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智商”網站的新調查發現,42%的公司中,懶鬼下屬在工作中的滿意度和參與度最高。為什么不呢?《華爾街日報》解釋說,出現這種現象,在一定程度上老板要負責,因為他們分配給懶蟲的任務太簡單。所以他們沒有在工作中累垮,一般解決一點小問題就能完成任務。畢竟,較低的期望更容易實現。
你是懶鬼還是奮斗者,怎樣才能知道?問自己下面的問題吧:
每日
你一般檢查幾次Facebook,Twitter,Pintrest或其他社交媒體網站?如果總次數超過三次(姑且這樣說吧),你可能是個懶鬼,除非你的工作就是監控互聯網。
給水杯或咖啡杯加水時,你一般用多長時間?去辦公室的廚房不應超過五分鐘,如果你每次平均用20分鐘,大概你閑聊的時間要比工作時間更長。
你在計劃一些與工作無關的大事嗎?籌備結婚?買房?為孩子選大學?如果你過于關注這個大項目,工作時間你可能會在這個項目上投入太多時間。老板付你工資科不是讓你研究花卉裝飾的。
你總是得到最簡單的項目嗎?如果你的同事們正在努力,而你經常發現自己正在玩手指,不妨把這看做信號。你的老板可能會讓你做更容易的工作,因為他指望不了你去做更有挑戰性的任務。
隨機讀管理故事:《從商人到副總統之路》
1888年,美國銀行家莫爾當選副總統。他曾是一個小布匹商人,從一個小商人到副總統,為什么會發展得這么快?
莫爾說:"我做布匹生意真的很成功。可有一天,我讀了一本文學家愛默爾的書,書中的一段話打動了我,書中是這樣寫的:一個人如果擁有一種人家需要的才能和特長,不管他處在什么環境什么角落,終會有一天被人發現。這段話讓我怦然驚動,冥冥中我覺得自己應該走向更廣闊的空間去發展。這使我想到了當時最重要的金融業,于是,我不顧別人的反對,放棄布匹生意,改營銀行。在穩妥可靠的條件下進行運作,許多人和企業都愿意找我,因此我經營銀行十分成功,最終成為金融巨頭。
點評:俗話說:"有智吃智,無智吃力"。一個人立足于社會,說到底只有用智和用力兩種謀生手段,要么靠一身力氣,要么靠自身的智慧,智慧往往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閱讀更多管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