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自己喜歡什么才重要
英才網聯職業指導專家分析,畢業生易將興趣與職業興趣混淆,僅憑一時的興趣草率選擇職位,興趣感漸失就會考慮更換新職業,但頻繁跳槽只能加劇茫然感,使職業發展進入惡性循環。興趣通常是廣泛的,是指對任何事物、活動的積極情緒,而職業興趣是指一個人對待工作的積極態度,有將興趣作為事業去發展的意愿,相比興趣更加穩固、持久。因此,擇業一定要依據個人的職業興趣,需要了解自己的職業興趣可以通過專業性實習來確認,也可以通過職業興趣測評獲得參考。
英才網聯職業指導專家提醒,少數職場新人會采用目盲嘗試諸多崗位的方式來探索職業興趣,結果只能得到自己不喜歡什么的結論,所以,擇業不僅要依據職業興趣,還要結合自身的專業、技能優勢和未來的發展目標綜合而定,在一定范圍內確定自己的喜好,這要比一次次的發現自己不喜歡什么更有意義。
適合與否這樣衡量最有效
王帆入職新公司6個月后提出離職,原因是“這兒不適合我”,據王帆的好友介紹,這是他第三次因為人際關系問題而離職,聽多了王帆的抱怨讓好友覺得很多問題應該出在王帆身上,而不只是“不適合”那么簡單。
英才網聯職業指導專家表示,多數職場新人離職時不會對原單位和工作抱有好評,這反映出新人跳槽時看待問題容易片面、偏激的特點,正因為如此,職場新人跳槽時則應多從客觀、積極的角度看問題,并要有長遠的眼光和計劃性。如上述案例中的王帆并沒有意識到一次次離職的真實原因是自身沒有處理好人際關系,而概括性的歸罪于自己與工作不適合,如能從提高自身的人際協調能力著手,離職也并非唯一選擇。
英才網聯職業指導專家表示,自身與崗位是否合適,并不是由幾個的挫敗理由簡單決定,無論對工作還是自身能力都應完成360度全方位的分析,如對工作的分析包括,
企業文化
、工作地點、崗位要求、
薪酬
水平等,對自身的分析包括,發展目標、性格特點、職業興趣、專業優勢、崗位勝任力等。如果其中某些條件目前尚不能達到,但足以通過努力來實現,就不應成為抵觸、放棄的理由,而應揚長避短來逾越職業發展的困境。
有關跳槽的規則與潛規則
英才網聯職業指導專家表示,跳槽的規則不外乎要遵守勞動合同、公司規章制度等規范性內容,通常,應按照公司規定提前一個月上交書面報告,按照離職程序做好工作交接,遵守保密協議、競業協議等,如果沖動離職很可能會因違約造成一定的損失;所謂跳槽潛規則,是需要你遵守一些心理、情感上的規則,如在離職前一定要做好收尾工作,切忌甩手離開,以免給人留下不負責任的職場印象,再如一定要避免不愉快的離職,如爭執、糾紛,更不要四處散播對老東家的抱怨和謠言,以免不能順利通過新公司對你的背景調查。
綜上所述,英才網聯職業指導專家建議,職場新人有離職意向時若帶有負面情緒,可暫時擱置離職這一選擇,避免在情緒化狀態下沖動離職,理性的分析目前崗位尚可繼續發展的積極理由,用發展的希望淡化暫時的困境,同時要提高對各種問題的處理能力。因求職者的工作連續性、持久性以及離職原因是任何企業在招聘過程中都很看重的部分,避免讓這些原因成為求職的阻礙。