異的基礎上制定文化整合的計劃,并制定新公司的文化指導手冊。
建立定期發布機制。定期將新的文化價值觀、原則、行為方式等通過郵件、海報、電話會議等方式準確傳遞給員工。
并購是企業實現快速增長的重要手段。對中國企業來說,海外并購也是實現國際化的一種重要途徑。但是,成功簽訂并購協議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對于有效進行并購后整合,中國企業需要給予充分重視,其中,“人”是最復雜,最需要關注的領域。需要從機制及人員整合方面及早做出相應的準備,以確保并購戰略目標的成功實現。(安永交易咨詢部并購整合服務合伙人 王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