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大家都知道,績效考核的原則是:
1)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
2)責、權、利相結合的原則;
3)公司、部門、班組三級考核的原則;
4)考核結果與員工 薪酬 、與獎懲掛鉤的原則;
5)結果反饋被考核人的原則,使95%以上的被考核人生產績效提升,使95%以上的員工對考核制度滿意;
6)考核促進企業效益提高原則;
實施考核后,使企業管理得到改善,使生產經營業績得到顯著提升。
一個優秀的績效考核方案應滿足下列要求:
1、目標一致:企業經營目標與考核目標一致、清晰,企業希望員工做什么,就考核員工什么。
2、標準量化:標準要客觀、量化,很多企業的績效考核不能推行到位,流于形式,都是因為標準模糊。
3、心態良好:企業必須具備相應的文化底蘊,要求員工具備一定的職業化的素質。
4、與利益、晉升掛鉤:績效考核與利益、與薪酬掛鉤才能夠引起企業由上至下的重視和認真對待。
5、“三重一輕”原則:1)重積累:平時的點點滴滴,正是考核的基礎;2)重成果:讓數據說話、注重成果,讓員工看到進步,才有前進的動力;3)重時效:按周、按月、按季度考核績效,兌現獎懲。發揮考核的激勵作用;4)輕便易行:指標不宜過多,要便于操作。
6、績效考核方案制度流程簡單、清晰、明確,易于理解,易于操作,易于執行,易于控制。
我個人感到,目前在 制造業 企業在實施生產績效考核方面,普遍存在下列10個問題:
1、管理基礎薄弱:企業部門職能、崗位責任不明確,內部基礎管理工作薄弱,在工作檢查、干部述職、原始記錄、統計報表等管理環節存在嚴重缺陷;
2、考核方案有缺陷:績效考核制度和流程不完善,考核指標設計不合理,導致績效考核無法認真執行下去;
3、績效溝通缺乏:忽視績效溝通的重要性,導致企業老板、部門經理與企業員工之間對績效考核的認識不一致,不能形成共識;
4、學習 工作不到位:忽視績效學習 的作用,沒有對全體員工進行一次認真細致的績效考核學習 ,甚至 績效管理 人員也不熟悉績效考核工作的步驟、流程和表單的運作;
5、績效考核存在盲區:生產工人沒活干也拿原工資,一旦加班卻要支付加班工資的問題;
6、在實施計件工資的條件下,車間存在著快活、好活搶著干,慢活、累活、臟活不愿干、哄著干的問題;
7、計件工資與績效考核脫節:生產績效考核,怎樣同時兼顧產量、質量、成本、清潔和安全等考核內容?
8、考核數據評價難:績效項目和考核指標確定后,如何建立一個完整的績效指標信息反饋系統,怎樣監控指標完成數據的真實性和可靠性?
9、計件工資核算與技術技能怎樣結合,如何在實施計件工資時,鼓勵員工學技術、搞革新、創優質?
10、如何解決老工人不愿意帶徒弟,不愿意傳授生產技術的問題;
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本人經過近半年多的摸索、探討,初步歸納、總結出一套比較切合企業實際的操作方案。這套方案將包括下列內容:生產績效考核學習 課程大綱;企業部門職能與崗位職責手冊;生產工人計件工資實施方案;管理人員計時工資實施方案;績效考核管理與員工獎懲制度;績效考核操作方案;績效考核運作表單體系等。
通過這次系統地學習、研討,我們深深地感到:在企業實施績效考核的過程中,實現企業老板與管理層的有效溝通,在績效考核的目的、方法、制度方面達成共識是績效考核能否有效貫徹,能否成功運作的關鍵,績效考核工作也必將是一個不斷摸索、不斷學習、不斷完善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